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要耗费多少光阴,你……可愿等我?”
    冷月澜唇边的笑意渐浓,眼眸里也带着怜惜和纵容:“我等你,多久都会等。”
    萧段活到现在,这月下烟雨的美景不知道看了多少遍,却从没有一刻能像此时那般让他灵魂激荡,此时的月色太温柔、烟雨太美,眼前的笑颜太让他心动,让他不醉于酒,却独独醉于风月情浓,而且还甘愿一醉不醒。
    他的一生荆棘满途,却有这个人与他携手偕行,他知足了。
    ――――――――――――――――――――――――――――――――――――――――――
    一夜之后,他们收拾行装继续赶路,因顾及冷月澜的身体,萧段特地买了辆马车,他们晓行夜住,数日之后便赶到了安阵府。
    到达安阵府的青河县之后,冷月澜没有再和萧段同行,而是隐姓埋名住进了青河客栈,暗中观察一切。
    萧段到任后,拒绝了莫知县为他办洗尘宴的提议,立刻召集各官员讨论治河之策,广纳意见。
    “我们可以从这里修渠,沿着这里通向恒河县的恒河。如此一来,既可以疏通沉积淤泥,分减水势。也可以灌溉恒河县的良田,解决旱灾的问题。这是目前最可行的方法。”
    萧段指着案上的地图,神色认真地解说他的治河之策,无奈听者藐藐,萧段知道再说下去亦是徒费口舌,于是停了下来,扫视众官员,问道:“各位大人认为此策如何?”
    众官员闻言,脸有难色,却没人回答。
    萧段的表情未变,温声说道:“各位大人有话但说无妨。”
    众官员面面相觑,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他们经过一番眼神交流之后,由莫知县开口道:“萧大人,此法虽好,但却不易实行。”
    朝中那么多官员在安阵府绕了一圈之后便知难而退,萧段当然不认为此行能顺利,因此他依旧态度谦和:“莫大人,治水一事刻不容缓,请莫大人为萧某解惑。”
    虽然萧段乃天子门生,但莫知县并不认为萧段能顺利解决此事,因此各官员相视片刻之后,皆认为应该早日向萧段坦言,把他打发了,免得惹麻烦。
    于是莫知县诚恳地道:“实不相瞒,恒河两岸的良田乃楚王殿下所有。楚王殿下在先帝时曾救驾有功,连先帝都敬他三分。陛下登基以后,更是亲赐他手杖,准他御前不拜。这样的人物,岂是我等能得罪的?”
    萧段听罢,知道这事确实棘手,但他身负君命,不能就此知难而退,更何况他的身后是万千百姓的安危,他这一退,便是无数人葬身鱼腹。他自认并非良善之辈,却无法眼睁睁看着苍生殄灭。
    想到这里,萧段眸光一凛,朗声说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若楚王殿下感念皇恩,便应该欣然献上良田以解燃眉之急,岂可因一己私利而妄顾百姓生死?”
    萧段才名满江南,此时一番话说得豪气干云,但在众官员眼里却是书生意气,他今日说得尽兴,明年却不知道魂归何处了。
    众官员虽然敬佩萧段的勇气,却不敢成为另一个萧段,因此无人敢附和,众人皆低头不语,府衙内的气氛一时之间有点僵。
    少顷,莫知县轻咳一声,歉然道:“萧大人不畏强权,一心为民,下官实在惭愧。”
    话虽如此,却等同废话,实际上仍是不敢附议。
    萧段也不勉强,如今知道问题所在,总算没有白忙。当务之急是拜会楚王,试探一下楚王的态度。
    想到这里,他便说道:“萧某会找个机会拜会楚王殿下,此事改日再议。”
    众官员闻言,暗松一口气,莫知县恐遭池鱼之殃,不敢让萧段留宿在府衙内,于是连忙起身作揖:“萧大人,请!”
