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高澈嘴一扁,状甚委屈,萧谏立时跟着变了脸色,但忍着没说什么。所有的兴头却一下子被他败光了,再也提不起精神来。
    等到晚上睡觉前,高淮过来给他按摩关节,看他依旧死样活气没有好脸色,便搭讪着道:“澈儿虽然小,我却想早点开始督导他,功课都已经被太傅安排好了,这样跟着我来回跑,也不是长久之计。要不咱带着药回去吧,我请林堂主过几天进宫一次,你看行不行?”
    萧谏合着眼昏昏欲睡,对他的话置若罔然。高淮看冷脸看多了,如今已经不以为杵,接着道:“老住着别人的地方,时间长了不好。咱若是回去,你就可以天天和澈儿玩儿,你还可以教导他的功课。你也知道我是真不行,也就勉强将就着坐几年朝堂,接下来还得澈儿来。”
    他言辞间牵丝扳藤,拉拉扯扯,自作多情,暧昧不清,听起来好像三个人早已经成了一家子。萧谏终于听不下去了,接口道:“我没有住着别人的地方,我是金陵分堂的副堂主,住在这里名正言顺。况且就算我不是五大堂的人,我住的是我大哥的地盘,他又没有撵我。就算他撵我了,我自己也会另找个去处的,要你操什么心?”
    高淮道:“你说话怎么这么难听,你大哥他……他……他要走了我的……”
    他想说要走了黑羽箭,萧谏忽然打断他道:“我已经很客气了。我也没有请你来,你不想听可以走。”他和高淮胡乱顶撞几句,不耐烦起来,一翻身睡了去。
    高淮看看他的背影,无奈地叹了口气,眼光扫过处,却忽然微微变了脸色。萧谏的枕头随着他翻身稍稍移动了一点,露出了半截大红色的丝穗。
    那是那个白玉香瓜上系的,萧谏经常手中握着那个白玉香瓜怔怔地发呆,有人来了,就不着痕迹地收起来。高淮记得很清楚,心中百般滋味儿莫辩,看着那一缕艳红色铺陈在枕下,只觉得无比烧眼,手一动就想去抓起来扔了。但他不敢惹萧谏,只得硬生生忍住,道:“有事儿就叫我。”自行出去了。
    高淮第三次带着高澈来的时候,高澈在高淮的百般授意下,闯了一个祸。
    在来时的路上,他交代高澈道:“澈儿,你田田哥哥有一个很好玩儿的玉香瓜,你去要过来玩儿,真的很好玩儿。”
    高澈听不大懂,他就一遍一遍地重复提点,结果高澈一见了萧谏,直接扑到他的怀里,道:“田田,瓜!”
    萧谏笑道:“什么?”恰好他手里正拿着,顺手要塞到枕头底下去,已经被高澈一眼瞄见,指着那物件叫道:“瓜!瓜!澈儿要!”伸手抢夺,萧谏唇角抽搐了几下,也只得递给他,交代道:“好好拿着,待会儿要还给哥哥的。”
    小孩子拿东西很少有拿得稳的,没有一会儿功夫,高澈玩儿得激动,手一甩,香瓜飞了出去,萧谏本就在提心吊胆,当下大惊,连忙要去抢,可惜他身手远远不比当年,惊慌之中一头栽到了软榻下,却眼睁睁看着那白玉香瓜掉落在地,被摔得粉碎。
    高淮后知后觉地看过来,看到萧谏摔落榻下,着实吓了一跳,连忙抢过去把他抱起来放到床上,动手检查他四肢骨头,急声道:“你摔着没有?”
    萧谏脸如死灰,默然无语,只是呆呆地看着地下的玉屑。高淮回头对着高澈厉声道:“澈儿你是怎么搞的?怎么能摔哥哥的东西?!”
    高澈听他语气严厉,非比寻常,又看萧谏脸色难看,“啊”地一声,开始大哭。高淮喝道:“不许哭,再哭揍你!”起身就要过来收拾他,萧谏忙伸手扯住他衣服,道:“你就算了吧,又要干什么?”
