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魏思温觉得骆时行可能是看了书觉得自己看懂了,但实际上的操作很复杂。
    骆时行也不知道该怎么说服他,最后干脆转头看向程敬微:信我吗?
    程敬微十分纵容:信。
    其实他不是真的相信骆时行能够打造出武器,但就算不能又怎么样呢?
    野猪是骆时行带回来的,若不是骆时行让野猪受了伤,他也杀不掉野猪。
    所以野猪有一半是属于骆时行的,再加上保存的调料配方也属于骆时行,他占比很小。
    骆时行完全可以随意处理他的战利品,没人有资格置喙。
    更何况小猞猁想做什么东西大部分都成功了,除了个别一些比较困难的,但人家也有完善的计划。
    骆时行满意点头,然后看向魏思温:我们两个已经达成一致了!
    魏思温觉得心有点累再次确认:你们想好了?这个可不容易换。
    再破旧那也是金属啊!
    骆时行说道:对,确认了,我们还有不少肉,哦,对了,鸡鸭鹅没有吗?
    魏思温解释说道:县令已经派人去买了,明天大概就能送来,鸡和鸭比较容易,鹅养的人少,养不养都行。
    这俩孩子主意太正,魏思温已经放弃劝说他们,当然主要是他现在对自己的观点也不是那么有信心,干脆就让这俩孩子自己决定吧。
    他不在的时候,人家两个过的也挺好的。
    骆时行想了想说:那多来两只鸡,鹅来两只就行。
    鹅的确好像更加娇气一些,而且肉质不够嫩。
    不过骆时行养鹅主要也不是为了吃,最多是要鹅蛋添个菜,剩下更多的是想要用鹅来看家护院。
    真的,鹅的战斗力有的时候比狗还要强,并且鹅的领地意识非常强,养狗还要担心养到雪橇三傻那种脾气的。
    万一进来个贼他帮人家叼工具,那不是白养了吗?
    鹅就不会了,只要是陌生人,看见就揍你没商量。
    并且大鹅的战斗力很强,那种体型大的鹅一只能够达到四十斤重,若是多来两只,一般人都不是他们的对手。
    哪怕到了后世一些边境村落也还保留着大鹅巡逻队,非常好用。
    这一份战斗力对于如今的骆时行跟程敬微来说很有用,更何况鹅吃得少,消耗的资源少,真的很合适。
    魏思温以为这孩子馋鹅肉也没多说,只是问道:你们会养吗?
    他这个问题问住骆时行了,骆时行还真没养过这些东西。
    他只有在小时候曾经买过那种彩色的小鸡,不过那东西懂的都懂,基本上是养不活的,大部分都是病鸡才会染色出售,那些颜色对于鸡仔来说毒性很强伤害很大。
    至于鸭和鹅他更是没养过了。
    骆时行下意识地看向程敬微,程敬微果然没让他失望:我会,我养过。
    魏思温:????
    这俩孩子怎么什么都会,你们之前在家里都干啥啊?
    人家的官二代要么努力学习文武艺争取早日入朝,要么就是吃喝玩乐当个纨绔子弟,你们俩又是会做饭又是会养鸡鸭鹅,还认识很多他都不认识的植物。
    怎么感觉发展路线跟一般的官二代不一样呢?
    你们在家里到底过着什么样的日子?
    如果不是这两家大人都没了,魏思温就很想跟他们讨论一下这俩孩子的教育问题,他从来没见过这么培养孩子的。
    魏思温疑惑,魏思温不解,魏思温开始思考是不是以后他再有孩子也这么教育?
    呸呸呸,谁要教孩子怎么在流放之后好好生活啊!
    骆时行倒是没他想得那么多,开心的拍着程敬微的肩膀说道:那可太好了,你告诉我怎么养。
    程敬微说道:这些也不难养,你若把它们都关在笼子里自然是容易生病的,但你若是散养,它们会自己找吃的。
    骆时行下意识问道:那万一他们不回来了呢?
    程敬微说道:不会,鹅只要有一个头鹅带着就行,鸭子也差不多,鸡的话不需要放出去。
    鹅和鸭子需要放出去是因为它们需要去有水域的地方寻找吃的,或者下水游泳,虽然关在院子里也不是不行,但那样对它们比较好,下蛋也勤快一些。
    嗯,别问程敬微为什么知道,每个白手起家的王者背后总有一段辛酸的故事。
    骆时行想了想说道:既然这样顺手再挖个池塘吧,这样它们不用跑太远了,哦,对,魏翁,你去问问看村子里有没有卖活兔子的,一定要活的精神的哦。
    魏思温下意识地看了一眼兔窝,嘴角一抽你们要兔子是想给你们挖坑干活用吧?
    实际上他恨不得自己不明白,别人要兔子都是为了吃,这俩人在吃之前还要先让兔子给他们干活。
    不过他还是问道:要几只?
    正如程敬微所说,村子里的村民打两只野兔那都是很平常的事情,有的时候野兔还会跑到村子里来找吃的,根本不是什么稀罕东西。
    骆时行掰着手指头算算说道:先来三只吧。
    程敬微垒的兔窝不小,放三只应该没问题,四只兔子听上去不多,但没关系,他们有一只母兔子啊。
    --

章节目录

[历史同人]我真不想当反贼[基建]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青鸟临星/云长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青鸟临星/云长歌并收藏[历史同人]我真不想当反贼[基建]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