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指着册页上:这里记载了书生和同窗的姓名,又不是默默无闻之辈,我叫人去南诏寻访,总能寻到其中的线索。
    飘石激动起来:小的愿前往!
    激流也不甘示弱:属下也可前往!
    知道了有可解的法子之后两人争先恐后就要去瞧个究竟。
    萧照点点头:就让激流去,多带些属下,在南诏国好好查访一回。他今后要干一番事业来,激流和飘石两个便也不能只做个简单的小厮,还需开始尽快历练他们才是。
    莺莺也道:叫他们带上长寿,长寿到底是南诏本地人,可以做个向导,会土话也能带路。
    萧照便点头应允了。
    因着担心夜长梦多,长寿和激流第二天见是晴天便上路了,一路上马蹄达达,莺莺她们看着两人的背影不住心里祈祷:惟愿这次能寻到治疗萧大人的解药。
    *
    过几天上回在玉津园遇见的驯象师也寻到了花满蹊店里,见到莺莺立即高兴招呼:小娘子,我是那个南诏同乡。
    莺莺便抿嘴笑:当然记得您。
    奶娘恰好自己做了米线,莺莺便给他盛了一碗:你尝尝,是不是南诏国的味?
    驯象师吃了一口就眼前一亮:乖乖隆地洞,这不正是南诏那口味道吗?
    他用筷子挑起雪白的米线,一溜儿吸入嘴中,呼噜呼噜就吃了一大碗,吃到最后连碗里的米线汤都喝得干干净净。
    奶娘看到驯象师就想起如今已经启程去南诏的儿子,于是满怀慈爱给他又盛了一碗。
    驯象师眼前一亮,道了声谢,一溜儿吃完了米线,到最后几根时几乎舍不得吃,一点点咀嚼,说:我要慢慢尝尝家乡的味道呢。
    惹得奶娘和绿儿笑。
    驯象师吃完后便带来了消息:苏娘子,我接到官府的消息命我后天去南熏门赶象表演,你可要去?
    莺莺一听就眼前一亮,她忙不迭点头:自然。
    她上次听说过每次赶象表演时候都有小贩贩售泥巴捏的、木头雕刻的小象,当时就与裴娘子商议好了以后若再有赶象表演她们便要做出花团小象。
    她打定了主意就派遣人去请裴娘子,等她来了后与她商议:长寿不在我如今忙不过来,你可要与我在这桩事上合伙?到时候我们对半分。
    裴娘子也不是扭扭捏捏的人,欣然允诺:好!
    莺莺便寻出合适的花材,与奶娘还有裴娘子一起做了大量的大象制品,只等着那天去售卖。
    到了第三天,一早便是个有云的大晴天,这样的天气是夏天最清爽的天气,既有云有风不至于太热,又有太阳看着爽朗明媚。
    莺莺早就收拾好东西去了南熏门。
    南熏门早就有各种百货售卖,卖荔枝糖水的、卖酒酿圆子的、卖林檎蜜浇冰沙的,热热闹闹,似乎全程的生意人都来这里摆摊了。
    谁知莺莺在这里还遇到个意料之外的人:行老!
    他老人家瞧着仙风道骨,不像是来喜欢凑热闹的人啊。
    行老笑着点点头:老身带孙女来瞧大象。后面的奶娘怀里抱着个粉雕玉琢的小女孩,正奶声奶气道:要看大象!大象!
    原来是这样,再怎么在外面严肃专业的老人家面对孙女时还是要投降啊。
    莺莺与裴娘子相视一笑,而后福礼。
    莺莺更是从乌叔赶着的马车上拿下了一个巴掌大的竹篮递给小女孩:快看看这头大象合不合你心意。
    小女孩定睛一看竹子编的花篮里赫然站着一个圆滚滚的小象,这小象居然还是漂亮的鲜花做的,她一下便喜欢上了这小象,冲莺莺甜滋滋笑了起来。
    行老一开始当是哄小孩的东西,可仔细瞧过去,这才发现小象的身躯由圆鼓鼓的圆球菊所做,两片石榴花则做成了蒲扇一样的耳朵,狗尾巴草做尾巴,吸管一样的葱兰则被做成大象的鼻子。
    更绝的是两粒芝麻被点在了圆球菊恰当的位置,看上去就是大象两个圆溜溜的眼睛。
    简直是惟妙惟肖。
    他笑:苏娘子可是来做生意?
    莺莺点头,她从乌叔那里接过一个木板和两个凳子搭起一个简易小摊,预备售卖花象。
    行老点点头:那就祝你今儿个财源广进。
    他走后裴娘子几个便将预备好的货物摆上了摊子。
    很快驯象师便赶着大象入场了,演出还未开始,他先带着大象绕场一周,向旁边的小贩买了一个甜瓜,将甜瓜切成小牙喂给象群。
    如今天气已经热了起来,大象吃着甜滋滋的甜瓜,各个神情惬意,还有个顽皮的小象两口吃完自己的瓜后还用长鼻子蹭着驯象师的衣角,似乎在乞求他再给自己一牙,惹得百姓们哄笑不已。
    这么可爱的小象谁不想拥有呢?
    裴娘子是个大胆的,立即喊道:卖花象卖花象!
    哎?听说过石象木象泥象,可从来没听过花象,大家一下来了劲头。
    今儿个来看热闹的人不少,是以都注意到了这个花团锦簇的摊贩,有人凑过来一瞧:这是花盒?
    莺莺耐心取出个花盒:对,这是花满蹊的花盒,而且今儿个的花盒做成了大象的样子。
    --

章节目录

我在汴京卖花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吃吃汤圆呀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吃吃汤圆呀并收藏我在汴京卖花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