    萧段原本便无意入住府衙,对莫知县此举并不在意,只作了个揖,便转身离去。
    众官员看着萧段那修长的背影,皆摇头叹息,直道可惜了一代才子,那语气仿佛萧段已是将死之人。
    第25章 悖逆之臣
    萧段离开府衙时已到了晚膳时间,他想念冷月澜,便故意到青河客栈用晚膳。当他走进客栈时,已座无虚席,幸好正有一席人结了帐离开,萧段才得以坐下。他扫视全场,却不见冷月澜的身影,不禁有些失望。他唤来店小二,随意点了一壶酒和几盘清淡的菜,便听起说书先生的故事来。
    “那个捕快大喝一声‘你这小贼,见了本捕快还不束手就禽。’那小贼回头一看,顿时吓白了脸,飞也似的往城东的方向跑去……”
    站在柜台旁的说书先生手执折扇说得口沫横飞,在场用膳的顾客听得津津有味,不时拍手叫好,那说书先生偶尔做几个动作,让故事显得更生动。
    说到一半的时候,说书先生忽然一顿,目光一瞬不瞬地盯着楼梯的方向,萧段见状,往楼梯的方向望去,见一名身穿淡黄色衣衫的男子正缓步下楼,那人肌若晚雪、俊秀绝伦,正是冷月澜。
    萧段见那说书先生的目光总往冷月澜身上瞟,心中不悦,却不便发作,只得喝起闷酒来。
    此时又有两桌客人结帐离开,其中一桌正是萧段邻桌,冷月澜便走到那桌坐下,那店小二不待他叫唤便自动走了过来,热情地道:“客官有何吩咐?”
    冷月澜有伤在身不便喝酒,便点了一壶茶和几盘清淡的菜,津津有味地听着说书先生的故事。
    说书先生从没见过像冷月澜这般俊美的男子,一双眼睛几乎粘在冷月澜身上拔不出来,此时发现冷月澜在听他说书,心中更是激动万分,说得愈加动听。
    邻桌的萧段握竹箸的手越来越紧,恨不得把手中的竹箸当暗器甩过去,刺瞎那双总粘在冷月澜身上的眼睛。
    故事说完,说书先生收起折扇,却有些不舍得离去。萧段虽然心中不爽,却仍对他说道:“若兄台不嫌弃,请过来喝杯水酒。”
    冷月澜听罢,也对那说书先生微微一笑,说书先生见状,立刻走到萧段桌前,轻轻一揖。
    萧段立刻起身恭请,并说道:“在下萧段,敢问先生大名。”
    萧段虽然不及冷月澜俊美,但却同样丰神奕奕,让人见之难忘。说书先生连忙说道:“在下丰若神,很荣幸能认识萧兄。”
    萧段起身为丰若神倒了一杯酒,那丝绸衣袖掠过桌子的一角,幽香扑鼻。萧段神色温和地说道:“萧某初临江南,人生路不熟,以后还请丰兄多多指点。”
    “萧兄请别见外,四海之内皆兄弟。丰某没什么本领,却爱管闲事,所以对青河县之内的大小事都很清楚。如果萧兄有什么难处,但说无妨。”
    萧段闻言,笑意更甚:“多谢丰兄,萧某打算久居此地,所以想置些田产和房屋。我来的时候沿途经过恒河,看到河堤两岸有良田数千亩,想把它买下来,却不晓得卖主是何人,请丰兄解惑。”
    冷月澜听罢,喝茶的动作一顿,但他很快便回复过来,仰头把杯中的香茶饮尽。
    萧段此话一出,饭馆里的大部份人都往他这边望来,神色古怪。正巧此时有一名身穿黑衣的青年踏进门槛。他闻言,立刻转过头,冷冽的目光如鞭子一般飞掠而来,但当他的目光落在萧段身上时,他的神色微怔,寒冷的气息渐渐散去。
    萧段感受到门口的目光,转目望去,与那名黑衣男子对视一瞬,随即又立刻移开目光。
    与他对桌而坐的丰若神怔忡片刻之后,立刻露出笑颜,说道:“不瞒萧兄,你若看中这青河县的任何一块良田都可以垂涎,唯独那恒河两岸的良田碰不得,萧兄还是另寻他处吧!”
