凰涅天下 作者:君朝西

    分卷阅读330

    一股威凌气度,让人垂眉。

    名可秀赶时间,并无多的叙话,吩咐刘远铎几句后,便偕卫希颜随沈元、高宣驰马行向洞庭湖岸。

    二人出岛乘的楼船仍候在岸边。扬帆启行,船速极快,约摸半个多时辰,抵达蠡山岛。

    此岛是名花流购入的产业,原作为洞庭湖水军的总寨所在,水军移师到长江驻防后,便作为火堂制火器和木堂造船的工坊,沿岸泊船口皆有守卫,防止有人偷溜上岛。

    名可秀见卫希颜四下打量,便指点道:“岛上气候常年温和,加上河湖交织、渠道纵横,极利种植水稻,产量颇丰,不仅供岛上日用,且每年皆有千石运到总堂下属的米粮商行。”

    她心情甚好,打趣道:“可惜沅州府那任知州不识货,仅要价五万贯便让了地契出来。钟相外表粗豪,侃起价来却是粗中有细。”

    “钟相周密,杨幺胆大,这两人倒是对好搭档。”卫希颜点头笑道,她巡视长江水军时曾再次见过钟杨二人,就水军的操练彻夜深谈,对二人迥异的性子颇有印象。

    两人言笑轻语间已到得火器工坊。建在岛西的一座山麓下,地面已被平整,砖瓦砌就的作坊一座连着一座。无数工匠在里面忙碌穿梭,车床、钻床和冲锤的声音嗡响不绝。

    每间工坊均按卫希颜的要求,建得既高又阔,利于通风安全,并按工序进行排布。

    车床、钻床以水力驱动,卫希颜观测其精度可到毫米级,能制作铜坯、炮管之类的毛坯件,钻订单甚至能进行内膛的光滑加工。

    冲压设备尚不具备,暂用冲锤替代——以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加导轨,定向一根圆椎状的铁锤头,然后以骡马的畜力拉动,如同“蒸汽锤”,主要利用冲锤撞击进行炮管自紧。

    冲锤直径略大于炮管内径,捶落炮管,进行挤压,促使炮管内径增大,并使外侧炮管材料形成向内的应力,从而增加炮管的抗压能力,效果相当于炮管厚度增加一半(这个非常重要,既能减轻火炮重量,又能节省炮管材料)。

    冲锤是高宣的发明,极得卫希颜赞赏。如此便可减轻炸膛危险,并能消除炮管内部细缝以延长炮管寿命,又能加大炮管的光滑度,减少多次发炮后的形变——对于后膛炮的制造至关重要。

    “宗主,卫师,这边请!”

    沈元、高宣在前带路,行到工坊最西侧的成品坊,屋中麻布覆盖着一物。沈元大步上前,扯开麻布,露出两轮炮架,斜架着一只青铜火炮。

    卫希颜眸光一亮,疾步上前。

    她目测极为精准,仅看了两眼,便量出这架火炮的数据:身管口径75毫米左右,12倍径身管(即900毫米长)……关键在于身管、炮尾的强度必须能承受火药燃烧后的压力而不至破裂,即要有足够的厚度,同时精度达到要求(毫米级)。

    她卷起衣袖,探手摸入炮管内壁,触手处十分光滑,内壁光滑关系到身管的受力度。审视下来,她目中现出赞色——炮管的强度和炮膛的气密性都比她想象中能达到的程度要好。

    这只火炮是后膛炮。因她的介入,沈元等人对火炮的研究跨越了前装滑膛炮,直接进入到十九世纪中叶后才出现的后膛炮设计。

    与前膛炮相比,后膛炮将炮口装弹改由炮尾装弹,有利于提高射速,同时装弹处有闭锁炮门和紧塞具,不会产生前装炮因炮弹直径小于火炮口径所带来的火药燃气外泄的问题。

    “整装弹可制出来了?”卫希颜收回手问道。

    “卫师请看!”

    沈元和高宣打开木箱,搬出炮弹。炮弹由药荚和弹头组成,重约十六斤。

    沈元见名可秀不解,兴致勃勃解说道:“宗主,这是卫师所说的整装弹……把火药密封在药荚中,与弹头楔合,火炮发射后药荚可以取出再装填使用……”

    “这样做有何好处?”名可秀止住他滔滔不绝的技术名词,一语切中关要。

    “简单地说,就是可以提高气密性。”卫希颜笑着插入道,“提高气密性有助于火药完全燃烧,增加射程,同时能增加安全性,降低炸膛的危险。”

    “可秀,你看这个。”卫希颜接触到久别的热兵器,不由兴起,指点道,“这是游标式高低架,用来瞄准,上面不同的凹槽对应不同的射程,发射时可快速调整射程。沈堂主,这座火炮的射程是多少?”她侧头问沈元。

    “经多次试射,最近射程一百丈,最远射程可达一千丈。”

    那就是300—3000米了,卫希颜心里默默换算,“射速是多少?”

    “每刻钟十五发左右。”沈元神情极是自豪。

    那便是每分钟一发了,确是值得骄傲!卫希颜微微点头,虽然距离速射炮极远,但与一个时辰发一炮的霹雳炮相比,进步何止十倍。

    “炮车重量是多少?”

    “五百斤。”沈元面色有些惭愧,“约需四匹马拉动。”

    四匹马?!名可秀眸色一深。

    南方战马紧缺,骑兵尚且不够配备,一架炮便需四马,百炮便得八百马——黎、叙五州的羁迷马个头矮小,用于骑兵虽不佳,但富有耐力,用来拉炮倒是合适,广西马也可考虑。名可秀迅速在心底盘算着。

    卫希颜又问:“一架炮需配多少士兵?”

    沈元道:“八人足够。炮长、瞄准手、开闩手各一人,装填手、清膛手各二人,另需马夫一人。”

    “甚好!”卫希颜赞不绝口。这么一架火炮,涉及了冶金技术、机械加工、冲压工艺、冷却工艺、射角和瞄准精度的物理范畴等,实是包含庞杂的一项巨大工程。

    宋代的工匠很是了不起!卫希颜由衷赞叹,“这是群体智慧的结晶!”

    沈元、高宣闻言不由点头。

    卫希颜笑道:“此炮尚缺了制退复进机和撞针击发,两位堂主可是在这上面遇到了难题?”

    眼前这架火炮的炮身通过耳轴与炮架相连接,发射时炮架受力大,炮弹发射后炮管将连同炮架整体后移四、五米。因此,设计时不得不将火炮重量加大,这会造成战场上的机动困难,又因发射时整个火炮产生较大位移,重新复位和瞄准都很费时间,将使发射速度受到很大影响。

    卫希颜所说的制退复进机是火炮史上的一个重大革新,既能促进火炮

    分卷阅读330

    -

章节目录

凰涅天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君朝西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君朝西并收藏凰涅天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