凰涅天下 作者:君朝西

    分卷阅读543

    乍一看,丁起的改制和元丰改制并无多大差异。

    元丰改制,神宗设中书、门下二侍郎,以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代行侍中职事,相当于首相;以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代行中书令职事,相当于次相,二相并称宰相;若单除门下侍郎、中书侍郎,则等同于副相。同时,取消参知政事,以尚书左、右丞代替参知政事,相当于副相。名义上是恢复三省,实际上趋于一省。

    丁起的改制也是三省之权趋于一省,但更进一步——取消门下、中书二侍郎,复立的参知政事不领中书门下事,即相当于二省没了长官,而以尚书仆射加上“同平章中书门下事”的衔头,即意味着尚书仆射同领中书门下二省长官的职权。如此,三省事权更趋于尚书省,完全的以尚书省长官通领三省事。

    先时,中书侍郎因向皇帝请旨,更近于皇帝,因此政事堂的决策中枢仍在中书省。但依丁起的改制,则意味着决策中枢从中书省移到了尚书省。

    三省之制是以“中书决策、门下封驳、尚书行政”,丁起的改制却是将决策和行政权统归到尚书省,有点近似于后世的内阁。

    宋之意虽不知后世的内阁,却是乐于见到这般改制。宗主的意思早就明确:相权要加大,皇权要制约。为何?——宰相可天下选贤,不贤者可罢黜;皇帝却有血统限制,可选面不广,譬如赵佶这种昏君就是矮子里面拔高的选出来,即使昏乱之极也不能如宰相般可行罢黜。是以,奸相之害远不如昏君为害之甚!

    丁起的改制疏写得全面,宋之意自忖除了细节可商榷外,大节上即使他来写也不外乎如是。起身将折子递回书案上,笑道:“丁相的改制策略极当,臣无异议。”他回头看向丁起,“给事中那里恐怕不易通过。”

    丁起道:“给事中若驳回,当付于廷议。”廷辩通过,便可颁敕施行。

    他话里的意思显然是对说服几位重要的朝臣有信心,如都给事中朱敦儒、吏部尚书李纲、新升的户部尚书叶梦得,加上同属一个阵营的御史中丞赵鼎、礼部侍郎宋藻的支持,即使谏官异议,胡安国等人反对,也足以让皇帝下决心了。

    更何况,此等改制非是将相权集于他一人之手,设参知政事、尚书左右丞即是分了相权。只要能起到制衡相权的作用,皇帝又岂会多去在意朝廷中枢是在中书省还是尚书省?——自元丰改制后,三省已趋同一省,皇帝朝臣皆习以为惯事。

    因此,丁起对这份三省改制疏的通行是颇有信心的,暗忖主君此时召来赵鼎,必是提前通气了,省得廷议时御史诘难。

    却见名可秀打开折子,提笔蘸墨在折后空白处书了几行字,含笑递出。

    宋之意忍不住凑近去齐观。待看清那几行字,不由抬头和丁起对视,两人眼中皆是惊愕。

    作者有话要说:说明:

    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为首相,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为次相——这个容易混淆成左仆射兼中书侍郎、右仆射兼门下侍郎,前文或有错误处,在此做个订正。

    221

    221、下里巴人 ...

    丁起折上原写道:政事堂设尚书省,掌国家诸事决策。以尚书左右仆射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领政事堂。

    而“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被一道新墨勾去,成为:以尚书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领政事堂。前面又有几字被划圈调了个头,将“政事堂设尚书省”调换成:“尚书省设政事堂”。

    似乎只是删几字和调几字,然而,这其中蕴含的意义,丁起和宋之意却是十分清楚。

    唐初,三省长官皆为宰相,其后为了三省宰相议事的便利,在门下省设立“政事堂”——门下省为政令的审议机构,于此处议事,顺理成章——以供宰相们联合办公。三省之中,因中书省掌出令权,在权力中枢处于最关键的位置,是以,中书省长官逐渐凌驾于他省长官之上;武则天为帝时,中书令裴炎将“政事堂”从门下省迁入中书省(后成定制);唐玄宗时,政事堂改称“中书门下”,政事堂印也改为中书门下印——尚书省已被排除在宰相之外,唯中书门下是真宰相——习惯上“中书门下”仍然称作“政事堂”。尚书省的左右仆射如果没有加“参知政务”的衔头,就不是副相,如果没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名号,就不是宰相,只是尚书省的长官而已。

    丁起的三省改制将相权移向尚书省,但仍然保留了政事堂系出三省的名义;名可秀这一改,则明确地将中书门下划出宰相的圈子,而以尚书省这一省作为国家的决策执政之地,所以谓之:尚书省设政事堂。如此,尚书左右仆射自是不必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衔头。

    在折后,名可秀又新添几十字:以参知政事为宰相之贰,列政事堂参政,然该职不独除,以六部尚书、诸寺卿之贤能者,择三四人加参知政事衔,同列副相。

    这一改,即表明参知政事非为“门下侍郎、中书侍郎”的取代,而是以尚书省下的六部、寺、监的最高长官加参知政事衔为副相,相权尽在一省,如此确立了尚书省“决策并执政”的绝对中枢地位。若卫希颜知之,必道:此即为内阁的雏形。

    丁起强压心头激动,正待说话,铁丑平稳的声音传入:“宗主,赵中丞至。”

    名可秀“咦”了声,扬声道:“元镇,进来罢。”

    宋之意挤眼一笑,“赵中丞来得这般及时,莫非是半路上遇着了去油车巷的车马?”

    油车巷是御史台官的官舍所在,因台官出入的公车皆是清漆的桐油车,就有好事者谑称此巷为“油车巷”,临安府尹趣闻后笑曰“此名甚好”,遂命府籍改巷名为“油车巷”。

    赵鼎的中丞官宅即在油车巷的巷尾,距枫阁至少有三刻钟的车程,来回最快也得花半个时辰,然此时距名可秀下令召人不过两刻有余,赵鼎却已到了,显见不是从油车巷官宅接的人。

    宋之意的笑声方落,赵鼎已入得正心阁,向名可秀应喏揖礼后,回笑道:“途经里仁坊时恰遇上铁五侍卫的接车,所以,赶得巧了。”

    名可秀谑笑,“汝前日方至,今日又赶得巧,系出公事,还是茶事?”

    此话一出,丁起和宋之意均忍俊不禁。赵鼎捻着胡须,道:“宗主此地茶香诱人,卑职忍之又忍,奈何闻香不禁矣!”

    名

    分卷阅读543

    -

章节目录

凰涅天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君朝西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君朝西并收藏凰涅天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