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萧照下衙回家后就见桌上摆了一桌佳肴,他随口问一句:今儿乌婶可做什么好吃的了?
    莺莺便有些不自在答:是我做的。
    萧照还当那不自在是因为昨天自己问和离所致,他其实昨天问完话就后悔了:莺莺看上去对男女之情浑不在意,又怎么会想和他成真夫妻呢?若是问得直接些吓到她怎么办?到时候她若觉得萧照是个饥色的登徒子不愿再靠近他怎么办?
    可叹萧照一个在外叱咤风云的人物却不知如何面对这些,索性在外面躲了两天,终于想清楚了他要徐徐图之。
    因而他今天回家时带了荣盛祥的苏造点心,想着待会旁敲侧击问问莺莺。
    乌婶送上来碗筷,各自心怀鬼胎的两个人拿起筷子开始吃饭,说实话吃什么都没滋没味,只心里盘算着一会怎么套话。
    你
    你
    两人居然一起起了头,又齐齐住了嘴,大眼对小眼看着对方,最后还是萧照说:你先说。
    莺莺便问:听说隔壁吴家大儿子要说亲了,萧大人觉得他应当说个什么样的?
    说完后莺莺颇为得意,她可是想了好久才设计出个这样的问题,非但不暴露自己的心思还能委婉套出萧大人喜欢什么样的女子。
    萧照也在心里盘算:吴家大儿子?那小子似乎读书运颇好,刚考中举人。
    莺莺为何问这个问题?
    难道她喜欢读书人?仔细回想起来,那吴家大儿子的确生得文绉绉的,平日里手里拿把檀香纸扇。
    这可与萧照这样习武之人截然不同。
    萧照心里警铃大作,他斟酌着想了一下答案,自觉在御前对答都未这般尽心尽力过。
    第105章
    萧照字斟句酌:他是文人应当说个书香门第出来的女子, 这样平日里红袖添香夫妻也不至于无话可说,他平日里摇把扇子,或许对方也应当与他一样有闲情逸致。
    爱读书、有闲情逸致,丝毫与莺莺不同, 莺莺爱读账本倒是真的, 闲情逸致的功夫她也宁愿拿来扒拉算盘。
    萧照满意这份回答, 既符合主题又能委婉劝莺莺打消念头。
    却不想莺莺在听到这份回答上脸上一白。
    莺莺可不喜欢这份回答,又爱读书又闲情逸致,莫非萧大人喜欢那样文绉绉的大家闺秀?莺莺就是汴京城市井里常见的小门小户女儿家,寻常管管账、打打算盘、兴致来了做些好吃的, 做派着实是小家碧玉。
    她脸耷拉下来,肉眼可见的不开心起来, 不过还是要再问问才保险:萧大人,那若是您呢?莺莺转念一想, 萧大人适才所说的都是吴家大儿子, 可没说他到底喜欢什么样的,或许还有转机。
    我?萧照一顿, 他想试探莺莺却没想到被莺莺反客为主先问起了他, 不过这也歪打正着合了萧照的心思,他面色仍淡淡, 但心里却猛地掀起了惊涛骇浪,会打算盘的,会种花,还会经营商铺,还有闲时会做些小菜, 还胆子大, 却细心
    萧照心海里一刹那涌起了很多形容词, 如风浪大作,但最后都归于安静。
    他初衷是比照莺莺说出自己喜欢的模样暗示莺莺,可一开始是形容词不能穷尽,莺莺在他心里会很多东西:除了这些她还会绣花,绣的荷包在他怀里收得妥帖;
    她勇敢、临危不乱、足智多谋,会在他遇到危难时候冲到宫里求情;
    有情有义、明明是假夫妻她却能不离不弃直到挽救了萧照。
    可说着说着萧照便觉不够。
    这些形容词压根不够形容。
    莺莺的确会打算盘会经营商铺也会种花,可难道有这些特征的女子就能代替莺莺么?
    萧照敢打赌同样的女子在面临这样的情景时会毫不犹豫走人,这已经算是好人了,有更恶劣的会对卧病在床的伴侣恶言相向卷款潜逃。
    唯有莺莺能善良陪伴在萧照身旁。
    当然也有不谙世事的女子也能单纯善良。
    可都不如莺莺,她能在市井里如鱼得水将店铺经营成皇商招牌,可见她心中自有丘壑。
    一个人若能在世间游刃有余之时还选择善良那是真善良。
    他忽然停下来,不知如何描述。
    莺莺听到开头时甚为满意,她符合!可是听着听着就觉得不对劲,不会这么巧,每一条都如比照着她量身定做一般吧?
    她狐疑抬起头,却正迎上萧照认真的眼睛。
    他盯着莺莺的眼睛,一字一句道:是莺莺。
    任何美好的词汇都可以拿来形容她,却没有一个词汇能够定义她。
    只有她的名字才能指向萧照心里的唯一。
    不是这些美好的词汇、优秀的特点,而是莺莺。
    ?
    !
    莺莺瞪起了眼睛,几乎要怀疑自己听错了。
    可是她再看过去却看到萧照含笑的眼。
    萧照说出这句话后肩膀松了一松,像是负重前行的挑山工忽然卸下了重担。
    他认认真真对着莺莺的眼睛,问她:莺莺,我想娶的人是你。你可愿意?
    莺莺似乎在云端,晕乎乎听得见萧照的声音,可是却头重脚轻,几乎不能思考。
    好在晕头转向中她还记得点头:好!
    --

章节目录

我在汴京卖花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吃吃汤圆呀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吃吃汤圆呀并收藏我在汴京卖花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