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跟魏思温的想法不同,县令喜欢汉学是一回事,但人家肯定更热爱自己的家乡的。
    否则他会雅言,好像还能写几个字,早就可以离开这里去中原游学继续深造之类的,以他外族的身份想要混个小官也不难,总比在当地生活好。
    可他没走,看上去还颇有壮志想要建设家乡,那就不能在他面前只炫耀汉族的东西啊。
    果不其然,县令听了之后更是开心,连连点头:是的,我们这里香料是非常丰富的。
    骆时行用力点头,接下来就开始什么好听说什么:北带县当然是人杰地灵,我在山里发现了好多好东西,这还是没有深入山中,若是再往里面走可能还有更好的东西,我都舍不得回来!
    县令眉眼含笑问道:所以就不回来了?
    骆时行歪着头想了想说道:我想再留一段时间找一找,我从书上看到过许多记载,前人也曾到过这里,见到过许多东西,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要继续看看,然后将自己找到的东西也都记录下来。
    县令听到这里复述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是什么意思?
    他的汉学只能支撑他去理解比较简单的句子和意思,平日里交流还好,一旦遇上什么诗词成语,他就有些迷茫。
    一旁的魏思温一脸惊喜:这两句诗我从未听过,想来是猞猁狲自己写的!
    骆时行茫然了一瞬,低头思索半晌忍不住闭了闭眼:淦,这两句诗是陆放翁的!
    陆游,陆放翁,南宋诗人他出生的时间距离现在也就差个五六百年吧。
    哎,这诗词背多了也不好,在需要跟人文绉绉对话的时候,就想要说两句让自己显得不那么文盲。
    这一说不就出事情了么。
    骆时行尴尬地笑了笑:啊,我就随口一说,我就是想说书上记载的那些就算记住了也可能无法运用,只有到现实生活中遇到了才会明白是这么回事,比如说花椒和生姜,我之前在书上见过描写它们植株的样貌,也看过图,但如果不是真的遇到并且分辨了出来,只怕还是不认识的。
    转移话题,疯狂转移话题,不能让这俩人的注意力停留在那两句诗上面!
    然而县令的注意力不是他能转移的,他又念叨了两遍有些敬佩说到:难怪魏思温说你乃是大唐仙童,哦,是神童,这么小的年纪便会作诗,了不得。
    他这一连串又是汉语跟方言结合,不过骆时行听懂了神童两个字,忍不住转头看向魏思温。
    魏思温一看县令这架势就知道有戏,连忙跟骆时行说道:怎么就两句呢?给写完了吧。
    骆时行表情扭曲了一瞬轻咳一声:这不是我写的啊,这是我从别人那里听来的。
    还没等县令有什么说法,魏思温就瞪眼说道:胡说,我遍览群书从来没听过这两句!
    魏思温是御史好吧,从太子衣食住行到朝臣穿的靴子是不是符合规制都逃不过他们的火眼金睛,吵架的时候还要引经据典,驳斥到对方心服口服。
    作诗水平怎么样不说,他们的阅读量绝对是大唐最丰富的群体。
    骆时行:淦,怎么魏思温偏偏就是个御史呢?
    换一个人说不定他就糊弄过去了。
    魏思温疯狂对着骆时行用眼色,在县令面前他也不好说太明白:这个县令就喜欢这一口啊。
    平时县令还会写一些打油诗,魏思温也被逼着写了好几首诗,只不过魏思温自己作诗水平一般,大多数时候都东拼西凑,就这样都能讨得县令欢心,要不然他怎么能以罪臣之身在这里混的这么好的?
    骆时行若是把这首诗给补全,他们所求之事基本就成了!
    一首诗的价值可不是那点猪蹄排骨能比的啊!
    骆时行看明白了魏思温传达出来的意思,沉默了半晌才勉强笑道:那那让我想一想。
    穿越之前他看各种小说的时候对那些文抄公从来都不屑,拿着不是自己的东西去换取钱财身份地位名声,跟偷又有什么区别?
    只是他没想到自己居然也有需要抄别人的诗词换取东西的一天。
    他面无表情地低头沉思,心里还是有些挣扎,只不过两个大人都以为他是在思考,并没有打扰他。
    县令甚至还托着下巴饶有兴致地看着他。
    骆时行最后抬头笑了笑眨了眨眼说道:我想好了。
    魏思温连忙说道:且等等,我去找笔墨,你写下来。
    骆时行静静地在那里等,魏思温将笔墨拿过来之后,他拿起毛笔的时候居然还有点陌生,头一个字就写的特别扭曲。
    不过到了后面就还不错了。
    魏思温一拍大腿说道:哎呀,你这一手楷书,可惜了。
    在他看来骆时行的楷书已经初具风范,在这个年纪来说很不错了,很多小少年在他这个年纪笔拿的都不稳。
    骆时行放下笔也有些满意,他的字其实不如以前好,但这具身体控笔的能力比以前强了一点。
    县令是看不出字好坏的,他看字就一个标准:能不能看懂。
    如果来个人给他写飞白书,就算写得再好,他看不懂也会觉得不好看。
    --

章节目录

[历史同人]我真不想当反贼[基建]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青鸟临星/云长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青鸟临星/云长歌并收藏[历史同人]我真不想当反贼[基建]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