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二,服正卒,一辈子只服役一次,但是一次长达一年之久,要到都城去做兵卒。
    最后一种叫戍卒,每年去边关戍边三日,时间很短,但是这戍边是不会就近分配的,分到你去哪里就去哪里。隔家近也就罢了,若是远了,那来去可能就是一年半载的时间,路费就不得了,而且还耽误事儿。
    为此朝廷也很人性化,想就近服兵役可以,交钱打点安排,至于具体多少钱还是地方上到官员决定。而干脆不想去的,也交钱,朝廷再雇别的人去,每年三百文。
    因戍卒可以交钱躲役,逐渐前两种也演变成了可以交钱不去,更卒一算钱一回,正卒两百文一回。
    朝廷是不会按照过了生辰才开始计算服役年纪,但凡是弱冠之年就开始录人服役。我今年正好二十,为此也得交役钱了。
    张放远笑眯眯的看着许禾:自然,你也可以不给我交,我能去服役。
    许禾斜了他一眼:既是你想去服役,那我便省下你的役钱吧。
    别,别!张放远连忙讨饶,在本县城也就罢了,要是去戍边或者去都城做兵,且不说哪年才回得来,有没有命回来还是一个事儿:你舍得我去,我也舍不下你去。
    许禾笑了一声,道:那这次催兵役你服的是哪种兵役?
    张放远道:这我也不知,还得衙役上门来看才晓得,这是朝廷安排的。上半年来一次,下半年秋收以后来一次,服役交替,主簿会记录。
    许禾点点头,苛捐杂税之重,老百姓日子不好过。当今还且是太平盛世,若在战乱之年,赋税还会增重,兵役也征收的更为苛刻,那才真是苦不堪言。
    衙役沿着村野的大路挨着来,倒是没多久就到了他们家里。
    许禾客气同衙役说道:已然把赋钱准备好了,却不知我丈夫此次服役是服何种?
    每次来村里催收赋税也是一件极其麻烦的事儿,县衙这时候也最为忙碌,遇见交不起钱的人家如过江之鲫,求情的、哭丧的、下跪的总之不计其数,衙役脾气再好,催久了也是没了耐心。
    耍官威不是目的,收齐赋税才是要紧事。为此遇见像许禾这样的人家,这样的答复询问就听得格外舒心,语气也一改先时在胡家的凶威:你丈夫张放远是吧,今年着实已经二十。便先从更卒开始,下半年就是正住了。是交钱还是去服役?
    许禾道:交钱。
    那此次便应当缴纳五百六十文。
    许禾在原来的基础上又取了一算钱出来,穿了四串钱。衙役拎着数了三遍,核对无误后,给他们家在簿子上记录了清楚。
    衙役道:若是下半年也不去服役的话,也得像此次这般早些把钱准备好才是。
    好。各位官差喝口茶再走吧。
    衙役摆了摆手,虽已有些口干舌燥,却做不得懒,事情办不达标,上头给的压力也不小:还得收两家,时候不早了,不敢多停留。
    许禾便也没多留,衙役便一连串去了不远处的陈家。
    衙役还远远的谈着话道:若是每家都跟这家一样这般快,也不必费那么多事儿了,三天定然就能把这个村子的赋税收齐全。
    要有那么便宜的差事儿,还轮得到你我不成。
    许禾看着人都灌入了陈家的院子以后,这才回自家的院子去把院门关好,张放远被他叫在屋里烧猪毛,怕他出去又跟衙役起冲突。
    走了?
    都走了。
    张放远放下把猪毛烧到干干净净的猪蹄儿:还没问四伯家里够不够缴纳赋税。
    许禾道:四伯家里多一个晓茂,比咱们家多交不了太多。
    张放远其实也只是随口一说,他们张家在村里已经是中上的人家,几个叔伯没有哪个会穷到交不起赋税的。倒是大伯家里的堂兄弟多,赋税是最多的,但是人多挣钱的也多,大伯虽会装装穷,却不至于拿不出赋税钱来。
    却正是因为晓得张家是村里有点钱的人家,交赋税的时候烦恼的事也比别家多。
    哥儿,晚上别做鱼了,弄点简单的就成。再者把猪下水放屋里清洗,半夜里再卤。
    许禾不解其意,但也照着张放远的意思办。
    晚些时候,夜风习习,天黑了下来,他才算晓得了张放远究竟是为什么这般。
    --------------------
    作者有话要说:
    本章提到的赋税,参考了《古代人的日常生活》中提到的汉朝赋税缴纳款项和数目,还挺有趣的,大家也可以去看看。但是我们这本文不是按照汉朝背景写的噢,架空,大杂烩,勿考据。
    第47章
    许禾洗干净夜里要卤的猪下水,昨天用过的卤水已经凝结成冻,软趴趴的,按一下比婴儿的脸还软。
    只要把锅烧热,慢慢化开就又能变成浓香的卤水,昨儿卤过了肉,今朝的卤水会更香更好用。
    听说有名的老卤是常年不断火的一直熬温熬着的,既是浓香又不会因天热放坏。
    不过他们家里没有这个条件,趁着卤水没有变质还能多用两回,等更热放坏了,那就重新熬卤水。
    --

章节目录

重生娶了对照组做夫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岛里天下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岛里天下并收藏重生娶了对照组做夫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