    高澈这一哭,房外跟着高淮过来的蒙昕,及休眉丁香等人一窝蜂地涌了进来。丁香连忙把高澈揽到一边去,蒙昕见机快,拎了笤帚就去扫地。休眉却道:“大哥,这东西可就一个,很值钱的,摔了就没有了。”
    他如此不会帮衬,高淮气得咬牙,心道:“你怎么不滚回你的十三旗去,赖在这里做什么?”转头安慰萧谏道:“你若是心疼,回头我让人照原样给你做一个。”
    萧谏道:“不用了。”他顿了一顿,用只有高淮才能听得见的声音道:“你也做得够了!当年我摔了你的玉佩,如今扯平,以后两不相欠。”
    高淮心中一突,没料到他一下就猜到了自己是始作俑者。想来也是,高澈纵然见过这个香瓜,又哪能记得如此清楚?一见面张口就要瓜,也不由他不起疑心。况且以高淮的身手,高澈把白玉香瓜扔出去,他完全可以抢回来,他却坐在一边事不关己地饮茶,分明是有意为之。事到如今,高淮只能死不承认:“你误会了小谏,我没有让澈儿摔你的东西。”
    萧谏靠到了软枕上,不再搭理他。任凭高淮如何低声下气地讨好,这一下午都没再说话。晚上用膳前,高淮道:“小谏,起来吃饭。”却见萧谏窝在枕上,脸颊嫣红,神智恍惚。他一惊,连忙摸摸萧谏的额头,竟是触手滚烫。高淮这下子慌了神,忙道:“快,快去请林二堂主!”
    林再淳闻听此讯,慌忙从药圃赶了过来,伸手把把萧谏的脉搏,喃喃地道:“这没有受寒啊,这是怎么了?受刺激了?谁惹着他了?你们没事儿惹他干什么?以后不能让他再生气。”一边开出了药方子,吩咐他的跟班快去煎药。萧谏烧得难受,在枕上辗转反侧,痛苦不堪,间或轻微地呻吟呓语两声。高淮看看他的模样,由衷地后悔起来,坐在床边捧着脸发呆,颓丧无比。
    是晚他亲自来照顾萧谏,忙了一晚上,结果第二日误了早朝。看萧谏一直不见好,干脆就不回去了,横下心来接着误。朝堂上大臣议论纷纷,让云瑞等老臣子好一番安抚才罢。
    高淮不眠不休,衣不解带地伺候着他,折腾了三天,萧谏高烧终于退去,稍稍好了点。高淮见他病情稳定下来,慌忙带着高澈赶回金陵,总算赶上了第四天的早朝。三天没上朝,奏折凑了一大堆,云丞相忧国忧民,事情一件一件说不完,高淮听着听着,开始坐在那里公然打起了瞌睡。
    云瑞只得住嘴,静静地看着他。高淮听得没了声音,忽然惊醒过来,忙道:“云丞相,您接着说,我一直听着呢。”有一个年轻臣子少不更事,“噗”地一声笑出声来。云瑞变了脸色,回头看着那官员,道:“无故喧哗朝堂,陛下,请下旨处罚。”
    高淮无奈,只得道:“拉出去,十板子。”
    下了朝,云瑞仍不罢休,跟在高淮身后进了御书房,道:“陛下,您这样天天披星戴月,跑来跑去,岂是长久之计?微臣闻听萧将军的病情已经有所好转,为何不让他到金陵来?却要您带着皇太弟这样来回奔走。如今我东齐诸事初定,世道并非很太平,路上若是有个闪失,可如何是好?”
    高淮无法回答他,半晌方道:“他不想来,不想来就算了,我就辛苦一点过去。丞相放心,这次是我疏忽,以后若是误了朝,我会让蒙昕先回来送信的,这样大家就不用等了。”
    听他那口气,是下定决心打算接着误了。云瑞心中慨叹不已,他已经风烛残年,此生别无所求,只盼着高澈脾性正常点,能快快长大。
    107
    翻脸
    高淮当然不会和萧谏说他误早朝的事情,但江南五大堂消息灵通,大堂主以身作则,所以堂中人一个比一个长舌八卦,这消息迅速地传到了萧谏这里,他默默无言地听着,心道:“再这样下去,不会有人说他啥,我就成了祸水。我不能当祸水,我不能!”