    萧段注意到刚才进门的黑衣男子在他不远处的桌子坐下,向店小二要了一壶酒、几盘下酒菜,他的声音低沉,语气偏冷,想必是不常与人交谈之人。
    萧段回过神来,端起酒杯轻啜一口,温声问道:“丰兄何出此言?难道这良田大有来头?”
    “萧兄有所不知,两年前,突然有一群凤凰落在恒河两岸的良田之上,那情境真是壮观至极,人生难得几回见。当时全县的人都争相赶来观看,你在街上随便找来一个人,都可以打听此事。”
    萧段闻言,转目四望,果然看见在场众人皆点头附和,他的眸光流转,俊美的脸上露出一抹笑靥,让他的整个轮廓显得特别柔和:“人常道:风凰不落无宝之地。难道那恒河两岸的良田藏有稀世宝物?”
    “不,那是比珍宝更贵重的东西。”丰若神见萧段的双眸闪动着好奇,不禁附到萧段的耳边,轻声说:“当时围观的人之中,有一名得道高僧,他说那块良田上有真龙之气出现。所以,那河堤两岸的良田隔天就被楚王买下来了。”
    萧段的眸光一闪,但那情绪很快便被隐没在深邃的眸色之中。他尚未回答,便见那名黑衣男子转过脸来,冷冽如冰的声音从他的口中溢出,让在场众人如骤降寒霜。
    “两位兄台,闲谈莫说人非。要是因言获罪,那就得不偿失了。”
    萧段对于这名男子的提醒有些意外,他起身恭敬地向那名男子作了个揖,说道:“多谢兄台提醒,在下自当铭记于心。”
    语毕,他又把目光转向丰若神,语带歉意:“丰兄,萧某今日在外面诳了一整天,已有倦意,就此告辞了。”
    语毕,他放下银两,对丰若神然翩然一笑,便在黑衣人那深邃的目光中迈步离开。
    当萧段走到门口时,正有几名身穿华美衣衫的青年迎面走来,那几人走路摇摇晃晃,脸上已有醉意,一阵混浊的酒气扑鼻而来,让人十分不适。
    其中一人无意间看见萧段,立刻眼前一亮,挡住萧段的去路。
    萧段神色未变,温声问道:“这位兄台有何事?”
    那名男子目光灼灼地盯着萧段的脸,笑得极淫荡:“这位公子长得真俊,不知是否愿意和在下共饮几杯?”
    正在喝茶的冷月澜唇畔逸出一抹冷笑,心里暗道一声不知死活,却不打算插手。
    萧段神色渐冷,根本不愿意为这几名纨绔子弟浪费眼神:“在下尚有要事在身,失陪了。”
    说罢,萧段正要离去,却被那几人围住,刚才说话的那人想伸手抚上萧段的脸,被萧段甩袖拍开。萧段玉容如霜,说道: “公子请自重!”
    那几人听罢,哈哈大笑,举止愈加轻浮,让人心生厌恶。
    “你既然被咱们看中了,就别想逃出咱们的五指山,若不想受苦便乖乖从了,否则别怪咱们无情。”
    萧段那深沉的眼眸闪过一丝厌恶,本不想在众目睽睽之下教训这些人,无奈这些人不识风色,非要惹他出手。
    他的手指微动,正要出拳,却见一柄阴森的长剑横在他的面前,剑身拼发出凛冽的杀气,让那名正想扑向他的纨绔子弟硬生生地止住脚步。
    萧段惊讶地转目望向握剑的黑衣男子,那人的脸上仍带着与剑光如出一辙的森寒,但他的身体却坚定如磐石地挡在萧段面前,为他挡住所有的恶意和伤害。
    那名纨绔子弟惊惧地瞪着那柄离他的咽喉只有一寸之遥的长剑,脸色苍白如纸,嘴唇抖如风中落叶。
