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着这样的想法,米列颠摄政王纡尊降贵,让总理大臣给大雍的皇帝写了一封信。
    信的主要内容说的就是拉西亚人野蛮危险,大雍与联军一样都面临同盟的武力威胁,不如双方携手合作,大雍派遣远征军来海西州加入联军云云。
    然而被拒绝了。
    信是以大雍阁魁陈磬钟的名义回的,整整一篇苍劲的墨笔正楷,中心意思是海西州太过遥远,大雍国力有限,不准备加入你们任何一方。
    但是做生意,那就都可以的,我们的磺胺和化肥都很好,棉布产量也足够满足你们的军需。打仗很消耗物资的,要是有需要千万不要客气,我们这边可以提供定制。
    米列颠摄政王:
    他尤不死心,毕竟在他看来,现在是进攻拉西亚的最佳时间。趁你病要你命,一旦彻底干掉了萨巴诺茨,那么大雍百年前被侵占的土地就有了着落,大雍的皇帝不应该放弃这个机会。
    那个小孩不懂事,他身边的大人没人教教他吗?!
    米列颠摄政王气得摔了一个瓷杯。
    那个陈磬钟,他以前不是贝罗毕大学的优秀毕业生吗?你们之前不是说他是倾向海西州的亲和派,这回怎么油盐不进呢?!
    不在这时候出兵,他准备等战争结束再单独挑战拉西亚人吗?!他以为他是谁?圣灵骑士团!?
    而且一旦战事结束,我们会接管整个拉西亚的土地,到时候他们想再拿回当初被拉西亚人抢走的地方是绝对不可能的,我不会把我们士兵流血得来的土地再给别人,他们想要必须自己参战!
    摄政王在办公室大发雷霆,可出了门还要假装淡定,毕竟和大雍的生意还是要做的。尤其是在海西州的许多城镇都被打成废墟的情况下,来自东方的补给就更不能停。
    他亲笔给大雍的小皇帝写了一封信,信上用长辈的口吻分析厉害,苦口婆心地劝说小皇帝派遣军队参战。
    然后他也收到了回信,内容却与他期待的相去甚远。小皇帝不但没有答应,而且还用对等的口吻给他做了明确的答复大雍对海西战事没兴趣。
    可把摄政王气了个倒仰,愚昧、不开化、不配文明社会之类的老调重弹,还恨恨地放话,等解决了萨巴诺茨之后就要挥兵大雍,把边境推到乌知河以南!
    他们就不担心拉西亚赢了以后会掉头对付他们么!?女人真是短视!
    摄政王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呼呼地喘着粗气。
    一旁的幕僚偷眼观望了一会儿,眼见着上司越说越生气,犹豫了一会儿,最后只得硬着头皮递上了一份文报。
    文报是关于大雍西北卫戍军与拉西亚军团的战情,上面重点提到了雍朝军队使用的一些新型火器。
    这样的文报摄政王也不是第一次收到,他也听说雍人造出了诸如飞羽火箭弹和履带车之类的兵器,只是都不如此情此景具有冲击。
    他忽然明白了为什么雍朝的那个小皇帝敢这样明目张胆地拒绝他,因为人家根本就不需要借助他们的力量收复疆土!
    拥有那么多新式火器的大雍卫戍军,再也不是以前那支需要拼恨劲儿才能获胜的军队,他们自身的火力足以碾压全盛时期的萨班诺茨!
    所以,为什么要跟联军合作呢?与自己一点好处都没有,参战才是傻瓜。
    想通了这一点,摄政王的愤怒奇迹地平息了。
    虽然依旧对小皇帝的态度不满,可那也只是自尊心上的无法接受,与之前的荒谬感完全不能比较。
    既然大雍的火器在对战拉西亚骑兵的时候有奇效,那么我们能不能从他们手中购置一批?
    摄政王是个很现实的人,马上就想到了合作的可能。
    是了,他之前怎么没想到!他可以和大雍做生意啊!
    陈磬钟在给总理大臣的信中不是说了,欢迎同大雍的工场做生意,这不就等于给了承诺?
    (陈磬钟:不!我没有!我说的是磺胺和化肥!)
    左右也没撕破脸,摄政王便又给小皇帝写了一封信,信中明确表达了自己想要从大雍购买火器的意愿。
    然后他很快收到了回信,信中说飞羽火箭弹和铁甲履带车都不外售,可如果联军有需要,大雍的工坊可以提供一批定制的连发枪,但需要联军用指定的技术设备交换。
    摄政王想了想,拒绝了。
    虽然也听过大雍连发枪的威力,但米列颠同样也有自己的军工厂,对于枪的需求并不迫切。
    比起连发枪,他更想要飞羽火箭弹和铁甲履带车。偏巧这时候有人声称能够拿出飞羽火箭弹的图纸,摄政王很可耻地动心了。
    人是在一艘从海倭国前往米列颠的货船上找到的,据说是从濑户城里逃出来的匠人,因为海倭国的内部斗争受了牵连,不得已才出逃到海西洲。
    这名自称叫冯天一吉郎的匠人十分健谈,虽然米列颠语说的乱七八糟,可他的肢体语言十分丰富,比比划划也能让对方明白自己的意思。
    比起内敛又排外的海倭人,冯天一吉郎的性格着实不让人讨厌。他又拿得出一部分火箭弹图纸,马上就被护送到米列颠摄政王的面前。
    这真的是大雍的飞羽火箭弹?
    摄政王翻了翻图纸。
    --

章节目录

工业之主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晴空之下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晴空之下并收藏工业之主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