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日,母亲过世?,外家下狱,自己还半死不活的,这胎投得好也不好。
    谢玄英想及娴嫔的死,也觉叹息:“罢了。”
    他拍拍她,“睡吧,明日早起。”
    程丹若闭上眼。
    过了会儿,她推推他:“欸。”
    “谁是‘诶’?叫相公。”他不满地?拿开她的手,不让亲近又贴着最折磨人,“怎么了?”
    她的手指头轻轻点敲他的胸膛:“有没有听过卖米的故事?”
    他瞟过眼神?:“胭脂米还是碧梗米?”
    “你说呢。”
    他又捉回了她的手,紧紧扣在掌中。
    于是,深夜临时开了集市。
    籴的籴,粜的粜,双方都心满意足。
    -
    今年的初雪下得特?别?早,十月便飘飘洒洒落絮花。
    暖箱备了一个?又一个?,承华宫的炭火差点不够使了。田恭妃送来自己份例中的炭薪,但程丹若没要,麻烦洪尚宫走了趟,请示皇帝增加炭火。
    皇帝从自己的份例里分出三分之一,赐予承华宫。
    这个?举动无疑敲打?了怠慢承华宫的各部门,让太监宫人意识到,何家再不济,娴贵人还是以贵人身份下葬的,皇次子还是皇帝认可?的血脉。
    与此同时,皇帝也想好了对其他人的处置。
    凡与丰郡王有牵连的文臣,按照勾连的程度被问罪。
    轻者贬到偏远地?区为官,重?一些的则革去功名,永不叙用,更严重?的流放或斩首,但都没累及家族。
    武将就没这么好命了。
    像设下仙人跳,代替平江伯儿子的武将,满门抄斩。
    宿卫中被买通的千户百户,绞立决,家眷发?卖为奴。
    这一波的死伤就严重?了,大?大?小?小?牵连十几户。
    他们离皇帝太近了。
    其中三人甚至就在地?动中与皇帝困在一起,假使不是丰王犹疑,又有段春熙和谢玄英全心全力护持,结果如何,谁也不敢保证。
    皇帝怎能不胆战心惊?
    还有就是与丰王有过眉来眼去的皇亲勋戚。
    丰王占有银矿,手头有钱,还有江南大?族的投资,他又没有军队要养,大?部分钱财都用以收买人心。
    要知道,藩王的子孙如不能延续爵位,便会逐渐降等,变成辅国将军、镇国将军之流,虽也有一品的爵位,但既不能从戎,也不能做生意。
    他们又讲排场,好声色,缺钱的不在少数。丰王给他们送钱,他们就替他说好话,牵线搭桥。
    皇帝十分恼怒,剥夺了大?部分人的爵位。
    啥都不干的宗室不值钱,只?夺爵位而已,谁都不好反对,甚至有人叫好,少养几个?宗室,能给朝廷省一笔开支呢。
    至于勋戚,识相的自家人摁死,报个?暴毙,皇帝就当成没这回事儿。
    大?家都撇得很?干净,老奸巨猾如靖海侯,出的女孩儿是柳氏表哥的女儿,八竿子打?不着。
    最后是对许家的处置。
    许尚书的罪名并非谋逆,没有证据表明他和何家谋害皇嗣有关,罪名是贪污和渎职。
    遂判决为许延处斩,许家子孙革去功名,家产抄没入库。
    这个?处罚说重?不重?,毕竟只?死了许尚书一个?,说轻也不轻,多年积蓄的财产一朝化为乌有不说,子孙后辈的前程也没了。
    算是官场上常见的下签。
    昌平侯夫妇松口气,马不停蹄地?接出了女儿女婿,将其安顿到自家别?院。这里还住着晨哥儿和溪姐儿。
    许大?奶奶听说许意娘没了,大?哭一场,搂着外孙不肯放手。
    但她还有儿子,儿子儿媳不等她说,就表示要回老家读书向学,教导下一代,无论如何都不会去岭南。
    许大?奶奶疼爱许意娘,却不可?能枉顾儿子的意愿,只?能垂泪。
    好在冯四?及时到场解围:“父亲会派人送晨哥儿他们过去,大?姐不要担心。”
    许大?奶奶感激涕零:“大?姐没用,竟还要爹娘为我?操心。”
    “骨肉至亲,还能坐视不理吗?”冯四?好言安慰,留下一些仆婢与钱财。
    有了昌平侯府的支持,许家子孙总算没在抄家后流落街头。
    但也不是所有的姻亲都有昌平侯的底气。
    许太太的娘家早已凋零,许二奶奶的娘家只?送了些财物和衣裳,许三奶奶则与许三爷和离,带着儿子回了娘家。
    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说不上稀奇事。与此相对应的,还有外嫁的许二娘被婆家休弃,含泪归家。
    这事做得忒不地?道,连谢玄英这般讨厌许家的人,背后都在嘀咕。
    许家女素来以贤良大?度闻名,教养极好,说亲时个?个?不愁嫁。如今没犯大?错,不过是娘家倒了,势利眼的婆家竟就容不下生儿育女的媳妇,非要这时候将人家赶出家门。
    总之,几家欢喜几家愁。
    世?人的目光已经从他们身上转移了。
    因为皇帝在处置许家的同时,也找好了代替许尚书的江南人。
    一个?出乎所有人预料的人。
    征辟晏鸿之为国子监司业、詹事府詹事。
    嗯……他是浙江海宁人,祖父做过太傅,本人师从李悟,纯真学派代表,在江南各个?书院都讲过课,名望极高,绝不输于许阁老。
    除了他本人已经远离朝堂几十年,好像一点毛病也没有。
    再看看这职位,国子监就不用说了,教监生读书,詹事府詹事正?三品,以前漫长的几十年都是摆设,但现在就不一样了。
    皇帝是真有太子需要教导!
