莺莺不以为然,这静妃也太儿戏了些,只为了洗脱自己的罪名就要睁眼说瞎话冤枉好人,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模样。
    这样没担当没勇气的人又怎么堪为天下女子表率?
    她这种小家子气前些年在宫里明哲保身正好,可是要做后宫之主乃至太后就差点意思了。
    别说莺莺,就是宫妃里不少也心里有些鄙夷,绿儿都忍不住微微撇了撇嘴:好像自己亲自赔罪是多大的荣耀一样?去刑部走一趟岂是那么容易的?要是运道不好的女子只怕就此就要被夫家休了,到时候还有什么命去受静妃的赔罪?
    静妃说完压根不等莺莺回话就吩咐下面两个奴仆:去将萧夫人带过去。
    莺莺心里一沉。
    就在这时听得外面响起太监中气十足的声音:太后娘娘到!
    静妃慌得差点乱了手脚,忙与诸妃嫔一起行礼:见过太后娘娘!
    诸多宫娥太监众星捧月一般簇拥着太后走了进来,莺莺置身人群背后也觑了一眼,隐约可见华服璀璨、环佩玎珰,即使看不见太后本人也可以想到是如何尊贵典雅。
    比起贺皇后的和气、宸妃的趾高气扬、静妃的微小谨慎,一下便让人觉得只有这样的睥睨四野才算得上是真正的天下之母。
    太后的声音也沉稳雍容:怎么回事?聚在这里大呼小叫。
    第114章
    太后颇有些传奇:先是宫斗手段了得。当年从家世不显的宫女一路晋升为皇后, 等先皇病重之时人都说她这下可是没有几天痛快日子了,殊不知她当机立断瞧中了丧母的常乐帝姬和六皇子两姐弟,先皇驾崩之时下了旨意,命四皇子登基, 太后垂帘听政。
    六皇子还小, 于是太后便顺顺当当开始垂帘听政。
    诸人一开始还等着看她的笑话:太子英年早夭便也罢了, 二皇子和三皇子年长,都已经有了自己的势力,还有四皇子和五皇子各个对皇位虎视眈眈。比起这些身后各有朝臣势力,太后身后可是空无任何外援。
    可不过半年诸人便发现原来这位太后不单是位后宫争斗的状元, 连在政务上都极有才干:她把心怀不轨又势力不大的三皇子贬谪来杀鸡儆猴,又拉拢落单了的四皇子, 煽风点火撺掇着二皇子和五皇子龙虎斗。
    没过五年,这些皇子归顺得归顺、颓唐得颓唐, 最后竟然都不成任何威胁, 六皇子也就是官家就顺顺当当坐稳了江山。
    太后垂帘听政期间革弊病、兴农桑、精简政务、梳理朝政,民间又延续了十几年的繁荣, 休养生息生机勃勃。
    而太后也毫不恋栈权势, 在官家大婚之后便将权柄都转交给了他,自己为了彻底避嫌竟然避开住到了洛阳。
    这样一位有权有势又积德官家爱重的太后, 宫里谁人看得不敬重几份?
    饶是静妃如今高高在上,也要恭恭敬敬行礼赔罪:是臣妾协理宫务不力,惊扰了母亲安闲。
    这还没到皇后位呢就先叫上了母亲,太后暗暗皱眉,瞧来这位的循规蹈矩也是表面功夫。
    不过自己到底不是官家亲生母亲, 再加之如今老了, 也不大耐烦管官家后宫这些事, 要不是接连夭折了两位皇子,太后才不会赶回汴京坐镇呢!
    她便若无其事道:到底所为何事?
    静妃便一五一十将事情说了个明白:以往这时臣妾与宫中姐妹都要来给宸妃请安,谁知今儿撞上她昏迷了,太医说是被花粉所伤,臣妾便要将送来花草的皇商扭送到刑部去。花商不愿,两下吵嚷了起来。
    她有心隐瞒,生怕太后听出端倪,便特意瞒着干花二字不提。
    可太后是什么人?那对眼睛登时显现过一丝诧异:刑部?
    又回过神问:冬日花草昂贵,为何宸妃宫里能得?果然一开口就问到了关键。
    鲜花鲜草冬日里不是没有,但都是南边运来或是温室栽培出来的,也就官家才有权力赏赐下去,往年宸妃高高在上上或许能得一盆,可如今二皇子出了事,她又哪里来的资格呢?
    静妃心里就如沁了黄连汁一样一阵阵发苦:也不知皇商用了什么法子做出的干花,稀罕是稀罕,也不大名贵。
    太后不愧把控着本朝大权十多年,当即冷冷道:既这样应当是每个宫里都有,怎的旁人没出事就宸妃出事了?叫皇商来回话。竟是要将这事大包大揽放在自己身上了。
    太后娘娘发话,诸人不得不听,几个钳制在莺莺左右的宫娥便将莺莺带到人群前头去。
    莺莺少不得要行个礼:\quot;奴家是忠武将军萧照家眷,做出了干花便来宫里送花,谁知遇上宸妃娘娘出了岔子。\quot;
    萧照?忠武将军那个?太后立刻就问。
    看来太后娘娘虽然远离汴京,可对京里的人事调动并不松懈,莺莺便答:是。
    她夫君是官家身边的大红人,出面害宸妃对她有什么好处?太后不以为然道。
    她竟然给静妃连这点面子都不给,静妃登时面红耳赤,忙不迭解释:她前脚送了花进去,后脚宸妃娘娘就昏迷了过去,只怕有人借着她的手害人也尚未可知。
    太后心里叹了口气,这静妃还是糊涂,只为了自己要自保就忙不迭找个替罪羊出来,一来得罪了官家身边红人,让臣子寒心;二来在后宫妃嫔跟前留下个胆小怕事糊涂的名声,以后还怎么主事?
    --

章节目录

我在汴京卖花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吃吃汤圆呀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吃吃汤圆呀并收藏我在汴京卖花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