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萧照倒是问莺莺:你可要去宗族那些亲眷家里应酬?
    莺莺一愣, 而后急得慌了神:还要去亲眷家里应酬吗?她嫁过来便没有应酬过亲眷,如此看来岂不是被亲戚们在背地里议论了许多遍了?
    萧照看出了她的着急,忙安慰她:不是必须做的事,只是你昨天说嫁过来上无公婆下无妯娌, 许多事都没有人商量, 我才想起若你能在宗族里多结识些亲戚, 以后也有个提点的人。
    他是男人不知道内宅的一些细节,这些鸡零狗碎的事情还是需要宗族里的女眷们来逐一指点莺莺才行。
    莺莺想了想也欣然允诺:还!
    萧照便叫乌婶准备四色礼盒:我们一起去萧五公家。
    到了萧五公家,萧五公见萧照坐着轮椅进退自如,自己已经能操纵轮椅的方向做些杂事, 大为欣慰。
    忙吩咐自己儿媳:备菜备肉,我与九郎庆贺一番。
    萧照忙拱手:改日再来特意拜访五伯父, 今日来是有事相求。
    嗯?你小子与我求什么?这么见外?萧五公毫不客气。
    萧照便道:三娘子初嫁进门,与宗族里的人都不大熟稔, 我想请大嫂带她多见识见识。
    原来是为着媳妇, 萧五公爽朗笑:你小子如今倒会护着媳妇,还特意求到你大嫂这里来了?
    说着便叫自己大儿子请儿媳妇于氏出来。
    于氏自然是欣然允诺:九郎信得过我, 我自然是要尽心尽力。
    说罢又问莺莺:正好过几天有位宗室女儿行上头①礼, 请了我去,你可要一起去?
    莺莺应了声是, 乖乖巧巧行礼。
    于氏越瞧越喜欢:这么个神仙玉人儿倒落在了咱们家,公爹可是给九郎娶得好媳妇。
    萧五公得意捋胡子:那是自然。
    *
    到了正日子于氏早就遣了驾车来府上接莺莺。
    莺莺早就穿好齐整衣衫在府上候着,见于氏来了忙登上踏板上车。
    萧照扶着轮椅椅子在门口送她,于氏掩嘴笑:可真是蜜里调油,一刻偶舍不得分开。
    萧照也不避讳, 拱手道:还请大嫂多多照应莺莺。
    那是自然。于氏大咧咧挥手, 保证妥妥帖帖将人给你送回来。
    上头 礼指的是及笄礼, 今日要去的人家是萧五公家亲兄弟萧六爷家,他家孙女萧含蕊今年十五,正是及笄的年龄。
    萧五公这一支与萧照这一支并不是同祖父,而是同曾祖,只是因萧五公看顾萧照两家才走得近些。
    于氏给莺莺说些一会要留意的细节,掩嘴笑:说起来九郎历来小大人一样,有时候板起脸比我公爹还唬人,如今到你的事上却这般上心。
    莺莺有些意外,她自打认识萧照他就待她极其和气,竟不知他板起脸是什么模样。
    她意外的样子惹得于氏又笑起来:看来他居然真没给过你脸色看,嫂子说句托大的话,等你们孩儿满月可要给我家多包一篮红鸡蛋。
    说说笑笑间到了萧家六爷府上。
    府上明显逼仄些,想来各房繁衍之故,中堂摆着席面,于氏是萧五公家当家儿媳,父母公婆兄弟姐妹都在又儿女双全,被世人认为是有福之人,是以常被请做宾客。
    席间诸人对莺莺都挺客气,当然也有些怜悯和好奇的目光,其中有位王氏生得瘦削,颧骨高企嘴角下垂,看莺莺的目光极其阴冷,在萧六爷儿媳介绍莺莺时不轻不重哼 了一声,
    于氏在莺莺耳边小声说:她儿子是那个多次为难九郎的萧方。
    原来是萧方的娘,莺莺回过头看她,眼神也毫不畏惧,倒叫萧方的娘吓了一跳。
    莺莺入座后还听见一些窃窃私语:
    很可怜,嫁过去夫君就瘫痪了。有人怜悯。
    哎九郎生得高大英挺,谁能想到有这样飞来横祸。有人惋惜。
    说不定是这女子克夫呢。有人不怀好意。
    就是,生得那么美,来别人家及笄礼上出风头。有人嫉妒得牙根痒痒。。
    于氏少不得要起身怼那些,莺莺却忙悄悄晃了晃她衣袖,她泰然自若,于氏引荐她踏进了宗族女眷社交场,可要立住就要看她的了。
    她想起从前娘的教导,昂起头就当没有听见那些流言蜚语,笑着与左右邻座搭讪聊天,既不冷场也不刻意讨好。
    诸人见她融入得如鱼得水,说起话来幽默风趣,并不以自己的美貌自傲,也不因众人的孤立而做出高处不胜寒的姿态,心里便生了亲近之心。
    很快就到了及笄礼升堂之时,仆从也引她们到了中堂,莺莺听见女眷们在议论:
    如今都十五了,也该到许嫁的年纪了。
    本来应当是寒食节办,只不过当时还没过生辰,谁知道是怎么回事呢?
    被她们议论的小娘子含蕊正在中堂中央,于氏被请上去给她行及笄礼,她念叨着和柔正顺,恭俭谦仪的祝词,而后将冠笄戴在她头上,给她加上了褙子,随后为她取字时:宜室宜家,便给你取个桃夭的表字。\quot;
    --

章节目录

我在汴京卖花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吃吃汤圆呀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吃吃汤圆呀并收藏我在汴京卖花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