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本来因为那套计算程序的助力,这些她不需要自己进行推导了,但是如果她要写论文,不可能直接说程序实现,还是要自己把这些过程计算出来。
    不需要太艰难,有了开头有了结尾,她只需要给出路径而已,这个必须自己做。
    正埋头苦干,叶均秋过来了。
    她其实正遇到了硬骨头,感觉自己没思路了,山穷水尽了,看到叶均秋,也就起身,示意他出去。
    叶均秋跟着林望舒过去旁边走廊里。
    林望舒:找我?
    叶均秋:刚才遇到了李红柱,他提了一包粽子,说是他妈包的,想拿过来给你尝尝,不过没遇到你,正在外面等着。
    林望舒上次见到李红柱还是很久前了:他最近怎么样?
    叶均秋:挺好的,他现在据说表现很优秀,各方面都很好,还入党了。
    林望舒:那真不错。
    当下两个人出了图书馆,果然李红柱等在外面,见到林望舒,倒是有些拘谨,上前到:小林老师,这个粽子是咸蛋黄粽子,和咱们平时吃的不太一样,给你尝尝。
    林望舒也就接过来:谢谢你,麻烦向你妈转达我的谢意。
    以前林望舒喊李红柱妈为姐,那是因为她是李红柱老师,但是现在,两个人都是同一届的,也只差了四岁,她不好意思占李红柱这个便宜了。
    李红柱:好,小林老师,我会给我妈说。
    他看上去有些木讷本分,和以前竟然截然不同。
    林望舒抬手看了看表:都快到中午了,一起吃个饭吧。
    李红柱忙道:小林老师,不用了。
    林望舒:正好我想请教下你们最近在学什么,互相交流下嘛。
    李红柱:那好
    叶均秋见此:我算了,我还有事。
    林望舒怔了下,也就点头:那我和红柱去吃饭。
    李红柱见此,本说想走,林望舒:别跑,我正想问你几个问题。
    李红柱只好道:行。
    当下到了长征食堂,林望舒简单问了问李红柱几个问题。
    李红柱去了清华后,其实是去的电子工程系,不过最近,转学了半导体物理。
    林望舒疑惑:为什么?电子工程那不是挺好的?
    电子工程对应的是计算机,好好的学什么半导体物理?
    李红柱叹了口气:我是电子工程再怎么努力,也和诺贝尔没关系了。
    林望舒怔怔地看着李红柱,足足呆了三秒。
    李红柱:所以我也想转学物理系,结果被我们系主任拦住了,他们说我们系也有一个专业叫半导体物理的,和物理也沾边,我想了想,就学了这个。
    林望舒深吸了口气,她有些无奈,也有些愧疚。
    她和李红柱不太熟悉,唯一的交道就是那次偷东西事件了,所以对他学了什么,她从来没太关注过。
    现在才知道,这孩子把自己的路都走哪儿去了?
    这其实倒是也不能怪他,这年头,信息不通,大家平时能接触的就是报纸报刊,报刊上都是科学家,李政道,杨振宁,陈景瑞精神,所以大家伙崇尚的这种科学家,闷头苦干。
    很多学子梦想中的生活是在煤油灯下苦熬,每天只吃一个冷馒头,然后一朝成名天下知。
    可问题是,国内基础不行啊,先别说诺贝尔那种没影的事,就说以后就业,八十年代末,中国的半导体国有企业一个个苟延残喘半死不活的,工作都是大问题,没几天估计不是下岗就是发不出工资了!
    她努力压下心里的无奈,看着李红柱:那你现在呢,学得挺好的吧?
    李红柱叹了口气,有些沮丧:我们半导体物理,这一届就我一个学生。
    林望舒顿时不想说什么了。
    李红柱有些沮丧:我上了这么长时间才知道,我们大二分专业的时候,别的专业不要的,才调到我们专业,现在倒是有几个学弟学妹了,将来也不知道怎么样,反正好好学习先熬着吧。
    林望舒:你们学校,还能换专业吗?
    李红柱摇头:估计不行了。
    林望舒:那就好好干,慢慢熬着,熬出来后,去国外读博士,你这个行业,国内企业估计暂时起不来,英雄无用武之地,但是可以去硅谷,美国硅谷欢迎你这种人才。
    李红柱显然不懂:去硅谷?
    林望舒便大致给李红柱解释了下:先别想那么多,踏实学,先本科毕业,是出国换专业,还是读完了博士去硅谷,或者干脆你就踏实研究你的半导体当研究员,这些以后慢慢考虑。
    李红柱点头:好。
    林望舒现在对李红柱一下子有了责任心,这孩子学了几个月就考上了清华,脑袋肯定好使,不能就这么耽误着,于是开始给他讲半导体将来的发展,未来的潜力。
    李红柱倒是听得认真,最后他总结道:就是说,是未来可以长足发展的好行业,但是接下来十年,在中国,没戏。
    林望舒咳了声:大概齐这意思吧不过我们可以踏实下来,好好学,将来总能报效祖国,没准也能捞一个诺贝尔呢。
    --

章节目录

七零之改嫁前夫发小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女王不在家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女王不在家并收藏七零之改嫁前夫发小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