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转内销的营销手段太古早了,这个年头明星们都不爱用了,就算有人用,观众们都不傻,买帐的也有限。
    现在已经不是一部海外大片横扫天下的时代了,如果按过去电影市场的趋势,《少年情诗》这种类型的电影绝无可能拿到1亿以上的票房。
    把观众们当傻子的作品,观众们会用实际行动告诉他们,谁才是真正的傻子。
    当然,凭借这部《超能飞人》,季软在国内的活动倒是变多了。
    他的颜值足够,虽然有黑料在,可时尚圈对他倒是挺青睐,最近几场时尚活动上都有他的影子,还有几场在海外的活动相对来说,季晏对这类活动一点也不积极,即便品牌有活动邀约,季晏十次里都不会露面一次,加上他逐渐沙雕的形象与时尚圈青睐的高冷成熟魅力相距较远,在不知情的人眼里,这就是他被时尚圈拒绝的明证。
    自然地,通稿又来了。
    什么季软品味大获时尚圈好评,季晏却被时尚圈拒之门外,什么某某大秀季软到场参加,季晏始终未获时尚圈青睐。
    季晏:
    不好意思,他很红,只是没空去而已。
    他是个大度的人,但这个时候他也忍不住吐槽,以前翼知名度不够的时候,季软粉丝口口声声说他贴着季软炒,但是他们拿不出证据。
    可现在,翼已经足够红了,贴着他炒的人变成了季软,要找证据的话,网上一搜就有一大堆。
    季晏甚至不想去嘲笑,因为他觉得季软这样真的挺可悲的,完全没有这么做的必要。
    即使还有粉丝在拼命洗他没有炒作,但粉丝们心里真的不清楚吗?答案恐怕是否定的。
    季晏一直觉得偶像和粉丝之间应当建立一种良性的关系,偶像要给粉丝的喜欢以支撑,不管是作品上还是行动上,而不是做了错事之后把粉丝当成刀,即便粉丝一遍遍洗脑自己偶像没有错,可他内心最深处必然还是清醒的,只是主动选择盲目而已。
    这应该叫沉没成本?方屿道。
    方老师怎么突然这么有文化了?陆苇忍不住吐槽。
    我一直很有文化,谢谢。方屿瞅他一眼,我可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不能因为我长得帅就忽略我的才华,这对我的才华不公平。
    季晏陆苇谢鸣轩:
    沉默。
    第89章 准备中
    当然,季晏可以不计较季软贴着自己炒作,但互联网毕竟是有记忆的,以往季软营销时嘲讽季晏的话被网友们原封不动地还给了他。
    季软倒好似并不在意一般。
    他似乎铁了心要借着《超能飞人》的机会重新杀回娱乐圈,只不过他原本走的是贵公子型偶像路线,现在则改走受时尚圈青睐的青年演员路线,季软的长相并不算特别出众,但在季家多年养成的气质和时尚品味却相当不赖,这个月里,他出席了多家奢牌的大秀和时尚晚宴,和时尚博主们也建立起的亲密的关系。
    从这个角度看,季软其实是个相当有本领的人,在人际交往这一项上,他要远远强过季晏。
    不过季晏觉得,季软如何其实和自己无关,只要对方别一直来打扰自己就行,如果对方的公关只能想出《超能飞人》的票房强过《少年情诗》证明季软强过季晏这种蠢话,那还是趁早滚出娱乐圈吧。
    季晏继续琢磨专辑。
    邀请大牌制作人的好处是,翼的视野确实被拓宽了,因为这些制作人拥有丰富的经验,他们可以列举出数个不同的专辑风格仅靠翼自身的话,他们可以判断出某张专辑的风格,但制作人们却可以从如何打造这一类型的风格出发给予他们建议。
    专辑制作的过程同样是一个吸收的过程。
    《天光》这首歌也在这一过程中被季晏修改了一遍又一遍,等到最终版本确定下来时,它和季晏创作的原始版本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
    陆苇和方屿的创作同样如此。
    修改次数最少的恐怕只有谢鸣轩的歌,在创作这件事情上,谢鸣轩要比他们成熟得多,歌曲的完成度很高。
    不过老谢这家伙一直对自己很严格,季晏他们觉得足够好的歌,谢鸣轩还是觉得不满意,一遍一遍地写,再一遍一遍地修改,直到写出自己满意的东西。
    最近是整间公寓最安静的时段。
    大家都沉浸在自己的创作中,眉头紧锁,铅笔在纸上不停地画着,尽管天气还热,他们却连空调都没开,任由窗外的风吹进屋内。
    这一张新专里,几人不约而同地减少了写我的成分。
    《迷雾》里有《是黑是白》,《在23岁》有《未来》,都是从翼的角度写翼,而在这张专辑里,成员们有意识地脱离了自我,而以旁观者的角度去创作。
    季晏写了一首《天光》,第二首歌还没有头绪。
    陆苇写了一首和星空有关的歌,据说是他看过《少年情诗》之后获得的灵感,谢鸣轩的侧重点在生活,相比较前两张专辑,在这张新专里,他走的是更质朴的路线,而方屿却是华丽派的,时尚和明星是他这次关注的重点。
    大家现在唯一确定的一点是,新专恐怕会是各种元素的糅合,什么风格和类型都有。
    --

章节目录

这豪门真少爷我不当了[娱乐圈]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远上天山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远上天山并收藏这豪门真少爷我不当了[娱乐圈]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