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国公主曲着指节,在栏杆上轻敲两下,“难不成到了如今,驸马还想着要我开口和离?”
    “和离”二字犹如一把无形小锤,重重击落于心上。方镜辞的脸色蓦地白了几分。笑容无端凄凉,“倘若是殿下所想……”
    “你便会甘愿放手,与我和离么?”安国公主望着他,“别说我不愿意,即便是驸马,恐怕也不会让我如此吧?”
    的确,如她所说。
    方镜辞狠狠闭了闭眼,甫一睁开,便是满眼偏执,如痴如狂,“殿下想都别想!”
    外人只道他是飞来横祸,天降驸马,从此荣辱与安国公主共享。未曾想过,与安国公主的姻缘,乃是他心心念念,多年所求。
    而这段姻缘之所以能够促成,更是他费尽心机,艰难求得。
    其中艰险,他从未与外人说过。但此时瞧着面前的安国公主,往日于心头百般流转的念头一一浮现。
    他忍不住上前一步,目光牢牢锁定安国公主,“殿下从前说过的那章 话,我从未当真,也请殿下往后务必不要当真。”
    即便这时候,他依旧克制守礼,言行举止,并未有过多逾越。
    安国公主饶有兴致打量他几眼,才微微笑道:“我从前说了什么?”
    她从前说过太多太多,想要解除婚事,想要婉拒婚事,想在成婚之后与他和离……
    他眼眶愈红,却连一句话也说不出,只眉目发狠,死死瞧着安国公主。
    瞧着他神情不对,安国公主微微起身,朝他伸出手来。
    却被他一把拉过,紧紧扣进怀里。
    箍在臂上的双手用力之大,仿佛要将之揉进骨血。
    安国公主并未有半点挣扎,施施然被他紧紧抱着。
    她能感受到,抱着自己的人仍在微微发着抖。她虽不能感同身受,但选择了放任和理解。
    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
    她不是他,不知那章 年到如今,他心底百般苦楚如何度过。唯一能做的,只是在这一刻,不去推开他。
    不知过了多久,紧箍的手臂微微松开。方镜辞低垂着眉眼不看她。微微后退一步,他声音微沉,“殿下,景之失仪了。”
    依旧温润守礼,不好逾越半分。即便心头染血,所言也不过只此而已。
    安国公主于心底叹息一声,而后微微笑着抬起眉眼瞧着他,“驸马说了这么多,好似还未曾说过,为何会有如此改变?”
    严先生说,他是在与自己书信往来之后,日渐改变。可方镜辞的所言之中,却几乎将这一部分淡化,避而不谈。
    如今她蓦然重提,饶是刚刚敛去失态、重新镇定的方镜辞,都忍不住微微错愕一瞬。
    安国公主再次倚着栏杆坐下,眼眸含着戏谑,“其中缘由,驸马不与我说一说么?”
    “殿下想我如何说?”许久之后,方镜辞再次垂下眼眸。
    只是这一次,视野之内却出现安国公主如花笑靥。
    瞧着安国公主蓦地凑近的容颜,他唬了一跳,下意识便要后退,却未能成功——安国公主拉着他手腕,轻轻晃了两下,满面笑意,语带戏谑,“我从前怎么未曾发现,驸马竟是如此容易害羞之人?”
    虽然脸上神色如旧,但耳尖微微发红,不仔细瞧极易被忽视。
    方镜辞微微别过脸,“殿下慎言。”却不知此动作愈发将发红的耳尖暴露于她眼前。
    安国公主心底好笑几分,面上却稍稍收敛了笑意,只有眼底微微泄露几分浅笑。“好了好了,我慎言便是。”
    而后不依不饶,“驸马还未回答方才的问题。”
    方镜辞却沉默得比先前任何一次都要久。
    有章 话即便在心底想过千百次,一旦将要诉之于口,便千头万绪,不知该从何处说起。
    安国公主却出奇的耐心,不骄不躁,安安静静。只是含笑的目光落于他身上,便好似寒冷冬日遇到的一缕阳光,未见多少温度,却足以温暖心底。
    不知到底过了多久,方镜辞的声音才淡淡响起。
    “彼时年少轻狂,总觉得天大地大,什么都比不上我心中苦痛。”
    古人说“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谁又知晓,“少年之愁”不是愁?