    众所周知,谁能教导下一任君王,就意味着谁的思想能影响这个?国家。
    晏鸿之都蒙了。
    老头在家对义?女和学生女婿大?发?脾气:“是不是你们俩?都不和老夫说一声。”
    谢玄英:“学生也不知情。”
    程丹若:“女儿亦不知。”
    然而,她的丈夫无情地?出卖了她:“她知道。”
    程丹若再次否认:“我?不知道。”她只?是觉得,自己没事就在皇帝跟前晃悠,很?容易让皇帝想起晏鸿之。
    于是……在合适的时机,轻描淡写地?说了句“臣义?父有言”,仅此而已。
    晏鸿之朝他们俩大?翻白眼:“一个?个?的,就知道惊吓老人。为父这把老骨头可?经不起折腾。”
    冬天冷,冻手脚,他指使学生干活:“去给我?写个?奏疏,辞了这事。”
    “哦。”谢玄英老实地?磨墨拟稿。
    晏鸿之拢着手筒,又指使义?女:“丹娘去添把香。”
    程丹若识趣地?起身,跟着一道干活。
    “茶。”
    “来陪为师下盘棋。”
    折腾了他们小?半日,才又言归正?传。
    “此次征召,你们认为该不该去?”晏鸿之肃然问。
    谢玄英立即点头:“陛下此举是为安定江南,没有谁比老师更合适的了。”
    晏鸿之自然也知道这点。
    皇帝的征辟一出,晏家的故旧亲朋纷纷上门,恭贺他再回庙堂,也表示自己一定鼎力支持,舍他无人。他的门生如边御史,更是直接上门,劝说他答应。
    他颔首,看向程丹若:“丹娘以为呢?”
    “反正?也只?是当几年闲人。”程丹若道,“何乐而不为?”
    晏鸿之已经六十多岁了,皇长子才虚岁两岁,离开蒙还有四?五年。等皇长子能上课了,他也到了退休的年纪。
    这纯粹是给个?高官待遇让他养老,既安抚江南党人,又对朝堂格局没什?么妨碍。
    晏鸿之感慨:“丹娘是越来越敢说实话了。”
    “我?也不想您一把年纪了还操劳,”她道,“不过,姜子牙八十岁拜相,您有别?的志向又另当别?论。”
    晏鸿之拈须不语。
    他昔年离开朝堂有遗憾吗?当然有,读书十几年,怎会没有一展宏图的野心?怕的不过是彼时昧了一刻良心,今后便要时时刻刻昧着良心。
    遂决然而退。
    三十多年过去了。眼下,又有一个?机会呈到他面前,他还有勇气在六十几岁出仕,重?拾自己的理想吗?
    晏鸿之闭目思索片时,倏地?笑了。
    他不是一直在等待这一天吗?自幼年读书起,自拜入恩师门下,就在期待这一刻的到来,是二十岁到,还是六十岁到,又有什?么区别?呢?
    “老骥伏枥,”他不紧不慢道,“壮志焉能改?”
    谢玄英弯起唇角:“那老师可?要辛苦了,数九寒冬上朝可?不是有趣的事。”
    晏鸿之“嘶”了声,脚趾头已经开始暗暗疼了起来。

章节目录

我妻薄情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青青绿萝裙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青青绿萝裙并收藏我妻薄情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