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金秋至
    程丹若觉得, 猫这?种东西,就该取一个简单点的名字。
    比如, 豌豆黄, 生姜,香瓜,等等。
    但谢玄英在?取名上有莫名的坚持, 觉得应该和冬夜雪、春可乐一样, 冠以春夏秋冬的姓,方?便以后传承。
    当然?了, 他拗不过妻子, 只能想一个两全之?法。
    “叫秋麦芃。”他道, “希望今年小麦多产, 农民?丰收。”
    这?个美好的寓意说服了程丹若, 她?同意用这?个大?名,但平时就叫它“麦子”。
    麦子是一只橘猫。
    它的到来,就好像登堂入室的美妾, 彻底迷住了程丹若。
    她?浑然?忘了要干活的事, 给它人编窝,做小被子, 甚至有专属的饭碗和水碗,并且打了木箱,填如沙土、木屑, 充当猫砂盆。
    不止是她?,丫鬟们也都兴致勃勃,你做小衣服, 我做小帽子,做完才想起来是夏天, 冬天猫就长大?了,穿不上。
    好在?麦子在?衙门出生,母亲就是仓库里养的大?橘猫(据说捉老鼠一把好手?),不怕人,随便她?们看来看去,我自呼呼大?睡。
    程丹若拿了一个小毛线团给它当玩具。
    麦子马上认识了主人,想玩的时候就蹭她?的鞋子,“喵喵”乱叫。
    程丹若给它除过虫,确认没长虱子,才把它抱到怀里,准备一边撸猫,一边构思?瘟疫的文章。
    麦子:“喵~”
    它试图蹦跶上桌,失败,一个跟头摔到地?上,不起来了。
    程丹若不得不放下笔,把它揪起来,揉揉脑壳,确认没有摔断脖子,才给放到桌上的篮子里。
    它爬出来,一脚踩进笔洗。
    湿漉漉的爪子在?里头拨了拨,“吧嗒”“吧嗒”喝水。
    程丹若:“……”幸好还没洗过笔。
    三天下来,文章只开了一个头。
    她?后知后觉地?发现,猫,是工作最大?的天敌。
    但既然?在?休假,就不要计较这?么多了。
    又过几日,夏天的坑位补上了。
    新成员叫夏涧荇和夏涧蘩。
    荇是荇菜的荇,“参差荇菜,左右流之?”,蘩是苹蘩的蘩,“于以采蘩?于涧之?中”。
    两种都是水草。
    然?而,它们是两条金鱼。
    两、条、金、鱼。
    程丹若一方?面觉得,探花不愧是探花,另一方?面,又深感好笑:“这?名字取的讲究,不知道的人听?见,还以为生了对双胞胎。”
    她?不过随口一说,但谢玄英脸色顿变,好在?及时低头,好似观察水里的鱼儿,方?遮掩过去。
    “有什么不好的,我教你画鱼。”他若无其事。
    程丹若:“画鱼?”
    他道:“是啊,今年师母五十寿辰,我画一幅松鹤延年,你画金鱼。”
    程丹若才记起这?事,立刻应下:“好,义母喜欢鱼?”
    “嗯,师母喜欢养花和鱼。”他道,“老师肯定会画师母最爱的兰花。”
    松鹤与兰花都有象征,需要深远的意蕴,对画技要求不低。她?对比过后,接受现实:“好吧。”
    程丹若上次学画,还是上次。
    但不同的事物,画的技法是不同的,花有花的画法,竹有竹的,金鱼也一样。就好比数学,平面几何和立体?几何都是几何,公式却不尽相同。
    谢玄英是一个称职的老师。
    他先自己画一幅金鱼图,然?后手?把手?教她?画两次,再让她?临摹。
    此期间?,难免出现“脑子说会了,但手?不会”的尴尬场景。
    更尴尬的是,猫爱捞鱼。
    有时候,程丹若画到一半,就不得不从麦子的爪下抢救模特。
    工作量翻了又翻,完全没有时间?写书。
    等到麦子学会不上桌捣乱,程丹若能画出完整的金鱼图,已经是八月了。
    秋天到了。
    她?不知不觉,就度过了一个月。
    李御医前来复诊,停用了原先的方?子,改用更基础的八珍汤,略微增减药量,让她?长期服用,补气益血。
    “这?是宫里常用的老方?,最适合贵人调理。”宫廷太医,别的不论,调理气血的本事都很老道,“要坚持用。”
    他反复叮嘱。
    程丹若好好答应。
    李御医犹豫了会儿,从怀中掏出本书:“这?是我习医多年的经验所?得,当年,你父亲一直希望能学我的针灸,我却囿于门户,未曾同意。今天,就给了你吧。”
    程丹若忙推辞:“这?怎么使得?我医术不精,怕是学不到您的本事。”
    “唉。”李御医叹口气,慢慢道,“无妨,收下吧。我老了,你还年轻,指不定派得上用场。”
    见他不像是迫于压力,不得已才献上的,程丹若方?道:“长者赐,不敢辞,晚辈愧受了。”
    想想,又将写瘟疫书的事情简单说了,问,“我想在?写鼠疫的方?子时,将您的针灸写上去,不知您能否同意?”
