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 作者:若花辞树

    分卷阅读42

    到夏侯沛手忙脚乱地去扒拉她那裤腿,面上又窘又羞还极力装作若无其事,皇后笑意更深。

    孩子的每一点成长痕迹,都能让母亲感到极大的安慰与回味。

    阿祁并不知发生什么,但十二郎是她看着长大的,也很有感情,也唏嘘道:“转眼就那么大,当初,十二郎刚生下来……”

    皇后隐了笑意,转眼来看她。

    阿祁顿时心头一紧,马上咬住了舌头,殿下不喜听然听到当年之事。

    “你将药送去含章殿,再令人将邓众召来。”

    邓众是夏侯沛身边的内侍,平日里一直是他贴身侍奉,连同往太学,亦是如此。阿祁答应了,取了药,往含章殿去。

    邓众来得很快。不放心的人,皇后不会放到夏侯沛身边。邓众作为最接近夏侯沛的内宦,自是精挑细选。他本是良家子,幼时家贫,又遇天灾,活不下去了,为一家子的生计,那时才六岁的邓众听闻内侍省在民间挑选内侍,便将自己卖了,换了七贯钱,救活了一家。他自己则成了宫中地位卑下的宦者。

    那年皇后被采选入宫,崔氏为寻内应,暗中在一批不起眼的宦官中培养了几个得用的,邓众便是其中一个,如今,他之父母兄弟,都在崔氏的照看下度日。

    士背主,可另投明主;奴背主,只死路一条。一家子都在人家手中,邓众自无二路可走,忠心不二是他唯一的出路。

    邓众年已十七,平日里低眉顺眼地跟在夏侯沛身旁,并不招眼。

    这时,他跪在阶下,伏身跪拜:“臣邓众,拜见皇后殿下。”

    “免礼。”皇后道。

    邓众不曾起身,只稍稍抬头,恭敬问道:“不知殿下为何宣召?”

    “有一句话,要你带给齐国公。”皇后说道。她平日见不到外臣,需人从中穿线,与崔远道的对话,便是邓众从中传达。

    邓众凝神静听,皇后不紧不慢地说下去:“说与齐国公,往日不令他教与十二郎的,现在,可给她讲授了。”

    邓众听得心神微震,他抬头望向坐榻上高坐的皇后,只一眼,便垂下头,恭敬道:“臣记下了。”

    他一直居中传话,自是知道往日不令教十二郎的是什么,诸王年长,太子屡屡出错,年长的皇子沉不住气,皇后这里,也开始准备了。

    他一阉人,只能依附主上,他之荣辱皆系于十二殿下,他之使命便是听命办事。

    邓众仍旧是低眉顺眼的。皇后又道:“自今日后,你便只听命十二郎。”

    邓众拜道:“臣领命。”

    听命之后,邓众便退下去,如他来时那般,悄无声息。

    皇后站起身,走到檐下,看着一尘不染的庭院,清晨,十二郎就跪在那处。

    十二郎长大了,她也想到一个问题,她不可再过多插手她的事务。她能扶持她,但不能事事都替她做了,这只会适得其反。谁都不会甘于做一个傀儡。

    母子生隙,是皇后不能承受的,她只能更小心一些,邓众原本是她的人,但从今日起,除了十二郎,谁都差遣不了他。

    第30章

    接下去几日,夏侯沛安分得很。她本就不闹,平日,也只偶尔往各处王府、公主府露一露面,这段时日,连这些地方,都不去了,哪位王与公主家中做寿或喜事,她也只礼到人不到。

    安分了,读书的时间便多了起来,夏侯沛做事专注,自认真研读,遇不懂者,便去问她外祖父。

    几回下来,夏侯沛敏锐地发现,通往日释疑不同,这几次,崔远道给她解释疑问,解释得十分深入,不但解释字面,不但解释经义,还会与治国为政联系起来。

    崔远道教她什么,皇后不可能不知道,崔远道突然改变教授重点,必然是出自皇后的授意。

    夏侯沛心中说不出是什么滋味,她刚下了个决定,放弃依附太子,自己去争取,阿娘那边就将她所需的送上来了。她从不以为,一个人是理所当然对另一人好的,哪怕是血缘至亲。所以,她从不怨皇帝偏心,所以皇后对她的每一分好她都铭刻于心。

    她上下两辈子加起来,都不会有一个人,像阿娘那般对她好,事事都为她考虑。

    于是,夏侯沛这些日子往长秋宫跑得更勤了。

    皇帝就发现了,他这儿子,聪明,狡猾,有急智,擅审势,可他似乎太依恋皇后了。不过,这样也好,皇后是他的皇后,拿住了皇后,便能拿捏十二郎,不怕他做出什么“大逆”的事。

    皇帝希望每个儿子都能出众,但皆是建立在不妨害太子的前提下。夏侯沛才华出众,文武皆修,而又无心储位,那便是皇帝乐见的了。

    当真是为太子操碎了心。

    那日说过太子后,皇帝便时常观察太子处事,发觉,在寻常政事上,太子是面面俱到,虽手段有些嫩,也算得上周到了。皇帝这才好过一些,太子只是心软,没有其他毛病。心软有心软的好处,一个心软的储君,不必害怕他迫害手足,也不必担心他当政后推翻先帝的政绩。

    皇帝一面安慰自己,一面将太子带在身边,让他经点事。

    近日最大的事,便是两拨突厥来使越吵越凶猛。鸿胪寺将这两拨人的住处安排得极近,就是便于他们沟通。

    于达旦可汗而言,使节都派出来了,他之用心,昭然若揭,若不能成功和亲,便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定要成为草原上的笑柄;于突利可汗,若是让达旦与大夏联姻,来日前后夹击,还有他的立足之地吗?势必不能让他成功。

    双方几乎是不死不休的局面。

    既是不死不休,便设法让他果真去死一死。

    突利使节到京的第七日,达旦使节在街上,让一拨突然冲出的突厥人捅死了!

    这下,彻底激化了矛盾。

    夏侯沛在太学听说,赞了一句:“好阴险!”惹来崔远道一个白眼。

    接下去的事,便是水到渠成。皇帝先斥突利来使,不将大夏放在眼中,竟于京师当街行凶委实可恨,夺了突利的可敦公主的身份,将她贬为庶人,与大夏再无关系!接着答应了达旦和亲的要求。死的是正使,正使死了,还有副使,皇帝亲与副使道:“在我京中发生这等丧尽天良之事,朕实愧疚,这门亲事,朕答应了,你回去告诉可汗,结姻为好,守望相助。”

    副使在鸿胪寺主事“不日就将公主送来”的保证中,一脸满足地踏上回程。突利的使节觉得此番大夏一行,蒙受了千古奇冤。能在如此要紧的事上被突利派来,自不是蠢的无可救药,平

    分卷阅读42

    -

章节目录

清平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若花辞树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若花辞树并收藏清平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