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蕊问了价钱后,给她八两银子。
    陈念正待告辞,却听外面传来丫环的声音:姑娘,老爷来了,给姑娘买了风筝呢。
    赵蕊爱放风筝,听到之后雀跃道:爹爹!飞快的跑出去,将一个身影抱住。
    陈念见状,忙走到门口准备离开。
    那人竟看了她一眼。
    暮色中,陈念的脸白得似雪,眸色含霜,如冰山上的雪莲,那人目光一闪,抱着女儿的手缓缓松开。
    赵蕊发现父亲的表情古怪,惊讶道:爹爹怎么了?见他盯着陈念,忙解释,哦,这是陈姑娘,我请她来给我织锦的我之前过生辰时穿的百蝶纹锦就是她织的。
    既然赵蕊介绍自己,陈念也不好马上就走,就朝那人行了一礼。
    那人不动,也不出声。
    心里有种莫名之感,陈念抬头朝他看去。
    这一看之下,她胃里一阵翻腾。
    那个十三年前兄长救回家中的人,那个曾与她海誓山盟,花前月下,后来去了京城再也不曾露面的人,竟就这样站在她面前。
    赵廷俊
    许久再没想过的名字浮现在了脑海。
    瞬间,胃中翻腾的更为厉害,几欲呕吐,她忙收回目光。与赵蕊告辞一声,离开了赵府。
    作者有话说:
    提醒,不是姑姑cp。
    第16章
    一双桃花眼简直要勾魂。
    赵蕊不知二人的关系,也没看出来,心思在风筝上面:爹爹打算后日带我去放风筝?
    赵廷俊心神已乱,敷衍道:是。
    太好了!赵蕊叫丫环把风筝收起,拉着父亲的手,我本来想留陈姑娘吃饭,她不肯,爹爹陪我一起吃吧?
    赵廷俊听到她又叫陈念姑娘,心头一动:那女子瞧着岁数不小,你怎的叫她姑娘?
    赵蕊一愣:她瞧着顶多二十出头啊,而且我叫她姑娘,她也没有反对。
    是吗?赵廷俊奇怪。
    他去京城的时候,陈念十五岁,现在十三年过去,她应是二十八,照理应该是嫁人生子了。他之前在杏花林见过陈念,当时怀疑自己或许看错人,可谁想到
    她是随她的夫婿来京城?
    不对,若已经嫁人,女儿岂会叫她姑娘?
    怎么回事?
    赵蕊也在想姑娘不姑娘的,忽然说道:她就是姑娘家,我留她吃饭,她说家里嫂嫂跟侄女儿会等她,若不是姑娘的话,得提相公跟子女吧?哪里会提娘家人呢。
    赵廷俊心头一震。
    他没再说什么,只命丫环摆饭。
    难得父亲陪着,赵蕊胃口都变大了,吃了一碗半的饭。
    膳后,又听女儿说了会话,赵廷俊才离开。
    到书房时,他吩咐随从去查一下陈念。
    那年他高中状元,被长兴侯看中,当时苏老侯爷是为数不多武将被重用的,他百般考虑后同意与长兴侯府结亲。但他心里仍喜欢陈念,奈何陈家于他仕途毫无助益,只能舍弃。
    数月后,陈简寻到京城质问,他当时已入馆阁,实话实说后,挨了陈简几记重拳。
    他没还手,说往后有机会一定会补偿陈家。
    陈简又要打他,他已经做出承诺,是陈简自己不要,那又何必再挨打?他调头就走。
    此后,他不再想起陈念。
    谁想十几年过去,竟在京城遇见她。
    还是在自己家里。
    青枝眼见饭菜要凉了,忍不住起身在门口张望。
    周茹跟过来:要不派翠儿去找找?
    不,我去找。青枝心想,可能姑姑在赵府遇到事情了,翠儿胆子小,也没力气,恐怕去了也无用。
    正打算出门时,远处传来马蹄声,而后就见陈念从马车上下来。
    姑姑,你怎么去那么久?青枝打量她,可是那赵府的姑娘为难你?
    在京城遇到旧日背叛自己的人,陈念心情当然不会好,只她都遮掩住了,说道:赵姑娘要看别的锦缎,让我画样给她挑,故而花了些时间。
    画画是要费功夫的,青枝明白:难怪她最后可挑了什么锦缎?
    陈念取出六两银子:她要黄鹂鸣春。
    周茹眼睛一亮:啊呀,又赚了六两银子!我给你们收起来。从陈念手里取了,跑去放箱子里。
    陈念洗干净手,坐下用饭。
    织好那幅蟾宫玉兔锦缎后,青枝难得空闲,晚上做了一道五香鲤鱼。
    那鲤鱼先是切成片,而后用黄酒,甜酒,橘皮,花椒,茴香,盐等细抹腌制,入味后再用脂油煎,煎到鱼骨酥软即成。
    咬一口,脆香十足,品尝时很快就在口中化掉,陈念笑了笑,看向青枝:定是你做的。侄女儿很聪慧,只要想学便没有学不会的,织锦随她,厨艺随兄长,都是手到擒来。
    青枝笑道:姑姑喜欢,多吃几块。
    陈念点点头。
    周茹放好银两也来吃饭,一边说起吉日的事:月底就要破案了,明儿我去问问你伯母在哪儿买头饰最好。嫁人时戴的头饰马虎不得,怎么也得要手艺精细的。
    --

章节目录

艳锦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久岚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久岚并收藏艳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