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得听同知发言,眼底有笑:被告张放远并无得力证据以驳原告,判被告赔偿秦家医疗等一应损失三百两,因殴打无辜,杖责二十,恶意商竞,不宜张开武馆,禁手下集安武馆之经营。
    判令抽出,正欲掷下之际,未公开受理案件而关上的大门忽然被推了开,旋即进来一队人马列队站开,知县看着官兵展开后从中间走进的绯袍男子,握着判令的手微微一抖。
    劈腿安坐着的曾同知先是吃了一惊,接着神思微恍的从位置上站了起来。
    通、通判大人如何来了?
    第121章
    张放远和许禾在泗阳见过最大的官儿无非就是他那外祖家的六品同知了,何曾见过再往上的官员。
    县府这些年虽有意的消减上堂告状的案件次数,但也并非是常年不受理案子,每逢初一十五依然会开堂接受百姓的诉状,这一茬又一茬的官员前来,倒像是好不容易逮住了县衙受理一回案子一般。
    眼见着先前威震八方的知县和同知都点头哈腰的前去行礼,瞪直了眼睛的秦家父子俩自然也是前去问安,张放远两口子也规规矩矩的守好本分。
    知县诚惶诚恐道: 通判大人如何大驾,小官有失远迎,实在是失礼。
    通判面上带笑,比曾同知进来时全然是两幅面孔,瞧着倒是十分平易近人:无妨,本官也只是路经泗阳,这两年泗阳人口上曾,税收稳定,百姓安居乐业,州府不知是一次两次夸赞,这便顺道过来瞧瞧。
    两个官员连忙请人入座,先时还荣享尊为的曾同知此时也只能立在旁头规矩听上司说话的份儿,听到褒奖之词,两人面上皆有了些笑意,方才的惶恐退散了不少。
    通判安然坐下,接着道:路过县衙门口,瞧着外头团了不少百姓,县衙的大门又紧闭着,不知是出了何事,看了告示又一问才得知竟是在受理案子。
    通判偏头看了一眼知县:许久是不见闭门受理的案子了,可是有官宦亦或者什么特别的案子需得不公开受理?
    言罢,通判又像是想到什么一般,微有惊讶道:莫非此次案子是同知吃官司?
    同知连忙道:并非下官!此次案子只是寻常民事商闹。
    噢?通判不明所以:那同知大人作何在此处?
    下官也是前来听审的。
    原来如此,也是了,同知大人才调任泗阳不久,有案子亲力亲为旁听之,实乃是爱民之举。通判笑着点了点头:只是这案子既不是牵扯官员朝廷,既是寻常案子,如何不对外受理,百姓在外头也想听听嘛。
    张放远见状赶紧回禀道:通判大人,草民先时有递交开放受理,却是未得过申请。
    还有这种事?通判又看了一眼知县。
    县令后背一凉,忍不得瞪了张放远一眼。
    张放远也不怵,既是县令也不顾忌往日之情恶意诬判,他还给他在上司面前留什么好样子,兔子急了尚且还会咬人,谁也别想着能好过。
    这百姓有申请又不是什么特殊案子,那就得给人批准嘛。通判问道:莫不是真有何特别之处?
    知县连连道:绝非如此,绝非如此。只是此次案子性质恶劣,原被告双方都是泗阳的大商户,若是让百姓看着以后影响也是不好看,下官这才出此下策。
    知县大人想的周到,可是当事人尚且不在意,那便没必要闭门受理了。通判挥挥手:去把门打开,让百姓旁听吧。
    知县咬了咬牙,心有不满也不敢张口,还得赔笑着说通判英明。
    间隙间,他和同知对视了一眼,心中都有些不太安稳。
    案子到何处了?
    知县正要答话,通判摆了摆手打断:罢了,既然来都来了,前头的也未曾听到,不妨就重头再来一道吧。
    这
    知县大人觉着有不便之处,还是审理案子累了?
    知县哪里敢喊累,这要是说累,恐怕要回老乡里一直去歇着了:这便重新审理。
    外围前来看热闹的百姓指指点点,惊堂木一响,这才安静下来。
    案子又程序完整的从开头重新走了一遍。
    大人,秦上仗着家业之大,家中所经营的武馆行在泗阳占了半壁河山,出行之间手上从不曾缺乏精壮人手,常年以此来欺压百姓。
    路遇姿色女子小哥儿无不言语轻浮调戏,此次事发便是因秦上调戏在先而起。迫于秦家威势,无人敢出庭作证,但秦上之前科,此妇人便是受其害者之一。
    秦鸿德不免狡辩:大人,张放远纯属诬告,这妇人并无人证,口说无凭,分明是受了张家贿赂才出来做指证,还望大人明鉴!
    话音刚落,咚的一声,忽得一个菜头便打挂在了秦鸿德的头顶,接着又飞来许多碎菜叶子在秦上肩背间,父子俩吓了一跳。
    只见围观的百姓忿忿不平道:秦上仗势欺人之事不在少数,当街调戏有夫之妇,行街之间若有人挡了他的道,径直就叫人掀翻人的摊子。
    大人明鉴,草民这脚便是被秦上的人打瘸的!
    --

章节目录

重生娶了对照组做夫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岛里天下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岛里天下并收藏重生娶了对照组做夫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