凰涅天下 作者:君朝西

    分卷阅读423

    蒋宣见众人似是不服,恼怒下一巴掌拍在帅案上,“帝国军人铁律第一条是怎么说的?马成!”

    “有!”师将挺胸立正,大声道,“帝国军人第一条: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

    “谁还有话说?”

    众将齐吼:“没有!”

    “传本帅令:谁再散布颓论,一律禁闭十天!”

    “是!”

    蒋宣发完脾气,喝退众将,一人憋在帅帐里踱来踱去,猛地一挥臂,帅案上一摞书齐飞出去。

    “嚇!”都监军赵林刚掀帐走入,一本书擦着他盔帽飞过。他拣起书掸了掸,笑道:“蒋帅这是发哪门子邪火!”

    “哎哟喂!你可回来了!”蒋宣见到他大喜过望,一把拽过他,“种大帅怎么说?”

    “哎!别急、别急!我连夜从颖昌府大营赶回来,容我歇口气喝杯水再说。”

    “给、给,水!”蒋宣殷勤端过水杯,双手奉上。

    赵林着实渴了,也顾不得斯文,咕嘟嘟连喝了几大口。

    蒋宣心里憋闷,在将士面前却还得撑场面,这会儿当着赵林他便忍不住怨怼,“茂森,你说说……要打就扯开膀子痛痛快快干一架!不痛不痒的来这一场,若全是演戏倒罢了,却戏中又有真,白白损了我一百兵!别说将士们有意见,就连我,也想不通啊想不通!”

    “喏,答案就在这里!”赵林从怀中掏出一封火漆公文递去。

    “这什么?”

    “种大帅没说别的,就拿了这封信给我。说必须你我二人同时过目,看后立时烧毁,勿落于人手!”赵林说得严肃。

    蒋宣神情不由端严,小心拆开封套,取出信函展开,入目一列庄重沉厚的颜体:“一切的牺牲都有价值……”

    他心头一震,低促道:“是卫帅!”

    “什么?”赵林急忙凑过头去,眼神一亮,“没错!是卫相亲笔!”

    他原是枢府都承旨张元幹的同乡,在刑部任律法文官,枢府兵改时急需文思敏捷又熟悉律条格式的文官起草律例,张元幹便推荐了这位同乡,临时借调到枢府——因卫希颜多次在军令律例上亲笔修改,是以赵林对枢相的字迹十分熟稔。

    针对虎丘原一战后国防第三军流散的悲郁不解情绪,卫希颜挥笔道:“一切的牺牲都有价值!莫要以为这是一场戏,是,亦不是!”

    “……我们走的每一步、流的每一滴汗、洒的每一滴血,都盛载着军人的荣誉!我们打的每一仗,都是为了国土的完整!为了有朝一日,我们可以昂首挺胸地拿回祖宗的土地,用自豪洗雪耻辱!”

    “……告诉士兵们,所有的牺牲都有价值!士兵的鲜血染红我大宋的旗帜,士兵的血肉铸就我大宋的丰碑!所有阵亡的将士都是英勇殉国的烈士,父母妻儿永受国家抚恤!”

    ……

    两人看得热血沸腾。

    “英勇殉国的烈士!”

    “永受朝廷抚恤!”

    二人抬起头来,眼中焕起神采!

    “每一位士兵的牺牲都有价值!”

    “我们今天流的每一滴血,都是为了帝国明日的强盛辉煌!”

    “蒋帅(都监)!”

    两人异口同声,对望一眼后同时大笑。

    “为了帝国!”蒋宣握拳击出。

    “为了帝国!”赵林欣然回应。

    “砰!”

    两只拳头对砸,紧密相合。

    作者有话要说:宗老子:老子,是宋人对老者的一种敬称。

    时髦的东西果然是比较中看,电信局给俺弄了个外型特帅的调制解调器,谁知前天用了一下就罢工了!得,今天给俺换了个黑头黑脑不时髦的家伙……

    迷局不明

    当南北两军在虎丘原短兵相接时,临安京城也掀起了一幕没有兵戈、却更激烈的战争。

    这场被后世称为“原儒之争”的论战从建炎二年五月始,到建炎五年腊月止,持续了三年半,无数的学子士人官员被卷入其中,沉浮起落,荣辱难尽。

    初时,风,起于一篇文章。

    建炎二年的四月二十八日,《西湖时报》的头版依然是不论贡案,却和贡案相关,由监法御史这一专职引申出对大宋司刑审讯的变革刍议,虽然没有直接提及贡案,看报听报的人却仍是兴致盎然。

    对这类评议感兴趣的多半是读书人,以及一些目光长远、关心朝廷风向的商人。因贡举事件,更多的商人卷入报众,他们对朝廷的司刑体系并不关心,但灵敏的鼻子却时刻耸动着,小心翼翼地不放过片分有关贡案的讯息……又有两浙路、江南路等临安附近州府的读书人和有钱子弟在贡举收监后源源不断地涌入京城,加上涉案举子的亲戚家仆等,京城客栈几乎人满为患。

    在这种情形下,毫不夸张地说,《西湖时报》无疑万众瞩目。这时节,现于报端的每一篇评论都会被人咋摸来咋摸去、意图品出文字后面有可能隐藏的意味。

    因此,当日,《西湖时报》头版之后的一篇文章引起了广泛注目!

    文章标题很短,只两字,名曰:『原儒』。

    字简寓深。

    原儒——是儒家原义?还是还原孔子之儒?

    短短两字,挑动了某些人的敏感神经。

    由于大理寺开审在即,它引发的波澜直到复审后才哗然掀起。

    有人拍案,“竖子!……无名之辈,也敢妄谈儒之原义!”

    有人悖怒,“……圣人之言,岂容尔等随笔谬解!”

    也有人叫好:“妙哉至矣!君子何以明道?义以生利,利以平民也!”

    有人叫好的同时,当然也有人驳斥:“胡言!……君子者,当重义轻利,敦尚风节……”

    ……

    时令进入五月,这篇文,如一把火,投进建炎二年夏,将酷热的暑气灼得如火如荼!

    海商的反应最快,从文中嗅到了利好,立即遣命幕友在京师发文赞和,大谈商事流通对经济繁盛之利,道商人生利,朝廷以利养民,正合了“政之大节”云云……

    “荒谬!尔辈为利营营汲取,见利忘义,不择手段……恨不能偷税少赋,竟敢恬颜曰义以生利,小人嘴脸不足道尔……”名为“顾秋山”的文生驳词

    分卷阅读423

    -

章节目录

凰涅天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君朝西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君朝西并收藏凰涅天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