    “滚!”黑衣男子冷冷地睨了他们一眼,根本不屑掩饰自己眼眸里的杀气。
    那几名纨绔子弟呼吸一窒,色心已早在惊惧中消散于无形,听得那冷冷的一声“滚”,他们如获大赦,跄踉地逃出客栈。
    萧段冷眼看着那几名纨绔子弟消失在眼前,瞬间掩去眼眸中的不屑,转身面对黑衣男子,作揖道:“多谢兄台仗义相助。”
    那黑衣男子闻言,收敛起眸中的锋芒,劝道:“公子既然初来此地,便应该低调行事,怎可做出刚才那种引人注目之举。在下言尽于此,希望公子好自为之。”
    萧段知道黑衣男子此言乃出自善意,于是含笑温言道:“多谢兄台提醒,萧某必定铭记于心,告辞。”
    说罢,萧段转身离去,那素白的衣衫因他的动作而翻飞,淡香浮动,让黑衣男子有瞬间失神,他目不转睛地凝视着萧段渐渐远去的背影,深沉的眼眸中染上几分不舍。
    冷月澜的目光透过人群停在那名黑衣男子身上,若有所思。
    ――――――――――――――――――――――――――――――――――――――――――
    冷月澜用过晚膳之后,很快便回了厢房。他让店小二抬来一桶热水,洗了个浴,然后沏一壶雨前龙井,坐在窗前对着明月看书,悠闲自在。
    过了片刻,一个人影踏月而来,动作迅捷地从窗外掠进他的厢房,站在房中央含笑看着他。
    冷月澜合上书,转目望向萧段,眉宇温柔,唇畔含笑:“来得真早。”
    萧段上前把冷月澜揽入怀中,在他耳边低喃道:“我想你了。”
    “刚才不是见过了?”冷月澜伏在萧段怀里,双手环住萧段的腰,他的声音仿如珠落玉盘,清脆悦耳,掠过萧段耳际,仿佛有一只无形的爪子在他心底挠着,让他心痒难耐。
    刚才见是见着了,却必须假装不认识,这比不相见更折磨人,于是萧段一进来便立刻抱住冷月澜以慰相思,他轻抚冷月澜那头光可鉴物的长发,说道:“虽然刚才见过了,但还是想你。”
    冷月澜离开萧段的怀抱,为他倒了一杯茶,说道:“刚才的事我都听到了,也听懂了,难怪那么多官员知难而退,原来在他们前面压着楚王这座大山。”
    萧段接过冷月澜手中的茶杯,轻啜一口,说道:“我今天召集各位大人共商治水之策,但却无人附和。”
    当初那道奏折是冷月澜陪着萧段写的,他当然很清楚萧段的治水之策,虽然早就知道前路艰难,但如今听闻萧段所言,想到众官员庸碌无为,仍是感到气愤。
    他冷笑一声,讽刺道:“若是附和了,到时候要淹了楚王的地,他们该如何收场?”
    袅袅白烟从杯中升腾而上,模糊了萧段那张俊美的脸,他的眉宇轻蹙,神色凝重:“楚王听到那块田上有龙气,却不肯献给陛下,而是据为己有,这不是想谋反么?”
    冷月澜以指尖轻轻抚弄着茶杯的杯沿,眉锁愁烟:“想不到楚王竟有不臣之心,此事须谨慎,若把楚王逼急了,说不定会杀人灭口。”
    萧段沉吟片刻,终于说道:“我明日就去拜会楚王,探探他的口风。”
    冷月澜闻言点头,他奉命暗中监视萧段,此时不便出面,因此即使担忧萧段,却不能随着他去楚王府。转念想到楚王独占龙气良田之事在安阵人尽皆知,却未达天听,不禁心中陡寒,他一掌拍向桌面,怒道:“楚王有谋逆之心,此事人人皆知,但人人不言,朝廷要这帮庸臣有何用!”