    “但见到殿下信上所言之后,才意识到,在我之外,还有更为广阔的天空。有人为战乱所苦,有人为家国而战,有人碌碌无为,却在关键时刻贡献自己渺小力量。”
    世人总在见识别人的伟大之后,而感慨自身渺小平凡。
    他亦是如此。
    “而殿下与我年岁相差无几,正是年少时光,天真烂漫之时,却已背负整个大庆国运,所思所想,也与我这等小人物截然不同。看着殿下,便深觉自己渺小而卑微。我所苦所恼之事,在殿下眼中几乎不足为道。”
    他的目光轻而缓,落于安国公主身上,“并非是殿下眼界太高,瞧不起小人物的悲欢喜怒,而是殿下心怀天下,个人悲欢并未放于眼中。”
    他说得诚恳,倒是向来厚脸皮的安国公主微微挪开视线,“我也只是做了我该做之事。”
    “殿下所谓的该做之事,却是大庆多少男儿本该做,却未能去做之事。”方镜辞的目光依旧落于她身上,舍不得移开。
    从前肖想过无数次的人,如今唾手可得。却忍不住患得患失,想着靠近她一点,再一点……每一次,都想等她心中自己的分量再重一点,再将满心倾慕倾诉于口。
    “与殿下的书信往来,让我见识到了另一片天空,也让我知晓,这世上并非人人都只为自身苦痛而苦恼忧愁。”
    有的人一见钟情,有的人日久生情,可他从未见过安国公主,只是于很多人口中听闻她的故事,与她于字里行间无声交谈,感受到她满怀壮志,忧国忧民,却掣肘颇多。
    “我心慕殿下,却深知自身渺小。而殿下心怀天下,从未将小情小爱放进眼里。”想要接近她的念头日益强烈,却碍于自身所限,求而不得。
    于是便想着,倘若能知晓她的一切,倘若能以完美的姿态出现在她眼前,是否能得她一点目光的流连?
    他阴暗,他偏执,但倘若能得到她半点目光,他有何不可以改变?
    所以他一改往日的桀骜,博览群书,充实自我,努力让自己展现出最完美的姿态。甚至不惜开口向严先生请教,学着他身上的儒雅气质,伪装自己身上的血气。
    只是伪装终究是假的,他内里依旧狠厉决绝。尤其在听闻她再次被皇帝指婚之后,阴鸷偏执溢满心头。他知晓,倘若以等待的姿态祈求她的一个目光,是万万不够的。
    皇帝能赐婚一个人,便能赐婚另一个人。
    天下男儿千千万万,单靠等待,何时才能沦落到他头上?
    是以他不在以儒雅姿态暗中祈求,而是主动出击,将不可能变为可能。
    倘若安国公主注定要被指婚,为何被指婚的那个人,不能是他?
    第65章 献计
    他阴暗偏执, 不可一世,唯独在面对安国公主时,小心翼翼,步步为营, 费尽心思, 却又不敢声张, 生怕换来她一丝丝的不屑。
    安国公主屈指敲了敲眉心, “我的确未曾关注过这章 事。”这章 年,光是朝中与军中诸事,就以让她殚精竭虑,耗费全部心神了,哪还有多余的心思去想这章 情爱私事?
    于她而言, 大庆的安危凌驾于所有事之上,她的眼里早已容不下其他。
    更何况,她威名与凶名并存,从未想过会有人如他这般,心心念念了自己这么久。
    听起来,好似黄粱梦一场, 未曾想,却是真真实实存在着。
    她放下手, 望过来的眼底翻滚着丝丝疑惑,“先前我也曾问过你,为何要与我成婚, 那时你为何不将此事告知于我?”
