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宁扶额,要让苏大师收徒,很难啊。
    田淑香说:那就不找那苏大师,找别人。
    不行,要找就要找最好的。
    可是人家不收徒啊。
    总得去试试,万一她见满福姐姐天赋高,收下满福姐姐了呢。叶宁啃着排骨,我们找个时间去苏州吧,顺便去苏州玩玩。
    想着李满福学技艺的事不能再耽搁,叶宁很快定好去苏州的日子,马不停蹄在小程序里提前挂公告,还在微博里发了公告。
    得知宁冬饭馆三天后会停止营业,食客们一片哀嚎。
    什么?三天后停止营业?要休息几天?
    不要啊!
    简直是噩耗!
    叶老板何至于如此残忍!
    我还想着二十一号去吃饭呢!
    要命啊,我刚好三天后才有时间去桃城的,哭了T_T
    三天后,叶宁、李满福和田淑香去往苏州,李洪生留在家里照看着要上学的俩小孩。
    日光倾泻在小镇石桥上,穿过石桥的河水带着清澈的绿,碧波粼粼而起。
    秋水如练,倒映着小镇的粉墙黛瓦,粉墙黛瓦两边桃柳夹岸,枝条微微拂动,似如美人细腰摇曳。枝条浮动间,来来往往的皆是行人。
    如翠如黛的水面中,漂浮着一群白白胖胖的小鸭子。叶宁俯视欢快地游来游去的小鸭子,说:即便是深秋,江南水乡也带着一股子春意。
    田淑香环顾自处,说:比咱们桃城好看多了。
    我们桃城也挺好看的,尤其是春天,桃花遍地,可漂亮了。叶宁扫视小镇,苏大师喜净,没住在繁华城区,而是住在这样安宁的小镇里。
    我们先找个地方安顿下来,然后去吃饭。
    找到宾馆安顿好后,叶宁一行人去吃饭。
    秋冬季节,苏州人爱吃奥灶面和油氽紧酵。
    奥灶面是中国十大面条之一,面汤用青鱼或卤鸭提炼而成,所以面汤口感格外得鲜美。
    而面条则是龙须面,软弹有度,筋道十足,一碗鲜美筋道的奥灶面,碗烫,面烫,汤烫,油烫,浇头烫,筷子烫,秋冬冷天儿吃一碗六烫奥灶面,周身寒气都能被烫走,一碗下去,浑身暖乎起来。
    奥灶面如此美味,所以叫奥灶面,有奥妙尽在灶里的含义。
    而油氽紧酵也很适合秋冬吃,油氽,指浸炸。紧酵,指面团用的酵母量少,蒸后紧实,氽后外脆内软。油氽紧酵又称紧酵馒头,里面包入鲜肉,经过油炸而成,色泽金黄,外脆内软,肉汁浓郁,味道鲜美。
    进了饭店,叶宁三人点了奥灶面和油氽紧酵。很快热气腾腾的奥灶面和油氽紧酵端上来,她们点的是由青鱼提炼面汤的奥灶面,即红油爆鱼面。
    面碗里面汤红油油的,细白柔嫩的龙须面浸泡在红润里的汤汁里,热腾喷香。叶宁唆了一口面,筋道入味,又鲜又烫,口感很不错。
    外脆内软的油氽紧酵搭配着鲜烫的奥灶面,吃起来格外爽口。
    田淑香和李满福还是第一次吃奥灶面和油氽紧酵,田淑香说:这面和包子怪好吃的,回去我们也做了吃吃。
    不是包子,叫油氽紧酵。
    跟包子差不多嘛。田淑香咬着油氽紧酵。
    吃过饭,叶宁一行人去往苏婉仪的住址。
    面前的宅子粉墙黛瓦,飞檐翘角,如鸟斯革,如翚斯飞,玲珑精致,透着自然之美,很典型的苏式建筑。
    田淑香瞧着宅子,说:这宅子真好看。
    艺术家的宅子,审美肯定是极好的。叶宁的目光扫过墙壁上的花纹,墙壁上刻有松、竹、梅。松竹梅为岁寒三友,刻在墙壁上,赏心悦目而富有文化底蕴。
    收回目光,叶宁上前,敲门。不一会儿,一个系着围裙的中年女人打开门,问叶宁,你们是
    问清楚叶宁她们的身份和来意,中年女人说:你们走吧,苏老师不收徒了。
    能否
    不行的,你们别白费功夫了。中年女人挥挥手,快速关门。待关上门,中年女人啧了一声。
    总有人来找苏老师,想拜她为师,苏老师岂能随便收徒?而且人家苏老师几年前就说了不收徒了。
    宅子外面,田淑香说:宁宁,算了,人家不收徒就算了,我们找别人去。
    李满福说:宁妹妹,我们找别人去。
    叶宁沉默良久,说:总得见一面再说。
    得想办法见一面。她吐气。
    晚些时候,叶宁一行人去吃饭,路过一家饭馆时,她驻足。饭馆门面上拉着横幅:著名刺绣艺术大师苏婉仪爱吃的饭馆!
    苏婉仪爱吃的饭馆?叶宁打量着横幅,说:就在这里吃吧。
    进入饭馆,很快有服务员过来,您好,请问几位?
    三位。
    入座之后,叶宁斟酌言辞,问服务员:你们外面挂的横幅上说苏婉仪苏大师喜欢吃你们家饭馆?
    --

章节目录

御厨的小饭馆[美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雪刀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雪刀并收藏御厨的小饭馆[美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