凰涅天下 作者:君朝西

    分卷阅读288

    无人居住。

    他走进名可秀当年曾住过的房间,想起那女子月色下的翩然风姿,不由痴了。静静坐在榻沿,久久不动。

    一亲兵步入院内,在门外道:“将军,时辰快到了!”

    完颜宗弼霍然抬眉,英俊脸庞思念神情尽去。他大步走出房门,深沉的眸子中一片坚毅之色。

    终有一日,他将饮马踏江,破入江南。

    “出发!”

    蹄声雷雷中,百余铁骑飞驰而出。

    作者有话要说:

    评论呀评论~~~~~~~~~

    黄雀在后

    南宋朝新立,定都杭州,更名临安府,表明朝廷“临时安业、不忘北上恢复中原”之志。

    新朝建立后,皇宫设在紫阳山庄。山庄占地极广、殿阁林立,仅供太上皇与皇帝居住宽阔有余。因此新帝登基后,仅令工部按东京城的皇宫格局稍作改建,朱墙外再筑宽厚护墙,东南西北各建角楼,并重建皇城各宫门——除此之外,再无扩建之举。

    太上皇对此极不满意,曾颁下钧旨要求大修宫室,却被新任御史中丞赵鼎严词谏阻。赵佶自是龙颜大怒,然未等问罪赵鼎便病情发作,昼昏夜沉难有清醒时候,这扩宫之举也就不了了之。

    新朝建立不过十余日,仍是三月时节,西斜的春日将南宋新宫笼上一层薄淡金晖。此时已过公门下堂时刻,皇宫西侧的三省六部与枢府、御史台办政之地却依然一派忙碌,身着紫、绯、绿袍的官员步履匆忙、进出不停。

    总揽政务的尚书省都堂内,朝廷当前最高行政长官——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丁起对眼前繁碌的状态颇为满意,果然是年轻青壮的官员居多,方能有蓬勃向上的景象啊。

    当初在新帝赵构登基前,名可秀便给了丁起一份官员拟任名单,多是原杭州府衙以及江宁、扬州、镇江诸州中的年轻干才,官职不过八、九品,却胜在实务精熟。这些官员泰半三十左右,热血有志,虽因资浅不能超擢到尚书、侍郎之位,但新朝初立,猛然跨升个三、四级却非难事。

    经一番巧妙安排,这些隶属名花流的年轻官吏皆被安插到各部官品不高、却掌握实权要务的职位上。这几十位年轻官吏的蓬勃之气恰似一道清流涌入,让初生的南宋朝如朝阳东升,溢生出壮丽的希望。

    丁起白净脸庞笑得和气,细长眸子浅眯,不着痕迹地扫了一眼几位须发苍苍的尚书——过不了多久,这些老成之辈便会被年轻官员们取代,推陈出新。他眼睛笑得更眯,想起晚上需见主君,不可再久待,微微一掸官袍,起身道:“诸位,本官先行一步。”

    “相公慢行!”诸官员齐齐起身揖礼。

    丁起迈着方步踱出,刚行出都堂所在的勤政园,便看见身着绯袍,面容沉肃的御史中丞从对面园子的御史台阁行出。

    “丁相公!”赵鼎首先拱手招呼。

    “赵中丞!”丁起遥遥揖礼。

    两人虽同属名可秀阵营,明面的交往却疏淡有度,拱礼后仅默契一点头,便各出宫门坐轿行去。

    *********

    暮色降临,临安府城西的清风楼内,高朋雅客云集。

    这座临安府城最大的酒楼,其格局与东京城的攀楼酒家颇为相似:居中的三层楼阁是主楼,主楼的东南西北四面又各以回廊曲栏相连,贯通四座碧瓦朱园。园子内荷塘水榭,绿荫掩映,雅阁错落相间,景丽幽静。

    喜欢相聚热闹的客人多在主楼,性好清静的雅客则多聚友于东南西北四园的阁子内,清静无杂音。四园中以南园秋水阁的景色最为秀丽,又以东园的玉台水榭最为幽深僻静。

    各回府宅的丁起和赵鼎此刻却着丝罗便袍,端坐在玉台水榭里,凝神倾听主座上神姿雍容的女子慢言徐语。

    “……新朝初建,百事待兴,最紧要者莫过于攘外和安内。”名可秀说到这语气一顿,看了两人一眼,话题一转,问道,“近日,朝野多有‘进伐中原、驱除北虏’的呼声,你二人是何看法?”

    丁起、赵鼎均知主君指的是新朝立后兴起的风议动向。因报纸的报导和有倾向性的评议,民间多有战声,甚至有激奋的士子上书要求朝廷尽快派兵北伐。在雷动扶持渊圣皇帝的太子登基后,又有朝臣奏议应趁北廷立足未稳,及早派兵北上抢占州府地盘云云……

    在此呼声中,种瑜率军十万屯兵合肥,随时北上挥师东京。赵鼎对此颇为忧虑,闻名可秀垂询立时进言道:“我朝新立,足跟未立稳便图北进,卑下担心最终内政未定、北伐亦陷于险地,届时首尾皆失。卑下以为,用兵谨慎方为稳妥。”

    名可秀神色不动,又看向丁起,“擎升以为如何?”

    丁起谨慎道:“赵中丞所言甚有道理,但朝野呼声也不可忽视,须得两全才好。”

    名可秀微微一笑,纤手拿起几案上的一份明黄奏折,道:“这是种瑜上的折子。十二,你读给二位大人听听。”

    “是!”戴着面具的铁丑欠身接过奏折。她语调平缓,殊无激动起伏,丁起、赵鼎二人却是越听越动容。

    赵鼎道:“小种相公的议战十策甚佳。当前之计宜先稳定长江之南,同时踞历阳和扬州,如此进可图淮西淮北,再而北上,退可稳守江南,既有进取之志,又稳妥无失,当为两全之策。”

    丁起更深一层想到种瑜被委以同知枢密院事后,曾有朝臣怀疑种瑜之能,此折一出,立当可稳固种瑜的枢府地位,遂赞道:“小种相公谋略深远,足堪枢府副相之职。”

    名可秀笑了笑,道:“朝野请战呼声不宜扼制,相比怯战,我倒宁可闻得激进之音!但正如你等所虑,夫战者,能守,方能战!种瑜十万大军屯于合肥,可徐进占据寿春之北的淮西地带,并对东京做出进攻态势,但在时机未成熟之前,不可冒然攻城。”

    “是!”

    丁起拱手道:“主上,长江之南的州府均已归入我朝,长江之北的扬州、镇江、合肥、寿春、历阳等州县亦在掌控之中,若要稳守,需按小种相公议战之策,沿长江、淮河一线措置控御,严扼敌冲。”

    赵鼎记性颇佳,皱眉道:“若按小种相公奏议:沿河、江、淮战略要地共设帅府十九;帅府之下置要郡三十九,次要郡三十八,总置军九十六万七千五百人。另须水军七十七,帅府置水兵二军,要郡

    分卷阅读288

    -

章节目录

凰涅天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君朝西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君朝西并收藏凰涅天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