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两都纪事 作者:六遇

    分卷阅读9

    ,她便悄无声息地送来一只笔线流畅色彩清丽的泥人。

    哪知,这日又下起纷纷扬扬的小雪来。

    自未央宫至紫宸殿,为避风雪,仍是乘轿。

    泥人被唐潆握在小手里,小儿气力不足,乳娘忧心她累着,想哄她将泥人暂且放下。唐潆曲了曲手指,握成两只小拳头,泥人牢牢握紧,不答应。乳娘见她喜欢,便由她了,只是心里未免想到自己近日听的几耳朵闲话。

    乳娘是山间野妇,不晓得宫里的弯弯绕绕,唐潆入宫习学备选储君,过继给皇帝皇后为女,日后怕是再难与远在姑苏的亲生父母相见。过继,民间常有之事,或是哪家缺儿少女,或是哪家冲喜镇邪,再不能见亲生父母却有不近人情之嫌了。本来,乳娘是忧虑唐潆的处境的,她听说要过继给帝后的子女不只唐潆一个,一来非亲生,二来非独女,再如何荣华富贵能比得上心连心的血缘亲情?在未央宫住了小半月,乳娘渐渐安心,皇后的性情虽清冷寡淡了些,待唐潆,到底是尽心的。

    紫宸殿。

    龙凤衔珠的烛台烛火腾焰,藻井金龙腾云驾雾气势恢宏,万蝠地毯黄花梨木桌锦绣座屏。宫娥手执金银器具鱼贯出入,南北珍馐浆汁香醪,丝竹管弦,凤歌鸾舞。皇帝坐座首,一侧为以皇后为首的女眷丽人,一侧为王公权臣,皆祝酒叩歌,举爵尽欢。

    享宴之人不过二十有余,于枝繁叶茂的皇家来说,显得少了。正因为少,更显露出交织于欢声笑语的气氛诡秘,非同寻常。

    筵席,乳娘无身份进去。皇后出殿将唐潆接来,众人的目光不约而同齐聚于她,孩童稚子的身份宛若□□,唐潆睁大了眼睛满是好奇地也打量过去。除了皇帝与颜逊,其他人她不识得,倒是有两个一大一小的锦袍男童,挨着两位贵妇坐着,神色拘谨小心翼翼,想来便是寿王的第七子与宣城郡王的嫡长子。

    地龙炭火将紫宸殿烘得暖融融,保暖防风的外袍与泥人适才皆被乳娘拿走了,皇后抱着她款步向前,握了握她的小手心。手心温热,皇后放下心来,带她入座。赴宴前,皇后与她说过,她年岁尚小,骨肉不健全,礼数可免。

    皇帝停著,诸人从之,两位贵妇攥着身侧男童的手,眼皮抽跳提心吊胆。

    皇帝五官周正,观感俊朗清逸,眉心却紧紧地拧着病弱之气,他看向唐潆,温声细语地询问她:“未央宫,可住惯了?”

    皇帝这句询问来得看似没有由头,住得惯与否刚满周岁的小儿哪辨得清楚,即便回答也算不了数。唐潆未将皇帝看做久病昏聩,皇后食人精气的传说掺假作伪,耐心寻味却能抽丝剥茧出有趣的事情来,比如帝后确实不合。唐潆在未央宫住了小半个月,从未听闻皇帝临幸皇后,皇后却是每日过去奉汤侍药,尽了妻子之责。

    唐潆不知如何作答,只好借着无知小儿的身份装傻充愣。她亲昵地抱住皇后的纤纤细腰,机灵讨巧地探出颗小脑袋来,眨了眨眼睛,答非所问地甜糯道:“父皇。”

    皇帝从未养过女儿,以往最小的过继子也至少五岁,都说女儿与稚子惹人喜爱,眼下方知此言非虚。慈眉善目地应答一声,捏了一块细碎的糕点喂她,揉了揉她细软的短发。唐潆笑眯眯地吃了,乳牙残缺不齐,糕点从嘴里洒出来,皇后莞尔,掏出丝绢替她擦拭,又唤宫娥取来一盅温热的牛乳,一勺一勺慢条斯理地喂给她喝。