    萧段抓住冷月澜拍得微红的手掌,轻轻摩挲着,劝道:“他们为求自保,当然装聋作哑。你伤势未愈,别气坏身子。”
    冷月澜发出一声轻叹:“我只怕他们已跟楚王暗通款曲,倘若楚王叛乱,而我们尚在安陈,那就无兵可调,九死一生了。”
    萧段闻言下意识地抓紧冷月澜的手:“楚王乃皇亲国戚,就算真要办他也只能由陛下动手。我们当务之急是边治水边搜集楚王谋反的证据,到时候把证据全部交给陛下,由陛下定夺。”
    冷月澜自然明白萧段的意思,虽然他也是皇族,但他已遭猜忌,倘若动了楚王,便有排除异己之嫌,这必会成为日后清算的罪状。
    不到万不得已,他绝不能走这一步。
    冷月澜反握住萧段的手,叮嘱道:“你明日小心些,我怕楚王对你使阴招。”
    萧段与冷月澜十指紧扣,那原本偏冷的脸色瞬间便柔和下来:“你放心,我不会有事的。”
    窗外月华如练,月辉洒在执手相看的两人身上,他们十指紧扣,眸光缠绵,用脉脉无语去诠释他们的爱情。
    第26章 杀机
    翌日,萧段到楚王府拜访,由于他发过拜贴,因此楚王早已在府内等候。
    萧段在侍卫的带领下穿过辉煌夺目的前院,他的目光一扫,小桥流水、珠心玉角、方丈蓬莱映入眼帘。满园芬芳,香染衣袖,这巧夺天工的景致竟不输皇宫分毫。萧段虽然早有预感,却仍然心中一阵寒意。
    萧段走进堂屋,立刻看到端坐在檀香木椅上的楚王冷衡,冷衡约五十岁左右,他脸廓偏冷,双目炯炯有神,一双浓眉深入发鬓,一看便知并非寻常人物。
    楚王的身后站着一名黑衣男子,看样子应该是楚王的近卫,当萧段踏进门槛时,那名黑衣男子的目光下意识地往门口扫来,随即面露讶色,身上的的凛冽气息缓和了下来。
    萧段立刻恭身上前行礼,语气恭敬:“臣安陈按察使萧段拜见楚王殿下。”
    “萧大人请起。”楚王安然坐在檀香椅上,举止威严,语气也带着上位者特有的气势。
    萧段这才抬头,无意中看见楚王身后的那名黑衣男子,竟是昨日在青河客栈出手相助之人,他心中讶然,表面上却不动声色,恭敬地道:“臣蒙天恩封为安陈按察使,奉命前来安陈治水,特来拜见殿下。”
    萧段执礼甚恭,却又不亢不卑,这份气度不禁让楚王多看了几眼。
    楚王请萧段入座,含笑说道:“素闻陛下收了一名高徒,今日一见,果然是人中龙风。”
    萧段闻言笑道:“殿下过誉了。”说罢,他暗暗打量四周,只见奇珍古玩罗列,珠帘翠箔风雅怡人,侧立琉璃屏风。满目所见,皆非常品。
    冷筠一直提倡节俭,这楚王却穷侈极奢,用度比冷筠更费,若只是这样便罢了,但他竟暗窥国柄,简直是自促其死。
    楚王喝了口茶,露出一个带着傲气的笑容,说道:“萧大人若有何难题,尽管提出来,本王必定尽力相助。”
    双方皆明白这是场面话,不能当真,但萧段却起身向楚王拜了一下,坦言道:“不瞒殿下,臣此行确实遇到难题,而且此事只有殿下能解决。”
    萧段说罢,立刻注意到楚王身后的黑衣男子向他投来警告的目光,并摇了摇头,想必已知道他的来意,认为此事不妥,但他若要治水,只有此途,自然不能后退。
    思索自此,萧段收回目光,望向楚王的表情更诚恳。
    楚王故作疑惑地“哦”了一声,但表情已隐隐不悦:“萧大人有何难题?”