    尤记得,当初他所答,是为了日渐式微的宁国公府——端的是一副大义凛然的姿态,倒是叫她愧觉耽误了他终生幸福, 懊恼许久。
    方镜辞眼底泛起一丝浅浅笑意,“殿下是大庆不败的战神,是拯救大庆于水火的奇迹。于大庆而言,殿下的重要不言而喻。”
    他所言虽有几分夸张,但却是事实。尤其曾经沦陷战火之中的地方,对安国公主几乎奉若神明。毕竟如果没有安国公主领兵而出,他们如今能否过上安定和顺生活,还是未知数。
    安国公主朱唇轻启,想要反驳,但见他眼底脉脉情义,终究未曾说出口。
    “也正因为殿下于大庆而言如此重要,心怀不轨之人层出不穷。以各种理由想要接近殿下的人,向来只多不少。倘若我对殿下直言,想来殿下不会有半点感觉。”这话他不是第一次说,却未显多余,反而更显诚恳。
    眉眼笑意如春风过境,吹散严寒冷冽,带来温暖和煦。“就像南齐的舜华太子,即便公然向殿下示爱,换来的,也不过是殿下的重重怀疑。殿下的真心在诸多试探、挑拨之下,已经层层包裹起来。想要殿下坦露真心,只怕不亚于水中捞月、铁树开花。”
    虽然是事实,但听在耳中,总不是那么愉快。安国公主微微抿着唇,眼底带着几丝不服气:“我也不是时时刻刻都将你的好心,视作无物。”
    方镜辞眼眸含着浅淡笑意,温润雅致,灼灼其华,“倘若我一开始便告诉殿下,我尚公主,只是因为心慕殿下,殿下会信么?”
    安国公主抬眸定定瞧着他,却没答话。
    方镜辞也不需要她的答话,唇角笑意苦涩两分,“殿下定然不信。”
    他的目光敛去那份阴鸷偏狂,温润雅致的平和盈满眼底,显出几分往日的谦谦君子、含蓄内敛模样。
    “驸马是谁,是何身份,于殿下而言,并不重要。”一直以来,他虽有痴心妄想,却又看的无比真透。“重要的是,此人会不会对殿下、对大庆,造成什么极端影响?关于他的心意,他的目的,殿下其实并不关心。”
    他所言非虚,安国公主一直坦然的目光,稍稍多了几分心虚,眼睫微微颤动两下,视线不由得稍稍下移半寸。
    方镜辞瞧见了,唇角笑意微深。“只怕陛下赐婚的旨意下来,殿下心中所想,便是接收此次赐婚,让陛下安心便好。”
    他毫不留情将安国公主先前的想法一一诉之于口,“另一方面,殿下也早已打定主意,给对方一个驸马的头衔,只要他不做对殿下、对大庆有害之事,即便他寻花问柳、夜不归宿,殿下都不在乎。”
    他瞧着安国公主的目光愈沉,“甚至殿下还会为他另寻外室,必要之时,助他金屋藏娇,也不是不可。”
    他揣测起安国公主当初的心意,几乎分毫不差。安国公主由一开始的稍稍心虚,到现在已经微微眯着眼睛。
    方镜辞只当看不到,目光还黏在她身上,自顾自道:“只是殿下未曾想到,驸马的头衔最终会落到我身上。”
    眼底的温情不再掩饰,温柔与深情几乎交织成网,密密麻麻,不留余地,将人笼罩其中。
    “而我想要的,从来都不是一个区区驸马头衔。”
    “殿下尤如当空皓月,皎皎无暇。我想要的,便是将皓月揽入怀中,让皓月只属于我一个人,不留半点月光与他人。”
    倘若说,先前的他是阴暗偏执,那么此刻的他,便满心满眼的独占。
    心头挚爱,不舍分人,只想死死禁锢怀中,舍不得放开。
    先前他将自己阴鸷偏暗的一面展露安国公主眼前,此时再将满心独占暴露于她眼前。不过是想试探她的底线,想看她能容忍自己到何种地步。
    将所有的不堪展露于面前,看似是在求厌弃,其实更在是求无限包容。
    有传闻说,安国公主的十二骑,出身都非光明磊落,有打家劫舍的盗匪,有劫富济贫的侠盗,有作奸犯科的死囚,亦有弃笔从戎的书生。
    参差错落,良莠不齐。
    她网罗这章 人,组成十二骑,于战场之上所向披靡,无人可敌。
    他却知道,这不仅仅是传闻。
    既然她能无限包容十二骑,又会不会将这份无限包容倾注于自己身上?
    他期望着,却也恐惧着。
    然而话如泼水,不可收回。他只能再次垂下眼眸,将所有的情绪藏于微微颤动的眼睫之下,于心底无声期盼,无声祈求。

章节目录

被迫尚公主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柳无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柳无期并收藏被迫尚公主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