    众人见状,皆心照不宣地将适才皇帝的询问作答为“住得惯”。

    两位贵人,一位是寿王妃,一位是宣城郡王妃。依循旧例,她们本不该来,颜逊举杯眯眼,饶有兴味地候着一出好戏。

    酒过三巡,将撤席时寿王妃与宣城郡王妃果然双双发难。两人分别攥着自己儿子的手心,声泪俱下地哭诉离愁别绪,话里行间满是不舍骨肉亲情,无不言说儿子如何离不得自己,如何身体孱弱需人照料,如何不谙世事恐遭不测——这句话便是显而易见冲着皇后说的。

    众人皆听得出来,却无一人责难诘问。皇帝仁君贤弟风范尽显,只静静聆听,颜逊自斟自饮清闲惬意,萧慎手里把玩青瓷酒盏,不动声色地将印花转到侧面。

    寿王妃与宣城郡王妃渐渐止住哭泣,以袖拭泪,异口同声道:“恳请陛下恩允,暂许臣妾留京,教养孩子。”

    皇帝的眼中显露为难。自宗室里择选储君,储君若继位便是皇帝,此前的亲生父母沦为臣子,为防宫变向来是远隔千里两相难见。寿王与宣城郡王封藩之地去燕京甚远,寿王妃与宣城郡王妃身为弱质女流,关隘便不大。皇帝出言,与萧慎、颜逊商量,末了,才向静默无声的皇后问道:“皇后以为如何?”

    皇后仿若对皇帝的冷待司空见惯,眼眸里无波无澜,颔首道:“陛下之意,臣妾奉为圭臬。”

    寿王妃与宣城郡王妃犯上僭越的冷嘲热讽,哥哥颜逊与夫君皇帝的视之不见,乃至民间百姓的非议诽谤,皇后不发一言地承受。如果搁在唐潆前世,皇后妥妥的就是宫斗言情剧里受苦受难等待男主拯救洗清冤屈虐渣升级坐拥后宫的女主角。唐潆潜意识里认为皇后的段位应该比之稍高——不,高不少,皇后给她的感觉,更像是大隐隐于市厚积薄发的隐士智者。

    戏目唱罢,撤席还家,皇帝趁酒意颁下圣旨:寿王第七子琰,序齿行五,赐封临川郡王并与寿王妃择甘泉宫暂居。宣城郡王嫡长子玳,序齿行六,年纪弱小暂不赐封,与宣城郡王妃择含凉宫暂居。端王复宗籍降王爵为靖远郡王,嫡长女潆,序齿行七,年纪弱小暂不赐封,与皇后居未央宫。

    回未央宫的路上,唐潆百思不得其解,自己于储位之争的意义何在?论出身,她爹有造反前科,养虎为患;论年纪,皇帝日薄西山的架势,为防权臣暗挟幼帝,十岁的临川郡王无疑适宜之选;论性别,虽说本朝曾有女帝,可只一位,足以证明女帝的土壤贫瘠荒芜,急需开拓。

    唐潆努力回想,筵席中众人的反应与态度——首先,演技堪比科班出身的寿王妃与宣城郡王妃,应是受左相萧慎指使,皇帝恩允轻巧,想来知情;其次,夺嫡竞争力最小的她交由皇后抚养,舅舅颜逊胸有成足自在得意地饮酒;最后,她五兄长临川郡王与六兄长唐玳今日方抵京,她却于半月前便入住未央宫。

    皇帝问她是否住得惯,前提是她已入住未央宫才有住得惯与否之说。无论古今,都是套路,唐潆渐渐明白,原来自己彻头彻尾被当作炮灰。颜氏兄妹有谋害储君的嫌疑,皇帝寻不得证据又不甘再受荼毒,萧慎便出损招,将沦为庶民的端王之

    分卷阅读9

    -

章节目录

[重生]两都纪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六遇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六遇并收藏[重生]两都纪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