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束束菖蒲、艾蒿、芩草、□□整整齐齐晾晒到了绳上。
    风吹了两天,月华洒了两夜,到第三天时那些花草也渐渐枯萎起来,根茎里面的水分慢慢风干,花草渐渐变成枯枝。
    绿儿这时又有新的问题:娘子,谁会那么傻买风干的花草?
    莺莺抿嘴笑:你的香包里面那些药草,难道不是风干的?
    啊?
    !
    绿儿瞪大眼睛:原来这样!
    原来三娘子买这些香草是为了晒干卖钱!
    等晾晒好了莺莺才小心翼翼从麻绳上解下这些香草,而后挨个跑了趟药铺、绣坊。
    这些地方都会备着一些小香包、小荷包,方便人们驱虫、避瘟之用。是以莺莺拿出这些香草干,很快便一售而空。
    绿儿高兴得合不拢嘴:买香草的一百文钱加上雇人拉车的一百文,成本一共是二百文钱。而我们出售了五十两多两银子,这一来一去,净赚了五十两银子。
    花满蹊如今虽然生意很好,不指望这点钱,可谁会嫌银子多呢?
    莺莺抿嘴笑:说起来还要谢谢苏环呢,要不然我们去哪里赚这一笔银钱去?
    绿儿托腮:也不知道她赔了五百两银子如今日子过得怎么样?下回还有底气动辄嘲笑别人下等人么?
    花满蹊的生意渐好,莺莺养在池塘里的并蒂莲渐渐开始抽条,萧照这里也日渐激扬起来,他身边的下属同袍渐渐时常踏足萧家在乡下的庄园。
    莺莺不知那些门道,只听民间说太子忽然被官家废了。
    街巷之间传闻太子举止不端,觊觎皇位,官家那次在西苑的走水之事便是由太子一手策划,为的就是害死官家而后自己登基。
    莺莺听说后立刻将此事说给萧照听,还一脸气愤填膺:这个太子真是害人不浅!
    萧照听后只淡淡一笑,太子的下台是他背后促成的,他费了好些时日才将太子谋害官家的证据一一查找出来。
    只不过这话却不便对莺莺说,免得她担惊受怕,是以他只给莺莺又夹一筷子鱼肚:这块肉没刺,你尝尝。
    哎呀萧大人!莺莺这回有些不高兴了,那人可是害得你这样的罪魁祸首!
    萧照认认真真答:嗯。
    他倒有别的事情吩咐莺莺:最近你莫要出庄园的门,倘若要去汴京城便唤我一起。
    好!莺莺应下来。
    这天中午,郊野的庄园忽然来了位客人。
    飘石偷偷来后堂:这位是个大人物呢,可得尽心准备。
    乌婶和狄嫂子急得发慌:这忽然来了客,哪里来得及去汴京城里买鱼买肉?
    莺莺笑:莫慌莫慌。我自有法子,烦请狄嫂子去买一道肥猪肉并小鱼小虾来。
    她叫乌婶叫肥猪肉和瘦肉分开切,将肥肉切成小块在锅里慢慢炼猪油,
    瘦肉则全部剁馅。
    猪油很快就在锅里炼化成透明一块,只漂浮着焦黄酥脆的猪油渣,莺莺将一半猪油渣捞出来配上白糖和椒盐两种蘸料算作一道菜。另一半榨好的猪油渣则与白菘豆腐一起进砂锅慢火炖煮。
    而后在院里采摘了南瓜花,而后将南瓜花裹了面粉放在油里油炸。
    炸制后又将小鱼小虾开膛破肚择洗干净,撒了胡椒粉花椒面并茱萸碎后再分别盛放做一盘。
    豆腐挖洞里面放了猪肉馅儿与香芹碎,一起上锅蒸熟。剩下的猪皮也没浪费,加了豆丁做了个猪皮冻,最后用猪油炒了一个素青菜。
    再取几个小碟子,满满当当放了小碟,看着又丰盛又富足。
    田咏思是太子幕僚,太子失势被软禁,他这些猢狲便只能四处拜山头再寻找可靠的靠山。
    来萧照这里不过是随意看看,毕竟萧照虽然从前颇有实力,可如今他断了腿再也站不起来了,不会是什么良主。
    田咏思也就是路过郊野听萧家佃农说主子在庄子上,便想随便过来看看,他原本当萧照落魄至此,只怕没有待客的本事,早就做好饿着肚子回去的准备。
    谁知到了饭点,几个仆妇笑着进来。
    依次放下金黄色的炸南瓜花、椒盐炸鱼虾、方方正正的豆腐盒子、猪皮冻、一碟子嫩绿的素青菜,配着一砂锅热气腾腾的白菘炖豆腐。
    浅尝一口,南瓜花酥脆,鱼虾椒香满口,猪皮冻柔韧弹牙,白菘豆腐鲜香十足,上面配着的肥油渣算得上是点晴之笔。
    田咏思没想到这民间小菜也这般美味,原本想着饿着肚子走,却不想连添了两碗米饭。
    嫂夫人厨艺精湛。他连声赞叹。
    萧照眸色渐深,这人已然由最初客气的萧都头变为了拉近乎的嫂夫人。
    可见态度有了转变。
    田咏思正是要探勘一下这位萧照有无带他们东山再起的能力。
    萧照当初初出茅庐便给诸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果敢勇毅,虽然出身宗室但毫无宗室子弟的傲气,相反还与军汉们打成一片,深得人心。
    这样的人本来是应当有更大建树的,谁知折戟于意外。
    田咏思本来想着萧照经此一挫只怕是萎靡不振,原本没抱有什么希望,甚至行程里给萧家留了半个时辰不到。
    --

章节目录

我在汴京卖花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吃吃汤圆呀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吃吃汤圆呀并收藏我在汴京卖花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