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午时。
    宫中宣武门大开,几匹快马从宫内疾驰而出,明眼人一看就是传消息的。
    五匹快马分别进入内阁五老的府上。
    谢府。
    谢怀安平静的看着宫内的太监。
    “谢阁老!陛下醒了,龙体安康!”
    小太监第一次出宫传信,就到了谢怀安面前,难免有些紧张,偷偷的瞄了一眼谢怀安。
    然而谢怀安一直保持面无表情的神态,这让小太监松了口气。
    “甚好!陛下龙体安康,我等做臣子的也放心了。”
    谢怀安点了点头。
    “谢阁老,陛下让您去宫中面圣!”
    谢怀安也没有任何意外,昨天他就收到了黄州的消息,那边战事已定,萧衍自然没有装病的必要了。
    不由得深深叹了口气,萧衍成长的太快了,这才几个月时间竟然能和擒龙军缚虎军,打个你来我往,甚至最后将其一网打尽。
    他本以为萧衍插手朝政的第一目标是庙堂之上的各个大臣,他都已经做好了准备了,即便之前陆集叛变,他也是无关痛痒,心中早有定计,没想到萧衍反其道而行之,直接提拔军方。
    宁虎臣一步登天,同时本身就根正苗红,虽然是出身寒门,但是凭借环通弟子身份,军方的人也没有人反对。
    如今黄州一战,宁虎臣天下扬名。
    萧衍的实力自然水涨船高,虽然谢怀安没有什么损失,但是此长彼消之下,谢怀安也有些坐不住了。
    半个时辰后,五位阁老齐聚一堂。
    甘露殿。
    萧衍已经恢复了帝王的打扮,身穿五爪金龙袍,头戴帝冠,端坐在龙椅之上。
    面色红润,丝毫没有一点病入膏肓的模样。
    谢怀安,杜沛文,陆集,牛世轶,韩向真五人跪地行礼。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位爱卿平身,来人赐座!”
    萧衍伸手虚扶众人,体贴的让林仲贤为五人摆上坐位,倒上了茶水。
    萧衍笑道:“这些时间朕得了重病,卧床不起,朝中大事皆由内阁过问,众阁老费心了。”
    陆集连忙回复:“陛下龙体安康就好,我等做臣子的就是为陛下分忧的,乃是分内之事。”
    陆集这一记马屁正好拍在了萧衍心中,经历黄州叛乱,萧衍对朝中大臣早已经心寒,这时候陆集不声不响的来了这样一句话,深得帝心。
    果然萧衍龙颜大悦:“陆阁老深明大义,要是朝中所有人都是这么想的,我大佑还何愁疾苦?”
    “陛下盛赞!”
    “虽然朕卧床不起,但是宁虎臣出征在外,朕也是时刻派人关注,不成想黄州局势糜烂如斯,朕痛心疾首,幸好宁虎臣领兵有方,替朕重掌黄州。”
    “来人将黄州战报呈上来。”
    “喏!”
    林仲贤伸出手从袖中取出奏折,摊开。
    五人之中除了被蒙在鼓里的杜沛文之外,其余四人或多或少都在将目光放在黄州那里,对于黄州发生的事情大概也有所了解,但是具体不太详细,只知道萧衍大获全胜。
    “八月中旬,末将率兵一万驻扎泾水与安居寨贼匪对峙,留两万驻守庐山城,韦忌犯上作乱窃取圣上皇商银两一千万之巨,黄州守备军刘雄也参与其中,又出现三万五千不明身份的军队,一曰擒龙,二曰缚虎,其反心可见一斑。
    幸得陛下赤字营一千拖住擒龙军,安居寨深明大义,率兵助末将一臂之力,此战合计剿灭敌两万余人,俘获敌军四万。
    至此黄州已定,根据末将调查,安居寨之所以翻盘全是由韦忌剥削民脂民膏,无奈之下反叛。
    末将正在黄州处理战后事宜,择日将返京。
    宁虎臣拜上!”