    是晚他睡得早,高淮过来得晚,见里间灯烛已经熄灭,便摸到了他的床边,伸手要替他按摩关节,萧谏挡住了他的手,道:“你以后真的别来了。”
    高淮道:“那怎么行?我不给你按摩,你什么时候才能好?”
    萧谏道:“我大哥明天就过来,以后由他来给我按摩,我会和他说,等我彻底好了再让他出去。你带着澈儿,半夜三更地来来去去不妥当。”
    高淮道:“那么我更该过来,我也有好长一段时间没有见到大堂主,他诸多帮忙照拂之处,我还没有感谢过他。明天我带些好酒来,好好酬谢他!”他俯身凑近萧谏,柔声道:“你若是心疼我跑来跑去的,就随我回宫里去住,好吗?”
    萧谏道:“那不可能,你想都不要想。你真的不用来了,你明知道我…”他的嘴忽然被高淮用手捂住,后半截话生生被堵了回去,两人静默了片刻,高淮道:“小谏,有些话别说。你不说,我就永远不知道。我只知道我是澈儿的哥哥,你也是他哥哥,澈儿将来是要做皇帝的,现在要有人帮着他把江山稳固下来,等着他来开创一个太平盛世。你明白吗?”
    萧谏抬手,推开他的手,低声道:“自欺欺人很有意思?”
    高淮道:“我觉得有意思就行了。来来来,按摩。”
    第二日天将晚时分,萧雄果然赶到了荔汀别业,他身后跟着何眠、沈欢欢及未央,一起过来看望萧谏,萧谏很高兴,提着精神和萧雄厮磨了半晌,要这要那的,又要求他近期不许走,给自己治病疗伤,萧雄有求必应,一一答应下来
    还没高兴多长时间,高淮带着几十坛从皇宫中翻出来的美酒也过来了。而后石幽竟然不知从哪里冒了出来,巴巴地跟在林再淳身后。林再淳看到众人探究玩味的眼光,尴尬起来,回头低声吩咐道:“你去给药草浇水吧,别跟着我碍事儿。”
    石幽忙道:“好好好,我去浇水,吃饭可别忘了叫我。”
    用饭时未央把众人请进了饮波堂,林再淳倒还真把石幽给忘了,阿金跟在他身边,言语间暗示了几次他才想起来,便道:“你只管去叫你主子过来不就成了?”
    萧谏也被休眉扶了过来,坐在萧雄身边。萧雄看见他,忽然又想起一事来,顺手又塞给他几张银票,道:“大哥把一个假玉玺卖给了高鸿,和石幽一人分了五万两银子,看你没什么零花钱,这都给你了。”萧谏一直思谋着想给高澈打一把长命锁,妹妹萧窈也有了身孕,自己却什么也拿不出来。正发愁手中没钱,又无法和别人讨要,萧雄这及时雨下的,他感动得热泪盈眶,慌忙道:“多谢大哥。”
    萧雄伸手一拍他肩膀:“客气!”
    高淮顿了一顿,忙道:“大堂主,萧谏作为我东齐的武职官员,应该有俸禄。是我疏忽,把这件事给忘了。您把银票收回去吧,回头我让人给他送钱过来。”
    萧雄道:“客气客气。我作为兄长,给弟弟一些钱不算什么。况且这银子是从大皇子那里骗来的,也算是你东齐皇朝的钱,我给过了,你给不给都成。”
    一群人推杯换盏,逸兴豪飞,萧谏如今不能喝酒了,就默默地看着。酒至中途,他疲倦起来,高淮一直在不停地看他,此时忙道:“ 蒙昕,你送小谏回去歇息吧。”
    蒙昕答应下来,自行送了萧谏回去。
    这边厢众人接着饮宴,高淮道:“大堂主,这许多天不见你,到哪里去了?”
    萧雄道:“我带了何眠和欢欢,去巡查青州分堂。王君临他祖母的,叶七他祖母的,青州分堂又差点被十三旗给挑了。他们总以为江北统统是他们的地盘,我连设个分堂都不行!他再嗦本堂主就去挑了他十三旗的总坛!我让他丫的占这么多的水路,他可以横着走路,别人过一下都不行!这次本堂主要连大风堂一并烧了,掏了王君临的牛黄狗宝出来喂狗!”大风堂、小雪堂、青琐印花楼为十三旗三大重地,有两处萧雄已经烧过了,只有大风堂尚未涉足,所以甚感遗憾。
    石幽幽幽地接口道:“你的萧家刀恐怕不是他的对手。”
    萧雄道:“我不是对手,你的龙渊八步和折花手是对手也成!要不你去挑!我给你擂鼓助威,得胜回来了我亲自伺候你,给你端茶倒水,捶背捏腰!”
