凰涅天下 作者:君朝西

    分卷阅读363

    扬唇一笑,所谓的“失落”应是傲胜衣故意为之吧,用这劳什子的虚空劫天璧招惹是非,搅扰轻衣的天道之途。

    她忆起江岸初见白轻衣的情景,蓦地醒悟道:“轻衣,你那次是因了这玉佩现身江边?”

    白轻衣微叹颔首,道:“胜衣故意生事,掉落这玉佩,七转八转竟到了雷动手中。雷动这人心智不凡,只揣得一阵便猜出这物便是江湖传言中的‘虚空劫天璧’,立即心生一计,派人秘传谣言给成祝铭,意图通过嫁祸给叶向天,挑起雪阴教和名花流的冲突,惊雷堂便可坐山观虎斗。”

    卫希颜这才明了前因后果,她手指摩挲了阵,却仍是将这玉佩放回檀盒中去。

    轻衣虽然不在意这东西,但她带出去没准又会生出些是非,“还是放在天涯阁为好,省得横生枝节,麻烦得紧!”

    ***

    卫希颜却没想到,她即使不带出那东西却依然生出是非,不由好笑又无语,道:“可秀,雷动告诉成绝涯这东西在我手中?然后成绝涯便妄图以雷火霹雳弹的解药来交换?”

    她冷哼了声,“成绝涯的脑子被猪油蒙了不成,这种谎话也信!”

    名可秀道:“希颜,你与萧翊黄河一战,观战众人皆闻你心脉被摧,又亲见你跌落河心,却在数月后重生复出,并败亡萧翊——你是天涯阁传人,江湖中早有传言虚空劫天璧是天涯阁之宝,如成绝涯这类,能不怀疑你的复生是虚空劫天璧之能?”

    她说到这忍不住调笑爱人,“希颜,雷动不嫁祸给你还嫁祸给谁呢?”

    卫希颜无语。过了阵,她道:“除了成绝涯,不会还有人这么认为吧?”认定她有虚空劫天璧!

    名可秀巧笑吟吟,“你说呢?”

    卫希颜翻了翻眼皮。

    随即,她扬眉洒笑,“那又如何!难不成还有谁敢动歪心思?”

    卫希颜说这话时,自动排除了成绝涯这只偏执狂——这种人,已不能用常理去揣测。

    ***

    两人又闲话了阵,卫希颜道出“江湖传言的那什么璧其实只是一块会变色的玉佩”时,名可秀顿时笑歪在她怀里。

    “我记得六岁时,靖岚初闻这物事生出几分好奇,就去问爹爹,结果被爹爹严厉训责了一番。”

    名可秀半阖眸子回忆,道:“后来爹爹告诫我们:武道修炼实为修心,不经攀登磨折,哪得登临巅峰?妄图凭借外物一步登天者,心境上已是入了魔障,武道又焉能入得极境?!”

    卫希颜点头赞同。这话与白轻衣所言有相通之理,无论武道还是修真之道,追求的极境都是为了突破人体的限制,以求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她抬眸望向高空的半圆弦月,月光澄明如镜。

    “明天,贡院就可放榜了。”

    西湖变乱隐藏的真相既已完全呈现,按可秀的心意,应该是时候以另外的热点来转移临安朝野对西湖事件的关注了。

    *********

    建炎二年正月二十日,谋略科省试资次贡院放榜。

    千名解生齐集贡院墙外。

    撑住了国师大人的威压监考手段折磨,最终坚持到底的考生共计九百八十名,省试取五百整。按新武举的取士规则,应是二中取一,原为四百四十——国师道“四四不吉”,众考官均想起数日前的西湖之乱,言表赞同,遂卷取五百整。

    姚仲友私下曾见过卫大国师对“天佑”之说的撇笑之色,心忖国师八成是找个借口扩大谋略科的取士人数。

    他这番忖度倒是料中了卫希颜的心思。

    有宋一代,文官的待遇升迁十分优待,而武将的升迁比文官慢得多,因此武将中文武全才的极少——能文能武的自然更愿走文官仕途,更曾有武状元不肯入军的例子。

    至于像种瑜这类文武兼修的武将世家子弟毕竟是少数——大宋朝又有几个能历百年仍不倒的武将世家?

    因此,吹向文官仕途的偏风向自然导致了宋军高级将领中兼修文武的极少,再向下到中下级军官阶层,能文弄墨的就更是少数了。

    卫希颜自然不认为不识大字的莽夫成不了名将,事实上不通文墨的古今名将还真不少见;但军队的整体素质是靠优秀的军官队伍塑造,而不是依赖于个别特异的将领。

    这些通过武举上来的进士,他日未必人人可成名将,但他们通文墨熟兵书,再经军校的军事文化培塑,撒到军中就是播种机——优秀的中下级军官队伍必能促进军队素质的提升,上面的将领即使是头熊,下面的兵也是一群狼。

    谁说“将熊熊一个,必是兵熊熊一窝?”卫希颜就是要打破这个常论。是以,武进士自然要像韩信点兵般,多多益善了。

    ***

    贡院放榜的当日下午,就是殿试。

    安排这么紧凑,自然是为了进士榜尽快出笼,将朝官的眼球转移到武举上来,别再掐着脑门子想西湖事件如何如何发挥——

    譬如像周望这类“热血”京官,前些时被枢密院打压下去的“北攻论”这会儿又乘“西湖之风”扶摇而上。

    这种势头,卫希颜自是要打压下去。

    ***

    殿试在文德殿进行。

    御座上的赵构心情颇为愉悦。或许因他自身相貌趋于英朗,因此对英姿勃发的绝伦科三魁更有好感。谋略科的欧阳澈、龚楫既有书生的儒俊风范,又不失轩昂气宇,观之也让人悦目。

    赵构并不似他父亲赵佶般用人偏喜貌佳者,但当他看清谋略科的头名倪朴面容时,仍是禁不住暗地皱眉。这倪文卿面貌生得普通也便罢了,偏偏皮肤又黝黑粗砺,不像堂堂的武状头,倒似遍历风尘的行脚客。

    赵构面上笑容却依然亲切如故,让人无法揣得他心中所想。

    殿试问得几句后,赵构对欧阳澈的印象更佳。

    抚州布衣欧阳澈之名,赵构早有听闻。靖康年间与陈东、邓肃等领太学生两度叩书帝阙,上书请诛蔡京六贼,次年又请罢白时中、李邦彦二庸相,名动公卿。赵构先入为主,心底自然就带了几分欣赏。

    殿试时欧阳澈回语慷慨流畅,颇合上意。反观倪朴,回答上问却极简洁,能一字表述的绝不用两字,赵构听得枯燥无趣,心中对他印象更差,不由瞥了眼拢袖立于殿首的国师。

    分卷阅读363

    -

章节目录

凰涅天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君朝西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君朝西并收藏凰涅天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