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这第一年就就赚了这么多?!
    程烈被震惊了,但他不好意思问出来,这样显得他们阿木尔郡穷酸没见过世面。
    其实金弼和楚玉也对这个结果也是十分惊讶。
    虽然之前便想到了山地牛羊可以适应牧场的环境,可他们也没想到这群牛羊会如此争气,年底种群增长了三成,还有羊毛牛羊乳等产品的收入,加在一起牧场的盈利惊人。
    照这个速度发展下去,明年他们的牧场就得扩建了!
    第212章
    金弼和楚玉从海西洲回来就一头扎进了苍峰山,两耳不闻窗外事,殊不知外面的世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首先是汽油铁马的惊艳登场。
    第一场铁马赛过后,铁马这个词迅速登上了各大报刊的头版。尤其东海本地的大小报纸,仿佛都跟打了鸡血一样,连续几天都在热报海西铁马赛的各种新闻。大报就报导赛程,制作刊载有各只铁马队介绍的专刊。小报则是热衷挖掘铁马赛和赛手们的各种八卦,角度刁钻清奇,竟然也吸引了不少受众。
    这大概是东海报业最辉煌的时刻。外郡的报纸之前对铁马赛没准备,火爆之后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只能向东海的同行买消息。
    王春岚供职的小报就在消息交易中大赚一笔,吃到了甜头,东家很大方给雇员们发了奖励。
    这其中,王春岚拿到的最多。她写作的文笔细腻,选材恰到好处,而且还能提供海西语版本的稿件,很为报社拉到了一部分关注。
    现在已经有一家海西洲的报纸,决定定期转载他们的内容了。
    嘿,这可真是稀奇!从来都只有我们转载人家的内容,什么时候人家也开始转载我们的稿件了!?
    一个老记者撇了撇嘴。
    不就是个铁马赛嘛,第一场大家都没见过觉得稀奇,以后看多了也就那么回事儿,值得着这么大费周章?
    他是小报社里的老资格,据说以前在仙匀某大报供职。虽然不知道是因为什么才来了东海,可架子却还大得很,看什么都不满意。
    平时他发发牢骚摆摆架子也就算了,最多大家就等没听到。可是这一次,也不知道是哪根筋搭的不对劲,竟然一连几天都阴阳怪气个不停,听得人心中发堵。
    终于有人忍不住反唇相讥。
    大费周章,但人家觉得值得啊!
    赵记者不是总说海西人聪明绝顶么?难得海西人这么看重铁马,都不惜花钱来转载我们这种三流小报的新闻,聪明绝顶的肯定不是傻子吧。
    听了这话,赵记者的脸就是一僵。
    三流小报这个说法,是他很早以前一次喝醉的时候不小心说出来的。这当然是他的心里话,可他说出来的场合却非常不适合周围的听众都是同事,场面一度闹得十分尴尬。
    那也可能是被蒙蔽了嘛
    他咕哝了一句,算是给自己找回了场子,但到底不甘心,于是便又把炮火转移到王春岚的头上。
    说起来王编译不是从海西洲回来的吗?是不是你的编译出了问题啊,让人误会海西造出了不得了的东西。做文章略微夸张可以,但吹牛皮就不好了,毕竟早晚会被戳穿。
    赵记者真不愧是报社第一讨厌鬼,说出口的话就每一次不让人心里膈应的。
    偏他年纪最大,家中又有亲戚在青州府任职,连报馆的东家都得给他些面子。
    王春岚不想与他计较,笑了笑没说话。
    见她这样的反应,赵记者就以为王春岚是怕了他,心里越发的得意。
    你这样可不行啊,王代译。
    赵记者又开始摆谱。
    代译就做好代译的事儿,不要什么都跟着掺和。
    写文章是文人的事,别以为随便写两笔有人看就算入行了,祖师爷看了都得气死,做文章哪有那么容易的,那不都得有十几二十年的积累吗!
    年轻人要知道分寸,明天去海西内燃车厂就换我来吧。这么重要的事儿,你去了万一再把握不好尺度,丢脸就得丢到海外去!
    原来这才是他的目的。
    因为最近的铁马热潮,青州的大小报都倾巢出动,就连王春岚这样的代译都被派了出去挖掘消息。
    王春岚文笔幽默风趣,写了两篇关于铁马赛后的逸闻十分受读者欢迎,再加上她又能使用两种语言同步翻译,一下子就得到了去海西内燃车场参观的机会。
    请贴直接送到了报社,其他人都十分羡慕,都说王春岚这次是出头了。
    赵记者看着眼气,他对请柬上写王春岚的笔名十分不满,觉得海西内燃车场完全不懂规矩,怎么能越过他这个资深老江湖选一个新人?!
    这
    王春岚迟疑了一下。
    请柬上写了我的名字,这应该不好随便换人吧?
    什么不能换人?你还当真了?
    赵记者嗤笑一声,马上打蛇随棍上。
    虽说是写了你的名字,但也不过就是客套一下而已,那上面不是还有咱们报社的名字吗?
    人家请的是咱们报社,又不是你个人,你算个什么东西,也能被人家点名邀请?
    --

章节目录

工业之主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晴空之下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晴空之下并收藏工业之主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