    石幽悄悄瞄了林再淳一眼,道:“我不让你伺候,恐怕我也不是对手。要不咱无常门和江南五大堂联手,一块儿去如何?”
    高淮忽然插口道:“好,这个主意好!你们若是能联手挑了十三旗,杀了王君临,我做主把十三旗所有在东齐的生意回收过来,交给你两家平分了。”
    萧雄早就想跟十三旗干仗,但总觉得实力似乎稍有不及,未敢轻举妄动。他也一直想和石幽联手对付十三旗,但这一件大事,牵涉诸多,还得石幽自己拿主意。他几次试探着想提议,最后自己又斟酌着住了嘴。如今石幽主动提出,却是正中下怀。听高淮也跟着起哄,心中忽然想起了从前那个传说,便微笑道:“此事乃是我们江湖纷争,和陛下您无关,您最好装做不知情。不过平分了他丫的生意,这主意却深得我心,深得我心。”
    一群人越说越是兴起,当下就在饭桌上认真思谋策划起来,萧雄心情激愤中忽然想起一事,挠头道:“不好,我答应田田留下给他运功疗伤,这下子又走了,他要生气了可怎么办?还是等他好了咱再去吧。”
    高淮道:“大堂主您放心,快些去吧,给萧谏疗伤的事情交给我就成。我备好美酒佳肴,等着你们凯旋归来!”他这一撺掇,萧雄和石幽更来了劲头,众人约定了第二日就各自回去召集人马,最后集中于无常门,统一安排部署。
    第二日众人呼啦一下都不见了踪影,如此大的事情,连林二堂主也跟着去了,整个荔汀别业主事的就留了个未央。萧谏到了吃晚饭时,才觉出异常来。恰好休眉在他身边,他就问休眉萧雄他们去哪里了,休眉道:“你不知道吗?他们相约打十三旗去了。”
    萧谏惊道:“什么?打十三旗的谁去了?”
    休眉道:“总门主,天下无敌的总门主王君临啊!我是真害怕了,我连看都不敢去看。”
    萧谏脸色微变,道:“为什么?发生了什么事儿吗?”
    休眉道:“是这样的,萧大堂主和石门主带着人去挑十三旗总坛了。咱们东齐的皇帝陛下说要是能把十三旗拿下,就可以把十三旗的生意让两家儿平分,就催着他们去,还说要给他们庆功啥的。还说……”
    萧谏忽然怒喝道:“不要说了!”休眉从来没见他发过这么大的脾气,大惊之下,立时住嘴,半句话也不敢再多说。
    萧谏气得心怦怦跳,感觉呼吸困难起来,他伸手按住胸口,半晌方道:“十三旗是那么好挑的?哄着别人去送命,报自己的私仇?简直卑鄙无耻到了极点!”
    休眉犹豫了片刻,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只得劝道:“别生气了,还是吃饭吧。”伸手把一碗糖藕粥往他面前推了推。萧谏反手把粥碗扫落在地,犹觉得不解气,于是有什么摔什么,将所有的小菜,蟹黄包统统扫在地上,发怒道:“眼看着人都要死光了,最后剩我自己了,还吃什么吃?不吃了!”
    高淮恰此时从金陵赶到了荔汀别业,听得萧谏房中稀里哗啦响成一片,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慌忙进来问道:“怎么了?”迎面忽然飞来一只茶杯,他侧身避开,见萧谏怒气冲冲,便问道:“你怎么了?生这么大气干什么?”
    萧谏忽然转头看着他,冷笑道:“高淮,你干得好事!你让我大哥去挑十三旗,你知道王君临是什么人吗?是谁想挑就挑的?你骗着他去送死,你自己怎么不去?!”
