[重生]两都纪事 作者:六遇

    分卷阅读72

    在意她这点怪声怪气,她向她走过去,惋惜着说:“荆州有处闲置的府邸,是秦觅聘请名家设计构筑,取材华贵,园艺静秀。可惜,黎民百姓不识货,它就是风水地段差了些,旁的无甚不好。”

    地段差倒是无谓,风水差会影响性命前途。长安思及此,向往的神色荡然无存,她坐在榻上歪了歪身子,便欲与唐潆说起宋稷赴任荆州之事。唐潆看向长安,却是轻嗤一声:“其实,请个风水先生改造府中布局便是,只是寻常人请不来这些高人。我昨日与江夏姑母说了一番,她便动了些心思,听闻已在动用人脉延请精于风水之人。”

    长安闻言,眉梢往上挑了挑,语气中隐含不满:“江夏?驸马薛阶是豫章人,无论怎地都不会途经荆州,她在那处购置府邸作甚?浪费得紧。”

    “可不是?”唐潆附和道,又顺水推舟,设下埋伏等她跳,“我这般说与江夏姑母——这处府邸给你合适,日后你兴许要常往荆州游冶。姑母又道,你不定能请来风水先生改造府邸格局,不好将它胡乱与你。”

    唐潆此番话,切中两处要害,一则宋稷去荆州赴任,长安定然是想送他甚至想陪他,堂堂大长公主岂会屈居驿站?二则,江夏是块金尊玉贵的砖,哪里需要哪里搬,长安与江夏龃龉深,拿她来刺激长安再好不过。

    长安当即便恼了:“我请不来风水先生?呵呵,江夏好大的口气!”二话没说,长安向唐潆索要了荆州那处卖不出去的府邸,银货两讫。

    越是身份高贵之人越是看重风水堪舆,长安要了这处府邸,需聘请风水先生,需工匠重画图纸,又需依自己喜欢重新布置府邸,诸如此类忙下来,三五个月内不会再想着以面首来讨好于太后了。

    将人戏耍一遭,同时又解决碍眼之物,唐潆难得玩心大发,令池再伺候笔墨纸砚,笔走龙蛇地写了四个大字,令他拿去将作监,待来日长安的荆州别业改造竣工,御赐匾额一块。

    宫人文化水平参差不齐,池再从前是颜家家仆,故而他识字。然而池再将眼前这四个大字左看右看上看下看,横竖是看不懂究竟何意,拆开来认得,合在一起又不认得了,更隐隐觉得像是个骂人的话,只见上面白纸黑字写着——

    妈的制杖

    作者有话要说:

    妈的制杖是个网络词,虽含贬义,但是戏谑的成分更重一点吧,不必当真。本文的背景如此,所以会有较多朝臣的名字出现,不用费心去记,因为他们只是推动剧情的龙套而已233333,连名字都是我用历史人物的名字改的,比如薛阶=卫阶,高湜=崔湜。下次更新9月7。

    ☆、第47章 诞辰

    这些事情,唐潆起初便无意隐瞒,加之深宫中长舌妇俯拾皆是,故而她确信太后定然听闻了宋稷赴任荆州之事。她虽然是信守当日在未央宫的诺言而提拔宋稷,但是实际的目的则是出于私人欲念将他赶得越远越好,俗话说,做贼心虚,唐潆近日面对太后时便很是心虚。

    偏生太后对此事的态度是毫不关心,唐潆却不曾因此安然坦荡,反而陷入愈加矛盾的心理中。太后不关心宋稷的出路前途,可证宋稷于她而言可有可无,并非自己设想的所谓“情敌”。然而,宋稷好歹是颇为契合的棋友,太后几近于漠然的态度,略微有些反常,让唐潆的心虚更甚。

    好在随着日子一天天地往后推移,太后的诞辰即将来至,唐潆不知不觉中便将心虚抛诸脑后,仍然是得闲便往未央宫跑。

    是日,她过去时,太后在与颜殊品鉴一幅画卷。

    两张案几拼在一起,画卷才得以铺展在案几上,足见其篇幅之长。这是一幅金陵四景图,春夏秋冬依次呈现于眼前,街衢坊市的繁华热闹历历在目,笙歌曼舞夜泊秦淮,画堂珠帘烟锁人家。画上的景物行人独具金陵韵味,工笔精致独秀,推知乃大家手笔。

    两人看得入迷,唐潆悄声走过去,站在两步远的地方,她趁着缝隙便看见秋景上有句题词: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

    颜殊与太后品鉴这幅画卷时的模样大不相同。颜殊手捋胡须,见某处值得称道便频频点头,见某处略有瑕疵便面露憾色,片刻后又执起茶盏啜一口茶,显露出来的全然是置身物外的欣赏之意。唐潆看着太后犹如寒松霜竹的背影,她不像颜殊左顾右盼,她似乎一直在凝视自己眼前的一块画景,看了很久都看不够,颜殊笑着与她指了一处亭榭,她才微微转头。

    仅仅是背影,唐潆的脑海中却已然勾勒出一双平静如水的眼眸,这双眼眸此时此刻积聚了对故土浓郁而又内敛的思念。

    金陵。唐潆在心里重重地为这个地方划了一笔醒目的颜色。

    “阿娘。”唐潆轻声唤道。

    她抬步,径直走到太后身旁坐下,又向慢慢悠悠呷茶的颜殊笑说:“阿舅今日也在。”整个过程,自然得犹如她适才并未偷偷摸摸地躲在后面暗中观察。

    金陵颜氏是个枝繁叶茂的大家族,人多的地方纷争便多,故而唐潆虽不知颜殊当年何故与家族决裂,却并无揣度内情的好奇心。诚如当年颜邕与颜逊街前争执所说,假若颜殊尚容于家,他占嫡占长,轮不上颜逊借势作妖。

    人各有志,颜殊入京数月有余,不曾显露出半分入仕之心,他只遍访隐士怪才,进而撰写游记罢了。唐潆知他与太后兄妹感情甚笃,遂给了他一个虚衔,在燕京四处行走便利许多。

    颜殊笑着与她道:“友人赠画,我便携它入宫,想让你阿娘瞧瞧。”

    两人说话的功夫,太后已在命人将画卷收回画轴。凡画卷书法,上面均有印章与时辰年月,唐潆仔细辨认一番,印章所属非她熟知的名家,时辰年月亦去日甚近,画卷上描绘的并非金陵全貌,似乎囿于几个固定场所,与其说是友人赠画,不如说是友人特意作画。

    唐潆只将这个猜想藏在心底,她抬眸,看见太后瞬息间神色如故,忽然涌出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酸涩味道。这座深宫,犹如一个精致的鸟笼,将她困锁了十数载,她似乎从未曾为自己活过,譬如眼下,她生怕自己因她之故而坚定迁都的意图,才将自己思念故土的情绪霎时便化于无形。

    迁都诚然是件大事,燕京既是本朝的龙兴之地,又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其重要性自不消说。她假若要迁都金陵,满朝文武必定矢口否决,以死相谏,金陵有王者之气不假,历史上定都于金陵的朝代却皆短命而亡。

    无论此事当不当做,急不得,更不可轻易宣之于口。

    唐潆垂首敛目,

    分卷阅读72

    -

章节目录

[重生]两都纪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六遇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六遇并收藏[重生]两都纪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