    萧段立刻答道:“这些年来,夕柳河多次决堤,而恒河一带则常有旱灾,倾害民生无数。臣奉命在夕柳河与恒河之间修渠,把夕柳河水注入恒河,既可以分减水势,又可以灌溉良田数万余顷,顺利解决恒河一带的旱灾,此乃利在千秋的大事,但据闻恒河两岸的良田属殿下所有,所以臣冒昧向殿下借田。等修渠完毕,臣自会禀明陛下,重新赏赐良田,以补偿殿下的损失。”
    当萧段说完,楚王的脸色已黑了下来,冷声说道:“恒河两岸的田另有他用,请萧大人另寻治水之法。”
    萧段闻言,也淡去唇边的笑痕,问道:“殿下,有何用途比天下万民的安危更重要?国难当前,殿下不该为了一己之私而妄顾苍生的安危。”
    “大胆萧段!竟敢质问本王。”楚王恼羞成怒,一掌拍向旁边的檀香木案,案上的茶杯被他扫落地面,滚了几下,滚烫的茶水溅了一地,碎片散得哐哐作响。
    萧段却不惊不惧,声音咄咄地说道:“若殿下不肯赐田,治水之事便无法进行,臣只好如实禀报陛下了。”
    说罢,萧段眉宇一轩,语气上扬:“当然,还包括两年前有凤凰落在良田之上的事。”
    萧段虽然没有把话说绝,但那意思却十分明显,他表面上说凤凰落在良田上的事,实则暗指良田之上现龙气。楚王本就心虚,哪里听不出来他的意思?听罢立刻脸色乍青乍白:“你!”
    楚王身后的黑衣人眉宇紧蹙,却又无法出言劝阻萧段,只得紧握双拳。
    萧段知道这楚王是得罪定了,于是继续说道:“殿下可是答应赐田了?”
    楚王气得呼吸急促,根本答不出来。萧段便当他答应了,作揖道:“多谢殿下赐田,臣他日必定向陛下上书阵说殿下的慷慨之举,并让陛下另行赏赐。治水一事刻不容缓,臣告辞了。”
    语毕,萧段潇洒地行礼退下,很快便消失在楚王府。
    直至萧段的身影消失在眼前,楚王才一掌拍向几案,又发出一声巨响,他的眼中盈满怒焰,望向门口的目光如蛇信般让人心惊:“狄灵。”
    他身后的黑衣人闻言,立刻上前行礼:“臣在!”
    楚王冷声说道:“你立刻带人去截杀萧段,并造成强盗杀人的假象。官府那边,本王自会打点。”
    一阵寒意从后背直窜而上,狄灵稳住心神,以平静的声音答道:“臣遵命。”
    说罢,他匆匆退下。楚王又沉默了片刻才静下心来,命人收拾了地面,又重新上了茶,这才悠闲地坐在椅子上等候消息。
    这片河山,迟早纳入他的掌中,而在这个过程中,总会有这几不识时务的人。对于死人,他不想再浪费心神。
    ――――――――――――――――――――――――――――――――――――――――――
    一匹骏马疾驰在绿林翠树间,马蹄甚急,而骑在马背上的萧段更是眼观四面、耳听八方,警惕着将会出现的伏击。
    突然一阵轻响划破长空,萧段神色一凛,右手不自觉地按住剑柄。他转目望去,看见狄灵飞掠而来,挡住他的去路。
    萧段勒住马缰,问道:“兄台可是奉命截杀在下?”
    狄灵的剑并未出鞘,他上前拉住萧段的马缰,脸上的冷竣渐渐褪去,换上一抹忧色,劝道:“楚王已决心杀你,你不能再留了,赶快辞官回乡吧!”
    萧段听罢长笑一声:“在下的故乡就是江南,辞了官也还是住在楚王殿下的家门口,那还不如不辞。”
    狄灵沉默不语,少顷才又说道:“你辞了官还有机会保住性命,若再继续固执下去,别说治水,你连自己的命都保不了。”
    萧段听到狄灵所言,知道狄灵打算违命放他走,不禁心中好奇,问道:“请问兄台高姓大名?”
    狄灵如实答道:“在下狄灵。”
    萧段思索片刻,却毫无印象,不禁疑惑:“难道我们曾经见过?”
    以他的观察,狄灵并非心善之人,却一而再相助他,若非他们有过交集,便是狄灵想在他身上获得更可观的回报。
    狄灵坦言道:“你可记得两年前,你途经白石族山寨时的事?”