    休眉吓呆在一边,此时忽然悔悟过来,拔脚就走,慌着去找未央来劝架。
    高淮愣住,脸色慢慢变得苍白,片刻后方道:“小谏,你这话说的,我怎么骗他去送死了?是你大哥他自己说的要去挑了十三旗,我不过跟着帮衬几句。大堂主还说江湖纷争,不让我涉及。你怎么就不问青红皂白,全赖到我头上了?”
    萧谏接着冷笑:“你这话谁信?你想报仇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吧,想了整整五年了,憋不住了?有胆量自己去,叫别人出头算什么本事?这深仇大恨,还是自己亲手报比较好,才能让世人感叹你这惊天地泣鬼神的旷古情缘!”
    高淮伸手扶住门,身子微微发抖,沉声道:“我没有,信不信由得你!”
    萧谏忽然抢到高淮身前,伸手就去扯他衣服。他虽然重病初愈,但下手依旧很快,一把扯开了高淮的衣襟,高淮连忙闪身靠在墙上,惊道:“你做什么?”
    恰此时,休眉和未央急匆匆赶来,看到萧谏把高淮按在墙上,高淮衣襟大开,休眉慌忙伸手盖住眼睛,低声道:“啊咧,这是干什么呢?”
    108
    策反
    萧谏抓住高淮衣襟问道:“黑羽箭呢?你把黑羽箭拿来我看看少了没有?我记得你是挂在脖子上的,我看看!”一眼看到颈中那根红丝绦,见果然只剩了一枚黑羽箭,于是逼问道:“那一枚去哪儿了?是不是给大堂主了?让他拿着去杀王君临了?你怎么不说话?!”
    高淮对他的逼问置若罔闻,脸色苍白,清冽如水的双眸冷冷地看着他。未央伶俐,几句话听出端倪来,忙上前把萧谏扯开,挡在高淮身前道:“田田,你疯了不成?你看你,不问缘由,自己把自己气成这样!来来来,坐下说,有什么话,跟姐姐说。”连拉带扯地把萧谏按在一张椅子上。她稍一松手,萧谏又开始跳脚,叫道:“你让他给我说清楚!”
    未央再一次按住萧谏,回头看了高淮一眼,高淮靠着墙沉默无语。未央忽然怜悯起他来,转头看着萧谏道:“不用他说,我来跟你说。二堂主告诉我,你在太原重病,大堂主借机讨要黑羽箭。陛下为了救你的性命,把一枚黑羽箭给大堂主了。你若是不信,等你大哥回来了就问他去!”
    萧谏怔住,呆呆地看着她,未央伸手点点他的脑袋:“田田啊,二堂主说你不能生气,你今天竟然发了这么大的脾气。一圈儿的人都盼着你早点好,你却如此作践自己,你真让姐姐失望!”
    萧谏道:“我不信!”他语气已经软弱下来,但输人不输阵,只得硬撑着加了这么一句。
    未央见他脸色绯红,满头的汗,便用手绢给他擦了擦额头,道:“不信就问嘛,现放着大堂主二堂主都是证人。”
    萧谏嘀咕道:“那若是他俩回不来了,却让谁来作证?”
    未央嗔道:“你这孩子,说起来你担心你大哥,却又口口声声咒他,你就少说两句吧!”
