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作案频次上比较克制,在被害人的选择上动了脑筋,作案过程谨慎、有耐心,出手果断,抛尸地选择完美,这都说明其比较有头脑。
    学历可能不会太低。
    所以,小学和初中文化可以排除了。
    其次是紧急联系人。
    凶手性格偏激,嫉恶如仇,可能在幼小时被欺负过,或者父母无能,或者父母缺失凶手也可能是正常家庭出身,但既然是筛选,当然要选最可能发生犯罪的家庭背景。
    那么,紧急联系人一栏留父母亲的就可以排除了。
    再结合一下其他刑警摸排到的状况,谢箐圈定了七个名字。
    她拿来铅笔,在每个名字下画上一道横线。
    黎可立刻凑了过来,诶,你选的和我选的有重合和及格的也有,但我俩共同的你却没有了。
    李骥也道:你是怎么选的?
    谢箐四下看看,三个负责黄琦案的老刑警也在,便嘘了一声,我瞎琢磨的,你们怎么选的?
    黎可和李骥对视一眼。
    黎可道:结合家庭情况,其他司机的描述,我们还在交警队看到司机的一寸照片了,虽然不大好,但的确有以貌取人的意思。
    李骥点点头,谁都可能是犯人,谁都可能不是犯人,线索不足,我们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黎可问:你呢,你是怎么选的?
    谢箐有些犹豫,她在选择时掺杂了少量心理侧写的成分,并不十分科学,也不算十分严谨,不一定对,搞不好还会引出无数争辩。
    她说道:我胡乱选的,不说也罢。
    李骥疑道:你看了这么久,总不是点兵点将吧。
    不出去排查,点什么兵,点什么将呢。黄振义进了办公室,一脸严肃,一晃儿一个星期又过去了,连个重点怀疑对象都没有,你们几个还好搁这儿意思点兵点将?
    几个老刑警夹上手包,灰溜溜出去了。
    黎可胀红了脸,辩解道:黄大队,我们刚从交警队回来,正在研究怎么缩小目标。
    哦。黄大队脸上重新有了笑模样,原来如此,年轻人知道动脑子是好事。怎么样,研究出来了吗?
    谢箐:这脸变得可够快的哈。
    第10章 走访
    李骥看向谢箐,谢箐抬了抬下巴,暗示他自己说。
    黎可直肠直肚地开了口,大队长,我们三个搞出三份名单,但依据都不怎么可靠。
    黄大队道:好,都说说,我也学习学习。
    黎可把a4纸拿在手里,指着一个标着两颗星的名字,此人经常在望江小区一带蹲活,偶尔也去青江公园一带,35岁,年纪符合连环杀人案的凶手特征,有几个司机说,此人脾气差,点火就着。我觉得他不一定杀人,但可以重点问一问。
    黄振义抹了把下巴,很好,李骥你怎么说。
    李骥参加工作一年多,比黎可圆滑多了,大队长,我就根据杜哥、刘哥他们的分析选了几个我觉得可疑的。黎可选的这个我也选了,主要是老城区那桩案子给的灵感,凶手脾气暴躁,所以才捅了死者那么多刀。
    他给黎可的说法做了补充。
    也挺好。黄振义笑眯眯的,小谢呢?
    谢箐心里一梗,俩二货说得这么敷衍,让她怎么说,碾压式陈述?
    那怎么行!?
    谢箐道:黄大队,我就凑个热闹,点兵点将一下。
    黄振义用食指点点她,你这孩子,人不大,心眼不少。他俩找你来,还不是因为你比他们主意多?赶紧的!
    俩二货一起点点头。
    黎可道:就是就是,你说出来我们也好学习学习嘛。
    这傻丫头没救了。
    谢箐心道,行吧,我是法医,你们刑警,大家上升渠道不同,说就说吧。
    她把自己的分析说了一遍,末了又道,黄大队,我的想法太主观,跟点兵点将没多大区别,大家听听就当扩展思考了吧。
    黄振义蹙着眉头坐下了去,大手摩擦着下巴,他大概两天没刮胡子了,胡茬儿两三毫米,每次反复都发出唰啦唰啦的声音。
    李骥和黎可眼巴巴地看着他,希望他能给出一个明确指示。
    过了一两分钟,黄振义道:理智告诉我,按照小谢的排查法有点悬,但心理上又觉得有点道理,可以试试。说到这里,他在桌子上轻拍了一下,我去找老李和老刘,让他俩带着你们查查这七个人。
    抽出四个人,两个是老刑警,黄振义相当给面子了,但很容易引起老刑警们的反感。
    谢箐立刻说道:黄大队,不如我跟我师父说一声,让我们三个去吧,七个人而已,没多少活儿。
    你们仨?黄振义摇摇头,不行不行。
    李骥懂谢箐,表态道:大队长放心,我们绝对不会打草惊蛇。
    黎可重重点头,大队长放心!
    黄振义是人精,如何不明白三个小家伙的想法,他啧了一声,行吧,你们务必小心,一旦出事,唯你小子是问。
    --

章节目录

女法医穿书后和男二he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十月海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十月海并收藏女法医穿书后和男二he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