    李御医自然?答应,自嘲道:“我在?宫里,替贵人们看了大?半辈子的富贵病,能留下一个治瘟疫的方?子,也算不虚此生。”
    程丹若礼貌地?微笑了下。
    其实,宫里何尝都是富贵病,只是身为太医,那时的李御医,看不见那些病人而已。
    现在?说这?个,也没什么意义了。
    她?起身,朝李御医行了一礼:“我替百姓,谢过您了。”
    李御医顿了顿,苦涩悄然?爬上眉角眼梢。
    他想起了很多事,又好似什么都记不清了,于是,什么也没说,摆摆手?,颤巍巍地?起身,在?弟子的搀扶下,拄着拐杖蹒跚离去。
    *
    天气渐渐凉爽。
    程丹若精神日足,终于开始拖延许久的工作。
    头一件是正事,云金桑布的牛羊,已经送到了关外,由当地?驻兵代为照管。她?必须写封回?信,谢谢她?的好意,婉拒认妹妹的建议,并送还一些礼物。
    为免落人口舌,礼物只能是金银珠宝和绸缎。
    第二件自然?是写《论治瘟疫》。
    事关重大?,动笔之?前,她?专门出去一趟,将麦子交给了他守粮仓的母亲。
    ——一只矫健又肥硕的大?橘猫。
    怕崽崽记恨上学,语重心长地?解释:“麦子,我们家虽然?不缺吃穿,但你不能做纨绔子弟,至少学会抓老鼠,自力更……”
    话未说完,麦子就“嗖”一下窜到大?猫身边,踩奶。
    程丹若:“……”
    早知道就养狗了。
    打发走了妨碍工作的麦子,水草姐妹花(当然?,她?并不知道这?两条鱼的性别)被额外开恩,允许在?书桌上陪伴她?工作。
    这?天下午,终于拟出了《论治瘟疫》的大?纲。
    大?致是:瘟疫的缘起,瘟疫的分类,瘟疫的传播,瘟疫的治疗办法,等等。
    她?准备在?年前拟出初稿。
    然?而,头一项缘起,就卡住了。
    古代认为,瘟疫的源头是“疫气”,她?想细分一下,但根本说不清细菌和病毒的区别,只好照抄古人医书中玄之?又玄的说法。
    分类也遇到难题。
    她?琢磨,到底是按照现代的分法,按照传染性、病死?率和发病率分呢,还是按照古人已有的种类进行甄别划分?比如仔细讲一讲大?头瘟的不同种类。
    思?来想去,先写了一稿现代版的分类,打算找谢玄英看看,询问他的意见。
    然?而,找了圈,没见人。
    她?只好继续咬笔,思?考该怎么写,才能让古人理解又能接受。
    越想越头痛。
    好不容易到了晚饭点,暂时搁笔歇息,谢玄英也回?来了。
    天有余光,屋里只点了两盏小灯。
    今天吃羊肉锅、鸭羹、八宝肉圆、毛豆炒肉片、黄芽菜,和往常一样,滋补而清淡。
    程丹若暗暗叹气,半天才舀了半碗鸭羹,慢吞吞地?吃两口。
    谢玄英倒是没什么反应。他吃得清淡,不爱辛辣,连续吃一个月素炒清蒸也没什么意见,何况今日有心事,只想着快些用好。
    一刻钟后。
    谢玄英搁下筷子,忽而惊觉她?还有大?半碗,不由蹙眉:“又没有胃口?”
    “没有。”她?否认,“在?想事情。”
    他问:“什么事?”

章节目录

我妻薄情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青青绿萝裙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青青绿萝裙并收藏我妻薄情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