    高淮一直靠墙站着,此时慢慢地把自己的衣服整理好,道:“未央姐姐,我想跟萧谏单独说几句话。”
    未央偷偷瞄他一眼,高淮脸色苍白,却勉强对着她一笑,低声道:“我不会把他怎么样。”未央尴尬起来:“那么我等告退。”扯着休眉赶紧退了出去。
    室中两人沉默下来,良久,高淮方道:“萧谏,如今我的话你是一点都不信了,那么你未央姐姐适才所言,你信不信?”萧谏低头不语,脸上的凤凰在烛光中微微地闪动着,妖冶艳丽,仿佛活了一般。
    高淮听不到他的回答,便接着道:“信不信也由得你了。从前的事情,的确是我的错,你那时候跟着我吃苦受累,我待你却冷淡疏离,从来都没有在乎过你想要什么。林二堂主说的不错,换了你疏华哥哥在潞州,我会去救的,哪怕舍了我这条命不要,我也会去救的。但当时,我没去救你,不管是什么缘由,只能说……是我对不起你。只是我没想到你是如此决绝的性子,不肯给我补救的机会。刚开始还给几分面子,等到后来,就一点都不给了。我如何讨好你,也不过是自作多情,自取其辱。”
    他转头看着萧谏,沉沉地道:“在洛阳,那个凤凰台,可是你主动缠着我的。如今我上钩了,虽然开窍的晚了点,你却已经变异思迁,现下更是说翻脸就跟我翻脸,我不管做什么,都是错。”
    萧谏依旧不肯抬头,高淮凝神望着他,却看不到他的神情,慢慢绝望了,终于道:“你真不要我,那就算了。算我倒霉,这辈子碰上你们两个,他是有事儿了也不跟我说,自己说死就去死了。你又是个软硬不吃的性子。你们谁想扔我就扔我,管我摔成什么样子。当然,是我先扔了你,所以你不管怎样对我……都是我咎由自取。”
    他伸手解下了颈中那跟红丝绦,走过去放在萧谏身边的案几上,道:“余下这枚黑羽箭,大堂主和我要,我没给他,我说以后我不用它,留着给小谏玩儿。如今看来,你是真不稀罕我的任何东西了。但我还是要给你,这样你就放心了,知道我不会再让大堂主去做危险的事情。至于这次去挑十三旗,也怪我多嘴,跟着煽风点火,说来说去还是我的错。我这就往十三旗去,一定让你大哥,让石门主林二堂主他们平平安安的回来。”
    他反身出门而去,门外蒙昕带着大批的大内侍卫赶紧跟上。萧谏终于抬头,怔怔地看着他的背影,忽然站起身来,跌跌撞撞追了出去,叫道:“高淮,你回来!”
    高淮恍如不闻,只管往前走,萧谏只得接着追。但他大病初愈,如何追得上高淮,只得接着叫道:“高淮,你站住,你听我说!你纵然去了,也不过是多个人送死罢了!”
    高淮轻轻自语道:“死了岂不正中你下怀?”脚下不停,蒙昕在他身边低声道:“陛下,萧家少爷撵过来了。”高淮面无表情,接着往前走。萧谏实在撵不上,只得站住了脚,一咬牙,叫道:“三哥!”
    高淮听到这久违的称呼,忽然身形一顿,站住不动了,心中一阵酸楚悲凉慢慢涌了上来。萧谏却借机气喘吁吁追到他身后,问道:“你真的想挑了十三旗?真的想给孙疏华报仇?还是就是跟着起个哄?”
    高淮无法回答他,他当然想,的确萧谏所言想了好几年了。但如今这状况,不是在江湖上鬼混那会儿,杀伐决断,快意恩仇。有些事不是自己想就可以做到的。人生太多不得已,有时候必须容忍,也许是忍一时,也许就得忍一辈子。
    萧谏听不到他的回答,思忖片刻,道:“你听我说。十三旗作为江湖上最大的帮派,除了那一年在蜀南遭灭顶之灾的蓝旗门和白旗门,余下人众达到三千多人,其中武功高强者比比皆是,这实力,绝非一般江湖帮派可以抗衡。 你想借助江南五大堂和无常门尽数剿灭他们,我认为不妥当。江湖中人,亦正亦邪,朝廷的法令在他们身上不起任何作用,所以不可以世人之善恶是非标准来衡量他们。便是我大哥的五大堂和石门主的无常门,也未必就能说有多好的名声,只不过十三旗更差罢了。
    我从十三岁开始就年年在叶七公子的青琐印花楼里看书,疏华哥和那个曲护法和他闹起来那一次,恰好我也在。最后我抱着叶七不放,他把疏华哥放走了。我回想当年的事情,虽然叶七也有错,但他并不是始作俑者,真正对疏华哥下了追杀令的应该是王君临。王君临的武功,高深莫测,世间无敌。你想报仇,我大哥和石门主想抢他们生意,这无可厚非,但是我大哥和石门主真不是他的对手,就是加上你,我想也不行。你当然更不能因为这个出动东齐的兵马。”
    高淮道:“不行就不行,我知道我不行。”
    他语气冷淡,萧谏似乎听不出来,接着道:“你能不能让一步?”
