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之时,姐弟俩送她到门口。叶姑娘的眼睛里全是不舍,叶小弟也一直朝她挥手,让她下次再来玩。她提着桃花饼上了马车,嘴角一些翘着。
    红桑有些纠结,她很想劝姑娘远离叶家人,这样的小门小户不值得姑娘放低身段来往。可是她心里又不得不承认,姑娘从来没有玩得这么开心过。
    姑娘,你以后还会和叶姑娘来往吗?
    温如沁认真点头,叶姑娘喜欢我,我发现我也有一点喜欢她,我想和她做朋友。
    第6章
    直至公主府的马车看不见,叶娉才弯腰将及膝高一点的小弟抱起。香了香小人儿的嫩脸,引得小人儿咯咯乱笑。
    春风裹挟着花香,枝叶萌发万物生长。大好的季节,最是一年充满盼头的初始。死是不能死的,她不能死,这一家人也应该好好活着。
    小四喜欢温二姐姐吗?
    喜欢,温二姐姐好看。
    大姐也喜欢温二姐姐,温二姐姐是个好姑娘。
    温如沁本性纯良,与温如玉不同。
    王氏不知何时出来,原本忐忑的心在看到一双儿女时,顿时安定许多。温二姑娘能上门做客,可见和女儿关系尚可。
    她伸手从女儿怀里接过胖乎乎的小儿子,道:这小子沉手,你莫要累着自己。
    女儿不累,以后我便是想抱他,恐怕也抱不动了。
    说话的功夫,母女俩已经回了屋。
    思忖再三,王氏还是问起女儿和温如沁之间的事,毕竟此前外面都在传女儿心术不正,害得那位温二姑娘落水。
    叶娉说了实话,只说自己一直受温如玉指使,一时想左了。再三保证自己以后不会犯蠢,更不会平白得罪人。
    王氏又是气恼又是心疼,唏嘘半天。
    我瞧这位温二姑娘是个好的,日后你可别再犯浑。
    女儿省得。之前想着温大姑娘好歹与我有血亲,许是还能帮衬我一二。万没想到她半点不顾我的名声,容着府里的下人乱传。若是她约束了当时在场的丫头婆子,那事不会传成那样。
    这个理王氏焉能不知,她本是王家三房庶女,而王诚君是长房嫡女。她们名为堂姐妹,其实在闺中时宛如主子丫头。恐怕在温大姑娘眼里,她的女儿和国公府的丫头一般无二。
    哪个当娘的不心疼自己的孩子,何况是王氏这般看重儿女的。一想到自己捧在手心里当宝的女儿在别的姑娘面前伏低做小,比她自己受人打骂还要难受。
    罢了,你如今知事了,以后凡事定要三思而后行。
    叶娉连说自己省得,态度极好。
    王氏宽慰不少,不多时愁绪又起。一波未平一波生,前头娉娘陷害温二姑娘的传言还没散,紧接着又出了昨天的事。
    好在南城暂时没什么风声,若不然让娉娘去京外躲一躲?
    叶娉低头逗着小弟,哪里不知道母亲在担心什么。想必此时她的事迹在世家大户那边已经传遍了,很快就会传得人尽皆知。
    她无所谓,但她还有家人。女眷孩子居于内宅,大可以避门不出,省得自寻烦恼。可是男子不一样,尤其是官场中人。
    比如叶庚。
    国子监恰在北城,叶庚不想听到那些风言风语都难。
    如果说真相是可以掌中起舞的赵飞燕,那么传言就是体态丰腴的杨玉环。传着传着越发富态,胖若两人都是好的。
    参加诗会的姑娘们众多,又有人故意宣扬。好似树起一个反面教材,人人都可以踩着这样的人抬高自己。仿佛把这样的人踩得越低,越能证明她们的高尚与美德。
    在飞速流转的传言中,叶娉的行径比花楼里的姑娘还要轻浮。什么扭腰肢抛媚眼,骚首弄姿举止放荡。更有甚者,将她描述成春宫图里的小娘子,什么轻解罗裙款摆身体,不知羞耻地贴在温郡王身上,被温郡王一脚踹飞出去几丈远。
    饶是叶庚早有心理准备,打定主意不闻不问装聋作哑,可惜根本做不到。听那些不堪入耳的污言秽语,他气得险些失态。
    有那故意看人笑话的好事者,半是玩笑半是恶意地打趣他,夸他养了一个好女儿,年纪不大眼光却高。
    这样的玩笑听着好像无伤大雅,但让人极为难堪。若真是门当户对也还罢了,大不了直接过了明路。无奈叶家和温家身份地位悬殊如天地,借他一百个胆子也不敢妄想。如今他无比庆幸自己官职低,平日里遇不上那位温郡王,否则一旦照面,他简直无地自容。
    尽管他刻意板着脸不理睬旁人的议论和玩笑,心中依旧难熬。好容易挨到下职,偏有平日里与他不对付的人呼朋唤友去酒楼打牙祭,还偏偏破天荒叫上他。
    他叫苦不迭,再三推辞。
    叶大人生了一个好女儿,以后有贵人提携平步青云,怕是再也不屑与我等为伍。那人讥笑道。
    叶庚忍着气,不理那人。
    那人不依不饶,我等不比叶大人命好,妻女都能当大用。
    如此这般含沙射影,饶是叶庚自知自己没有根基,多年来处处谨慎不敢与任何人红脸,却是再也忍不了。
    男子当不累及妻儿,朱大人慎言。
    叶大人何必生气,我等羡慕都来不及。
    --

章节目录

穿越后我嫁给了女主她哥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漫步长安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漫步长安并收藏穿越后我嫁给了女主她哥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