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他也在为这事着急。虽然三哥说没有也不妨碍,可阿昱却知道战场中的短板有多可怕,那可是要靠人命去填补的!
    现在老师出了成品,而且还是完全符合三哥要求的长远距离步枪,可把阿昱高兴坏了。
    造!必须造!没有工区就再建一个工区!
    老师出品必然不同凡响,他已经迫不及待要看看能自动上膛的远狙枪啦!
    第46章 钢料告罄
    看图纸的结果就是一发不可收拾,冉昱直接拍板分出一个单独的工区,专门试制老师设计的远狙枪。
    不单单是对老师有信心,而是他真正看到了这套设计的实用性。
    老师的闭锁突榫结构非常独特,能有有效解决长筒枪连续发射的问题,而且还不会给使用者造成更多的负担。这种基于传统火铳改良出来的款型,某种程度上比他的连发枪还更容易被大雍军队接受。毕竟火铳他们已经用了百年,零件和构造都被吃的透透,就算出现故障也很容易找到替换的材料,不但能满足使用要求,而且还大大节约了配置成本,简直就是一举两得。
    为了稳妥,冉昱也把远狙枪让崔慎看过。
    崔慎和他大体上的观点一致,但是针对一些使用细节提出了建议。冉昱干脆也把三哥和老师都拉到小院,三人分别代表使用方、生产方和设计方进行了毫(简)无(单)保(直)留(接)的沟(吵架)通,最终敲定了远狙枪的最后方案。
    第一把远狙枪被命名为长枪01,比它更早问世的连发手枪取名为短手枪01,这便是日后威震海外,被誉为热武器经典的飞天系枪械的第一代产品夜枭和青隼。只是现在还没人知道它们的威名,被它们的设计和制造者随随便便地给取了代号,毫无仪式感。
    确定要造远狙枪,原本就不算宽裕的原料便越发地吃紧。远狙枪的用料要比短手枪多了不少,虽然一部分使用传统火铳的零件也能暂时满足使用,但这样的替代终究不是长久之计,为了长枪01的未来考虑,冉昱还是咬牙用上了全套精料。
    当然,之前预付完毕的订单肯定是要优先完成的,尤其三哥的镇海卫还准备在近期收复黑熊礁,这笔大单绝对耽误不得。
    所以满打满算,远狙枪仅仅出品了七把。其中的两把被用作样品展示,余下五把冉昱全数交给了崔慎,言明要在黑熊礁战斗后回收,并要求镇海卫提供使用反馈。
    崔慎自然是一口答应。事实上,他对于阿昱的合理要求从来都是有求必应,绝对没有二话。
    龟背屿一役结束,他就提交了一份长长的战斗报告,上面罗列了大量数据和使用心得,叙述翔实,文字洗练,就连钟杰大师看了都连连点头,夸他是个写科学记录的好材料。
    三哥是不可能来学房干活的。
    冉昱笑着打消了老师的妄念。
    三哥志不在此,否则当年也不会选择雍西军校,按照他的成绩原本也是可以来墨宗大学院的。
    那他喜欢舞刀弄枪?
    也不是
    冉昱想了想,忽然也搞不懂三哥到底喜欢什么。
    他这个人,好像从来都没有明确的喜好,可偏偏什么都能做到最好。
    去军校能成为首席令长,回船队能做到总领队兼第一把头,三哥的赚钱本领也非同一般,这才几年的功夫,他竟然积攒出一大笔银钱,还能资助阿弟开工坊!
    和三哥比起来,他冉昱好像就不大起眼了。
    虽然进了墨宗大学院,可到目前也不过就是个普通的生员,非但一文钱没赚到,还吃住都要靠家中,实在是不像样。
    钟杰大师要是知道自家小徒弟这样妄自菲薄,非得狠狠敲他一记头壳,好好晃一晃他脑子里积存的海水。
    制氨技法、叠氮火帽、连发枪,还有半成型的木汽车,冉七郎要说自己不起眼,那天下就没有起眼的人了!
    上次的钢料是从西北冶铁场买入的,这次能不能再进一部分?
    吃午饭的时候,冉昱问自家老师。
    我有写信去问过,咱们要求的钢料品质很高,那边暂时没找到符合条件的原铁,只有二等精钢还可以出货一部分,问我们要不要。
    二等精钢?
    冉昱想了想,摇头。
    不行,含碳量不够,杂质还太多,这样的材料造枪管不能保证安全。
    唉。
    钟杰大师叹了口气。
    说起来咱们墨宗大学院也是以冶铁起家的,当初立朝那么多铁场,现在一巴掌就数的过来。没办法,冶铁不如织布种胶赚钱啊,投入大利润低,这样的活计商人不愿意做。
    而且咱们的黔西铁矿的品质一般,铁石加工的成本比海外高出不少,偏偏成品还难以去除杂质。你要的这种精钢一般人也用不上,所以西北和北郡的冶铁场几乎不造,想要就得从海外想办法搞货源。
    说到这里,钟杰大师顿了顿。
    我听说都德和仙匀那边有不少洋行,可以差人去探听一下。海西洲鲁茵河两岸到处都是冶铁场,说不定能找到我们需要的钢料。
    这件事,冉昱也有琢磨过,他记得表哥高文渊说起过,他那个从海外回来的朋友谢彼得,家里好像就是开钢铁场的,说不定能从他那里找到货源。
    --

章节目录

工业之主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晴空之下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晴空之下并收藏工业之主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