    高淮道:“我让什么?萧谏,现在不是我去不去的问题,初始我并没打算去报仇。但你刚才口口声声谴责我害你大哥送命,我不去帮他怎么行?你究竟让我怎么办?当然,你若是说我想报仇,也由得你,我也不想再跟你抵赖,毕竟这个心思,我还是有的,我不能不承认。”
    萧谏道:“但是你这样去了,不是报仇,是去送死!你自己死了不打紧,害得好多人跟着你一块儿送死!”
    高淮让他给气得直哆嗦,半晌方道:“对,我死不打紧,别人不能死!那你说吧,你说让我怎么办?”
    萧谏道:“我真说了。我说个办法,你可以试试,你不但能报仇,还不用死。”他眼光扫过围在身边的大批侍卫,蒙昕一摆手,带着众人远远地退了开去。萧谏接着道:“我说的让一步,是保留十三旗其余人众,杀了王君临。王君临这些年并不管门中事务,一心修炼武功。近年来管事的一直是叶七,七哥哥个性沉稳冷淡,但武功不及王君临,他受王君临压制许多年,心里未必没有怨言。所以,你要策反,从叶七这里策反。我来写一封信,你签上你的名字,盖上你东齐皇朝的御印,让休眉跟你去,送到叶七手中去,最好能赶在大哥他们动手前。”
    高淮慢慢转过身来,看着他,道:“你什么意思?”
    萧谏道:“我没什么意思,七哥哥他待我很好。刚开始也许是看我爷爷的面子,后来是真对我好,还给我讲解过内功心法。我不想让待我好的人一个一个死掉,我害怕了。就这么简单。”
    高淮一声轻叹,片刻后低声道:“你周边的人你个个顾惜,只有我是多余的。”他看着萧谏,眼光悲喜莫辩,道:“走吧,写信去。”
    两人折回萧谏的房间,萧谏一边写信,一边交代道:“十三旗人多势众,七哥哥其实不喜欢人胡来,但他并非大当家,许多事情不好做主,纵容得他们一个个无恶不作。将来总门主若是给他做了,也许会好很多。当然,你要从中斡旋,把三家的关系特别是生意上的事情处理妥当。”
    于是高淮不再多说,拿着信,带着休眉走了。
    萧谏和高淮痛痛快快地发了这一顿脾气后,竟然通体清爽,病一天好过一天,很快就可以在荔汀别业溜来溜去。没想到跟人吵架有如此神奇的功效,直把未央看得啧啧称奇。但萧谏担心去干架的人有闪失,天天望穿秋水,望断云烟,辗转悱恻,度日如年。
    十天后,消息传来,策反成功,江湖上这三十年来最大的一次纷争在叶七的阵前倒戈中形势急转直下,王君临被叶七、萧雄、石幽、高淮四人联手诛杀。但四人均都不同程度地受了伤,石幽最轻,因为他轻功较高,也最滑头。叶七次之,因为他熟悉王君临的武功,避之有道。高淮第三,因为他虽然易容,但萧雄知道他是东齐的皇帝,和自己很喜欢的弟弟有些说不明白的关系,所以千方百计照顾他。
    于是萧雄伤得最重。
    王君临一死,十三旗底下的人混乱起来,和江南五大堂及 无常门一场混战。叶七出面弹压,虽然终于平息下去,但萧雄在一片混乱中失踪了,五大堂的人无论如何也找不到。
    109
    追杀
    王君临一死,十三旗底下的人混乱起来,和江南五大堂及 无常门一场混战。叶七出面弹压,虽然终于平息下去,但萧雄在一片混乱中失踪了,五大堂的人无论如何也找不到。
    高淮重伤之下,依旧硬撑着邀请叶七、石幽一个月后到金陵皇宫中赴宴,共商大事,他在皇宫中恭候大驾。
    萧雄失踪,一向沉稳淡定的林再淳也急得团团转,催着何眠和沈欢欢去找。但在十三旗的地盘上,众人又不敢大肆寻找,偷偷摸摸做贼一样正忙活,叶七已经派人出来,传话让他们快滚。但对高淮就比较客气,请他先回金陵去,说自己一个月以后一定会去金陵觐见陛下。高淮伤得不轻,神智昏昏沉沉,听着那人传话,胡乱点了点头,林再淳先给他下手诊治,然后让蒙昕带着他离开

章节目录

明月出天山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俞洛阳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俞洛阳并收藏明月出天山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