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宁强把猪耳朵拌黄瓜放到茶几上,味道怎么样?
    李洪生嗦了一大口苕粉,嘴边溅了油,好吃!
    李满福和小冬齐齐道:好吃的!
    叶宁笑着拿起碗。碗里的炒苕粉,一根一根软软地堆积着,豆芽鸡蛋韭菜点缀在一根根软软的苕粉之间,散发出浓郁的香气。
    叶宁挑起两根苕粉。筷子之间的苕粉晶莹剔透,油亮泛光。
    轻轻一嗦,苕粉滑便溜溜地滑进了嘴里,润润的苕粉哒哒地在牙齿底下断开。
    质地柔韧,爽滑入味,能清晰地感受到剁椒、葱花、鸡蛋和韭菜浸透在里面的味道,微微的鲜,微微的咸,微微的辣,口感丰富多层次,十分爽口开胃。
    把苕粉、鸡蛋、豆芽以及韭菜用筷子挑作一团,同时送入口中,苕粉的软韧,鸡蛋的鲜滑,豆芽的清脆,韭菜的辛味同时在舌尖绽放,能更清晰的感受到丰富而多层次的口感。
    叶宁吃着炒苕粉,注意到舅舅碗里的炒苕粉已经快吃完了,她问:舅舅,够吃吗?
    李洪生嗦着苕粉,锅里还有吗?他往常是不觉得炒苕粉有多好吃的,可是宁宁炒的炒苕粉十分爽口开胃,吃了还想吃。
    叶宁起身:我再去炒点吧。
    吃了两碗炒苕粉,又看了会儿电视,李洪生洗漱过后躺到床上。
    他盖上被子,浑身放松地躺在床上。以前在村子里时,劳累一天后,每天晚上躺到床上都会腰酸背痛。
    而现在,腰也不酸背也不痛。完全没有半点疲劳。回味着睡觉之前吃过的炒苕粉,他舔舔嘴,堕入梦乡。
    浅浅的呼噜声响起,月光爬进窗户,洒到李洪生脸上,清晰地映照出他嘴角的笑容。
    周一,晨光渐起时,宋城打打呵欠,洗漱收拾好去上班。
    宋哥,今天去哪里跑新闻?同事吃着面包,走过来问。
    宋哥耸肩,不知道。
    他喝了口水,现在也没什么新闻好跑。
    宋城在桃城本地报社桃城日报工作,他负责报纸的奇闻趣事专栏,然而桃城就这么大,哪里天天有奇闻趣事?
    就算是全国,也不会天天都有什么奇闻趣事。
    可是他负责这一专栏,就算是没什么奇闻趣事,他也要找出来。于是他每天都在绞尽脑汁地挖掘桃城的奇闻趣事。
    宋城问同事:你呢?今天去哪里?
    不去哪里,今天没什么事,同事说:我朋友给我介绍了一家饭馆,据说很好吃,反正没什么事,中午去吃呗?
    宋城抬眉,什么饭馆?
    一家老街区的小饭馆,叫宁冬来着。
    没听说过。宋城翻越着文件,很好吃?
    朋友说很好吃。
    那中午去吧。
    宋城和同事一起开车去往老街。开着车,宋城说:老街这块地方越来越荒凉了。
    同事:是啊,说不定再过几年人全都要搬走了。
    大街上的,就没几个人影,这里宋城正想说这里人太少了,忽而,一条长队出现在了视野里。
    排在前面的长队伍让宋城愣住,这是
    他惊讶不已。人烟挺荒凉的地方,突然出现一条人排出来的长队伍,极致的对比透出了一种诡异感。
    同事探长脖子,这些排队的人是干嘛的?
    宋城也正疑惑着,倏地注意到远处的牌子。
    宁冬饭馆。
    宁冬饭馆?不就是同事说的那家饭馆?这些人是来饭馆吃饭的?
    此时同事也注意到了饭馆,呃是排队吃饭的人啊。
    同事诧然,他朋友说这家饭馆很好吃,让他来吃,他没想到这饭馆生意竟然这么好。在这种偏僻荒凉的地方,居然有这么多人来吃饭。恐怕是真的非常好吃,难怪同事那么卖力地向他推荐。
    有些破旧的小饭馆,长长的队伍,饭馆两边荒凉的街道,宋城的目光转了好几圈,忽而福至心灵,眸光一闪。
    震惊!这么多人来这种偏僻荒凉的地方排队是为哪般?宋城的脑子里浮现出这样一个标题。
    宋城单手抵住下巴:明天奇闻趣事的新闻有了。
    同事转过头,什么?
    你看这地方偏僻破烂,荒无人烟,但有这么多人来这里排队,你好不好奇原因?
    同事懂了,道:也算是件奇闻趣事。
    走,去看看这家饭馆到底有多好吃。宋城打开安全带。
    他们俩排到队伍后面。
    排到他们俩时,他们身上已经被太阳晒得出了一层汗。进入饭馆,里面的凉气使他们浑身的燥热消散些许,坐下后,宋城扫视饭馆内部布局。
    视线在绿油油的绿萝盆栽上掠过,宋城说:饭馆很小,但是干净,空气也不错。
    你好,请问你们家什么菜好吃?宋城拿起菜单。
    服务员还没说话,旁边桌上的客人就道:这里什么菜都好吃,小伙子,你们随便点,不管什么菜,都好吃!
    --

章节目录

御厨的小饭馆[美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雪刀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雪刀并收藏御厨的小饭馆[美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