睿郡王?
    落银隐约记得,那日进宫的时候,好像就是在为这位睿郡王设宴洗尘。
    原来是这样。
    对了。你一提我倒想起来了一件事儿。徐盛没事总爱跟落银唠嗑儿,大大小小的事儿只要不算机密,都会告诉她。
    这睿郡王昨晚,还特地来了我们徐府呢!是来找少爷的。
    这一点,落银昨天在徐家茶庄前已经听那徐家的仆从说过了,便也没多大意外,就疑惑的问了句:这郡王。认得徐大哥?
    这我倒不知道,我也是今早听府中的下人说的,我倒没见着那睿郡王,但我好像听说,这睿郡王是头一回来我们祈阳,按理来说。应该不认识少爷的啊徐盛有些纳闷。
    落银也觉得有些说不通,但终究也与她没什么关系,便没有放在心上多想,徐盛也没有再多说什么。
    坐上了舒适的马车,没多大会儿就来了徐家茶庄。
    此刻天色刚有暗下来的迹象。大小甬道上却已经将灯高高地点起。
    徐盛带着落银直奔了共景院,共景院平素是不对茶庄里的员工开放的,落银也仅来过一次,就是去年年假之前,茶庄里聚在一起吃年夜饭的时候。
    虽然仅用来摆宴,但共景院中的陈设也都极讲究,那一座宽敞至极可容纳数百人的大客厅便是用来摆宴的地方,院内还挖了口池塘,塘中栽种着满满的芙蕖,长势极好,碧绿的圆叶将池面覆去了*分,此刻正是开花的时节,一朵朵盛开的芙蕖花清新脱俗,香馥的味道充斥了整座别院,令人心旷神怡。
    现在还早,院中并无几个人。
    少爷在偏厅呢,咱们先去偏厅,等到开宴再去正厅。徐盛同落银说道。
    嗯。落银跟着徐盛一同去了偏厅中。
    进去之后才发现,除了徐折清之外,徐朗之也在,还有徐姑姑。
    落银跟他们见完了礼之后,就听徐朗之笑着说道:叶师傅坐吧
    这口气,简直是又亲切又慈祥。不过落银已经习惯了,自打她赢了晋茶会之后,徐朗之对她的态度就好得不得了,嘘寒问暖的,那叫一个热情啊,简直令落银受宠若惊了。
    徐姑姑也早已对她另眼相待了,不过她与徐朗之完全不同,并未有多么夸张的表现,仅是看落银的眼神,逐渐变得赞赏起来。
    落银刚一坐定,就有丫鬟过来奉了茶,正是她所制的金沁玉。
    黄茶比于绿茶,茶性要暖很多,消食健脾,在这易倦易积食的春日里喝是很适宜的。
    徐朗之有模有样地询问了一番近来茶庄里的情况,得了徐姑姑一句一切皆好,脸上的笑便越发的掩不住了。
    转而又去询问徐折清此次去临阳的情况如何,黄茶在临阳的销售情况怎样云云。
    撇去徐朗之跟徐折清的父子感情不谈,客观上来说,徐折清是很孝顺的,只要徐朗之不做的太过分,他向来也是言听计从。
    于是,便将此次去临阳的情况,一一地答给了徐朗之。
    听说黄茶在临阳也很受欢迎,徐朗之便又顺带着夸奖了落银几句,落银忙道是应该的。
    就这样说着说着,不知怎地,徐朗之就将话题转移到了徐折清的亲事上头。
    这一直是徐朗之的一块心病,而且还是大病。这病一日不除,他就觉得浑身都不得劲儿。
    你年纪也不小了,早就到了成家立业的时候,前几年你一直说茶庄里的事情太多,不想分心,爹也没勉强你。可现在茶庄里的一切都趋于稳定,是该到了考虑家室的时候了徐朗之啜了口茶,又道:爹就你这么一个儿子,家里成日冷冷清清的添两个人总是好的。
    好么,不说则以,一说就是添两个。落银在心里叹了口气,果然不管过了多久,她终究还是无法习惯古人对待三妻四妾乃是稀疏平常之事的心态。
    不过不得不说,徐朗之这番话说得妙,把徐折清一切可以用来搪塞的借口都堵死了。
    爹,这件事情回去再说吧。徐折清口气倒听不出有什么变化。
    这怕什么,这里又没有外人。徐朗之对他这种一提亲事就避开的做法,感到十分的不满。
    徐姑姑虽然没有说什么,但眉头却是微微皱了起来,不知道是想到了什么事情。
    落银听徐朗之说这里又没有外人的时候,忍不住想提醒一下,这里真的还有她这个外人一时间,只得尽量减轻着自己的存在感。
    孙家的小姐与你年纪相当,你也见过,乃是个才貌双全的,性子又够娴静。还有慕家的三小姐,家中经营丝绸生意的,我同他父亲有些交情,上次在一起喝茶的时候,我间接地替你问了问,他们家是没有任何意见的。徐朗之显然的早有准备,合着都早就已经准备好一切了,就等着徐折清点头了。
    爹我知道您操心我的亲事,但这种事情又怎么急的来?
    急?徐朗之脸色一沉,你若是让我省心一些,我哪里又有机会去着急!
    眼见着跟自己同辈的人,早几年都抱上孙子孙女了,他焉有不急的道理!自己这个儿子,还真是处处与别人不同。
    --

章节目录

悍女茶娘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非10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非10并收藏悍女茶娘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