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只好专注等着自己花卉的结果。他费劲心力将花摘下后放在个玉石小瓶吊坠里,那瓶里从外观看没什么,只是个普通吊坠,可是内里却大有乾坤:玉石内部被他命人凿开,在里面塞满了水苔。
    水苔是他浸泡在水里一天一夜的,饱吸了水分,也就是说自己的花插在这吊坠里,就是七八天都会新鲜如初。
    王麻子宾住呼吸等着,心里按捺不住的得意:这么多花不是晒干就是风干,唯有他的花是鲜嫩可人,到时候特别出众,太后还不得选中他为头筹?
    谁知郑大人走到他的花卉旁边,看都不看第二眼:这花瓶里有玄机,撤下。
    什么?
    自己这就失败了?
    王麻子不可置信揉了揉眼睛,果然看到自己的花又被留在了桌子上。
    裴娘子吃吃笑,用不大不小的声音说:看看是谁聪明反被聪明误?
    这是嘲讽王麻子当初说莺莺聪明反被聪明误呢,没想到被原样用在了他自己身上。
    王麻子咬牙切齿,心里愤愤难平,奇就奇在郑良吉也不阻挠裴娘子,
    王麻子眼珠子一转,做出副可怜样子:郑大人,这小娘子牙尖嘴利嘲笑于我,还请郑大人主持公道。
    明明是他嘲讽旁人在先!裴娘子瞪圆了眼睛恨不得训斥这人一顿。
    就在此时郑良吉淡笑道:做人先做人,你前几天训斥旁人时怎的不请我主持公道?
    王麻子这才知道原来自己那天嘲笑苏莺莺的事情被郑良吉知道了,被官员训斥他不敢回嘴,只能灰溜溜在诸人的嘲笑声中从院里出去了。
    很快郑良吉就选出一堆合规的花木,这批选拔作品将由宫廷内侍快马加鞭送到华山,由太后老人家亲自品鉴。
    诸人便都四下散去,只安心等着回来的日期,那时候便知是哪三件被选中了,太后她老人家还会定个次序出来,其中夺得头筹的便能成为皇商。
    莺莺舒了口气:但愿太后她老人家喜欢这个琥珀蝴蝶。听说皇亲贵胄们见识过天下大部分珠宝财物,也不知琥珀合不合她的心意?
    萧照则想到别的:皇商擢选最终由太后评定,可见太后娘娘虽然退隐幕后却还是大权在握。
    管她什么权柄不权柄,如今只盼着我能入选皇商。莺莺抿嘴笑,就盼着太后那边早点有消息。
    作者有话说:
    今天还有一更
    第70章
    等他们归家后又接到南诏的消息:长寿一行人已经寻到了巫医拿到了当年的方子, 若不是不日便可回汴京城里。
    长寿还写若不是巫医不想远行,他们都想将巫医先带回汴京城里。
    莺莺抿嘴笑,奶娘嗔怪:这泼才莽撞惯了。
    萧照便在旁道:长寿这回辛苦了。
    莺莺想想也是:其实我与他自小一起长大,情同兄妹, 委屈他给我跑腿, 若是能有什么正经营生就好了, 不然白白耽搁了他。
    萧照顺顺当当道:等他回来问他可要跟着我历练历练。
    当真?那可真是拖了姑爷的福。奶娘喜出望外,忙双手合十谢过萧照。
    她老人家早觉得这位姑爷是个人才,长寿能跟着姑爷,以后不再是马夫转而有份正经营生, 那才是大大的有出息。
    萧照神色淡淡挥了挥手:要谢夫人。
    奶娘便答:姑爷自然是瞧在我家娘子面上,我省得。
    今儿心情好, 又想到如今天天渐渐热了起来,莺莺一时兴起便做了槐叶冷淘来吃。
    初夏枝头嫩槐叶摘下来后用盐水淘洗干净, 再拧出嫩绿汁子和着白面一起, 揉成面团擀成手擀面。
    煮熟后捞出加点香醋,加点蒜泥, 拌点荆芥小菜和豆芽儿, 再浇一贯茱萸红油撒点盐巴,瘫在竹编小簸箕上晾凉。
    夏天暑热一阵一阵, 吃着这凉面,里头雪白豆芽鲜嫩可口,槐叶冷淘清爽无比,满口油盐香,真是格外惬意。
    萧照不留意吃了两碗。
    他虽然生性粗鲁, 可是举止文雅, 吃起饭来也极有吃相, 吃得斯斯文文。
    等吃完饭莺莺便与萧照商量:我多做了几份,如今都在竹簸箕上晾好了,不若我送些去给左邻右舍?
    她自打成婚后拜访过邻居一次,后来便醉心生意早出晚归,都没有什么时间拜访邻居呢。
    萧照应是,不过吩咐:若有什么邻人说话不客气,你只管呛回去,莫要忍气吞声。
    莫非这中间还有什么端倪?莺莺好奇看了萧照一眼。
    萧照便苦笑:当时我爹去世没多久我娘便改嫁了,那时候我还是个半大小子,饥一顿饱一顿的,邻人里有些好心婶子还会送吃得给我,可也总有人冷嘲热讽。
    莺莺能想到,世间有好人也难免有些渣滓。再想起自己父母双亡后只身投奔苏家被苏家上下冷眼冷语相对的情形,不由得心有戚戚。
    她脸上流露出淡淡的怜悯和同情,让萧照又好笑又感动:那是从前,后来我有了官职,那些人便也不敢再造次。
    只不过他的笑让莺莺有些好奇:萧大人笑什么?
    萧照自然而然道:因为在外面别人都说我阴森可怖铁血冷情,我还是第一次看到怜悯我的人。
    --

章节目录

我在汴京卖花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吃吃汤圆呀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吃吃汤圆呀并收藏我在汴京卖花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