    宁虎臣这一奏折选择性的忽略了大部分的内容,甚至将擒龙缚虎二军归纳在了韦忌的名下,说白了就是让韦忌一个人背锅,这也是萧衍深思熟虑之下的结果。
    他手中有四万人的俘虏,说实话要找他背后之人不要太简单,只需要询问这些人从何而来即可,一个两个的嘴硬,但是不可能好几万人都嘴硬。
    但是萧衍之所以这么做,不是他不想将背后之人一网打尽,而是心中另有考虑。
    第一,大佑如今积弱,国力不盛,再经不起任何战乱了。
    第二,如今朝堂三方势力三足鼎立,一旦这伙人被他剿灭,谢怀安他根本无从制衡,毕竟谢怀安在朝中的权柄太大。
    综合考虑之下,他决定先按兵不动,装作不知。
    “那韦忌简直该死!以下犯上,犯上作乱,当令宁虎臣一刀斩了那厮!”
    杜沛文作为清流,立马跳出来咬牙切齿,恨不得撕了韦忌,清流的宗旨就是亲君,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杜阁老不必心急,宁虎臣已经坦言,韦忌已经落网,正在押解进京,不日便会抵达长安。”
    萧衍安抚说道。
    “如此甚好,微臣斗胆将韦忌八代灭族,斩首示众!”
    “朕已经通知大理寺卿沈梦山了,到时候三司会审。”
    “陛下圣明!”
    萧衍摆了摆手,示意杜沛文不必多言,说道:“今日召集各位爱卿前来是想询问对黄州之事可有什么高见?”
    “如今黄州上上下下官员基本上被抓了个干净。空缺了很多职位,这是其一。
    其二,朕想要在黄州增设港口,设计直辖,作为大佑商业左转地,不仅能快速回复黄州生产,另外也让我大佑的咽喉地带有所保障。”
    萧衍上来就是一顿王炸,看似没什么,实际上却隐藏了很多内容。
    官员的任命,增设港口税收等等,都是一份大蛋糕。
    看萧衍的意思,这份大蛋糕他没打算独吞,而是要分割出去一部分,当然他肯定示意要占大头。
    至于为什么要分出去一部分利益,萧衍有自己的考量,他想要把黄州打造成后世上海那种模式,国际性的大都市。
    但是现如今他手中只有不到十万军队,根本不足以守护好这份蛋糕,既然如此不妨将谢怀安拉进来,给予一定好处,一旦黄州有事,鹧谢怀安也不会袖手旁观。
    谢怀安作为城府极深的老狐狸,他几乎一瞬间就猜到了萧衍的想法。
    所以没有敢轻易提起此事。
    反而问到:“老夫心有一问,不知陛下可否能为老夫解答一二。”
    “谢阁老但说无妨!”
    “何为直辖?”
    萧衍点了点头,也没有露出任何意外的神色,谢怀安就是这样,几乎每次都能直至核心,一针见血。
    “众所周知,黄州泾水乃是长安下扬州的咽喉地带,几乎所有的船商都会选择在黄州庐山城进行补给,这也是咽喉之地名称的来源。
    但是整个黄州有七县,分散在各地,一来不有利于管理,二来是泾水时常决堤,如果能将原来的庐山城扩建,不仅可以避免水灾,还可以有效改善民生问题。
    而黄州刺史便是整个黄州的最高领导者,包括军事,财政,甚至可以自行任命黄州内部官员。上书之时不必通过吏部,内阁,直接对朕负责。
    这便是直辖!”
    谢怀安听后心中倒吸一口凉气,这哪里是刺史啊,这是封王。
    但是转念一想,萧衍竟然有如此魄力,一旦这种制度开创先例,那么势必会引起一阵轩然大波。
    但是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皇权能够直接下达到地方,不经过内阁,对于城市的发展了若指掌。
    “不知黄州刺史陛下心中可有人选?”
    谢怀安常识性的问道。
    “果然不愧是谢阁老,朕心中倒是真油这么一个人选。”
    萧衍欣慰的点了点头。
    果然如此,以萧衍无利不起早,不打没有准备的仗的性子,他心中没有腹稿肯定会不明言的。
    “是何人,竟然值得陛下委此重任?”
    “前门下省,尚书令,姜润!”

章节目录

主宰江山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不用线放风筝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不用线放风筝并收藏主宰江山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