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 作者:若花辞树

    分卷阅读81

    沛冷静地吩咐。

    去年冬日,崔玄送了她几坛酒,那是绝世至醇的美酒,入口甘,回味香,后劲足。她送了一坛给皇后,剩下的只饮了一壶,便封存起来,不舍得再喝。眼下,竟派上用场了。

    邓众领命去了。

    夏侯沛看着他走远,仿佛有了些依靠,心里也踏实了点。

    走入长秋宫,夏侯沛挂上了笑,任凭多无助,多痛苦,她都不愿让皇后为她而担忧。兴许,这就是至深至切之情吧,我为你而心伤,却决不允许自己伤了你。

    溧阳公主刚走,几上的茶水还未凉透。

    夏侯沛笑嘻嘻地走来,拜见了皇后,而后便开始说些“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混话。皇后也任她说着,只笑吟吟地听。

    阿祁好笑道:“一日不见就是三秋,十二郎这一去近十日,人的半生都要过去了。”

    夏侯沛满以为然:“是啊,儿前半生都满心满眼的阿娘。”

    皇后笑着摇了摇头,分明是极清冷的一个人,对着夏侯沛,却是宠纵到了极点:“那你的后半生呢?”

    “儿的后半生,自然也是阿娘的。”

    皇后笑意更甚,却带着宠爱的怜惜:“真是傻话,等你长大,阿娘就老了,等你到了阿娘这年岁,阿娘也差不多要见先人去了,哪儿能陪你一生?”

    她说的都是真的,她们差了十五岁。阿爹陪不了阿娘一生,是因他们也差了十五岁,只有她能陪伴阿娘,走完这一生,然而,相似的是,阿娘也陪不了她一生。她注定会迎来那些孤独至极的年月。可是,这样有什么不好呢?她孤独,总好过阿娘孤独。

    夏侯沛低眉浅笑,声音轻轻的,却是格外清晰:“等到那一日,阿娘也在儿的心里,并没有什么差别。”

    她说得很认真,又似孩子在像母亲撒娇。皇后凝视她,感动自是有的,只是有一刹那间似乎又觉得哪里不对。

    夏侯沛对上皇后的眼睛,心猛地一跳。她移开眼去,似想起了什么一般,飞快道:“哦,方才阿爹与儿说了,要来用晚膳。”

    皇后的眼神立即清明起来,她与阿祁道:“去准备起来。”

    至于准备什么,阿祁自然清楚得很。

    气氛变得冷静而清晰,夏侯沛掌心湿漉漉的,满是冷汗,她若无其事道:“儿许久未与阿爹阿娘一道用膳了,不如儿也留下吧?”

    这要求,并不过分,皇后没有不答应的道理。

    到了晚膳前,皇帝果然来了。他歇了一下午,精神济济,发间虽有银丝,却仍是壮年魁梧。

    见夏侯沛也在,皇帝甚是欢喜,与她说话。

    夏侯沛有心要让皇帝高兴,便也顺着他的话说,慢慢说到那场倾全国之力,在准备的战事上,夏侯沛立即想到崔玄的话,她道:“粮草最要紧,幸而这几年风调雨顺,应当不会太过吃紧。”

    皇帝傲然笑道:“朕与民休息十余年,不建宫宇,不兴土木,为的就是国富民强。”

    他在位十六年,的确未曾加赋,就连陵寝,也以俭朴为要。夏侯沛真心道:“阿爹苦心,举国皆知,大夏上下一心,这一仗,必胜。”

    这话说的让人舒服,皇帝大笑不止。

    恰此时,宫人来禀可摆膳了。

    夏侯沛顺势道:“为阿爹的江山,为天下的一统。儿要敬阿爹一杯,望阿爹恩准。”她说着,心中紧张万分。其实,这是毫无悬念的事,皇帝不可能拒绝,可她仍旧紧张。

    果然,皇帝大笑道:“这有何不可?你有这孝心,朕高兴还来不及。”说着就要命人取酒来。

    夏侯沛展颜一笑:“既是儿敬酒,自然早就备下了,要劳动阿爹,才是欠缺了诚意。”

    “哦?”皇帝来了兴致,“看你这样,还是好酒?”

    “是好酒,酒意甘醇而绵长,更好的是饮后可安睡无梦,醒来亦是神清气爽,无一丝不适。就是……”

    “就是什么?”

    夏侯沛神秘道:“就是极易醉,听闻千杯不倒的人,饮下十杯,也现醉态。”

    皇帝一听,就摇了摇头,不信:“哪有如此烈酒?朕不信。”

    夏侯沛眉眼舒展,笑眯眯道:“正是,儿早听闻阿爹从未醉过。”

    她说是这样说,但那神色,分明不是这样以为的,皇帝指了指她,摇摇头,道:“去,入席吧。”

    皇后一直坐在一旁听这父女讲话,待皇帝率先起身走出去,方看了夏侯沛一眼。夏侯沛冲她一笑,乖巧而坦然。

    第56章

    入席,酒自然成了最受瞩目之物。

    酒液澄澈,酒香四溢,端到鼻尖一闻,便使得人精神一振。果真是难得一见的好酒。

    夏侯沛亲自执壶,为帝后满上,而后又往自己的杯盏中倾满。她站起身,端着酒杯,恭敬道:“儿敬阿爹,愿阿爹千秋万岁,一统天下。”

    皇帝笑而颔首,仰头饮下。

    酒味清冽而绵长,只是,并不如闻着的那么烈,倒有些绵软,温醇。过了片刻,又觉回味无穷。

    皇帝一挥手,令宫人再满上。

    因夏侯沛提前说了十杯,这数字便记在皇帝脑海中了。

    一家人有说有笑,宫人倒酒,十分殷勤,夏侯沛又不时敬一杯,有时敬皇后,有时敬皇帝。她看起来很快活,眼睛笑得弯弯的,微抿了一口,劝着皇帝再喝:“这酒是阿舅相赠,儿留了一年,就埋在含章殿后的松树下,一直想与阿爹共饮,一直不得好时机,今日,总算赶上了。”一面说,一面再上前亲自斟酒。

    酒液澄清诱人,酒香扑鼻而来,又有现在的爱子孝顺相劝,皇帝更是欢喜,一杯接连一杯。

    夏侯沛喝的不及皇帝,脸上也逐渐染上红晕,看着是要醉了。

    皇后担心她,便令人不许与她酒了。

    夏侯沛的眼眸,亮得惊人,她笑笑道:“儿有分寸,一定不饮过了。”

    皇帝已经喝了八杯了,稍有了醉意,这酒,本就是为崔玄那类名士准备的,名士最喜欢的就是醉生梦死,喝得越醉越好,而后趁着醉意,挥洒才华,享受头重脚轻的自由,留下万古流芳的名句名篇。

    皇帝年轻时在军营里的确是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的,但登上皇位后,生活便精细了起来,酒量自然不如那时,再加上他岁数毕竟长了,哪儿能仍旧千杯不醉?而酒这东西,一旦有了醉意,便易上瘾,不易停下。

    这是在长秋宫,醉了也无妨。

    皇帝便道:“别拦着他,难得十二郎陪朕,让他喝痛快。”

    分卷阅读81

    -

章节目录

清平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若花辞树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若花辞树并收藏清平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