    萧段自然记得,当时瘟疫盛行,朝廷用来救济的银两被官府私吞了大半,大部份人无钱治病,白石寨里尸积如山。他和朱逢时正好途经白石寨,他们散尽盘缠,典当身上的所有物件去换药,救回寨中许多人的性命。
    想到这里,萧段顿时了悟。
    狄灵看见萧段的神情便知道他想起来了,于是说道:“我是白石族人,我的命是你救回来的。”
    萧段想不到他的一时善举能化解今日的一场杀机,于是说道:“多谢兄台不杀之恩,但请容许在下坦言,楚王有不臣之心,跟着他迟早累及性命,兄台不如早日另投明主。”
    狄灵却避而不答,反而劝道:“听我一句劝,马上就走,否则便要大祸临头。”
    萧段却摇头,说道:“在我的身后是无数安陈百姓的性命,倘若连我都知难而退,今后将无人敢来安陈治水。我身负皇恩,岂能如此贪生怕死。”
    狄灵却着急地说道:“你为何如此固执,我不想你死。”
    萧段从狄灵的手中夺回马缰,说道:“生死有命,兄台不必介怀。告辞!”
    语毕,萧段一踢马腹,驰疾而去,扬起漫天尘土。狄灵站在阵阵烟尘之中,目送萧段的背影渐渐杳微,紧握双拳。
    第27章 烟锁重楼
    辞别楚王之后,萧段怕连累冷月澜,不敢去找他,于是回了客栈。他预感到今夜会有事发生,很早便用过晚膳,洗了浴,看了一会儿书便熄了灯,躺在榻上等候。
    到了三更,客栈突然起火,火势蔓延得极快,客栈内外人声鼎沸,呼声不绝,救火和逃难的人乱成一片。
    萧段连忙翻身跳起,拿起放在枕边的长剑,冲到窗边,推开窗一看,外面赤焰焚空,热浪迫得人连眼睛都睁不开。
    萧段飞掠而出,如巧燕一般跃上房顶,举目四望,暂未见可疑人影,他却不敢放松,继续潜伏在房顶,静待敌人的出现。
    少顷,冷月澜那张惊惧的脸出现在火光之中,他大叫一声:“萧段!”未听见回应,便毅然冲向火光满天的客栈。
    萧段见状一惊,吓得差点魂飞魄散,立刻起身叫道:“月澜!”
    冷月澜闻声停住脚步,循声望去,只见漫天火光之中,一个人影迎风而立,一身白衣在火光的掩映下艳若朱丹。冷月澜怔怔地看着那个风采清越的人影,一颗忐忑的心终于安定下来。
    他纵身一跃,来到萧段身旁,着急地说道:“你白天才见过楚王,夜里便客栈失火,这肯定不是巧合,你为何还要跑到这么显眼的地方当箭耙?”
    萧段却笑道:“在屋顶打才不会殃及无辜。”
    冷月澜听罢默然,他尚未知道萧段和楚王之间发生何事,但从夜半失火来看,肯定是撕破脸了。为了萧段的安危,他不能再藏在暗处,此事过后,他必须拜会楚王并召见各位官员,他要让所有人知道陛下治水的决心。
    萧段知道失火之后必有后着,但他不想连累冷月澜,于是对他说道:“你先回客栈等我,我随后就到。”
    冷月澜尚未回答,便听见猎猎风声之中传来一阵异动,他转目望去,果然看见数名黑衣人飞跃而来,他们手中的长剑早已出鞘,被火光映成赤色,似浴血而成,让人不寒而栗。
    冷月澜和萧段同时拔剑迎战,在他们飞舞萦绕之间,青芒如浪,黑衣人来势汹汹,招招夺命,但萧段的武功在他们之上,他的长剑所到之处皆血雨飞溅,洒在滚烫的房顶之上,瞬间便干涸了。
    萧段脸无表情地左折右回,一张俊美的脸在烈火中宛如夺命修罗。
    原本在客栈下围观的人见房顶有人厮杀,早已惊骇星散,房顶上烟尘滚滚,呛人欲咳,冷月澜有伤在身,此时已呼吸不畅,他趁着杀掉一人的空隙剧烈地咳了几声,萧段听罢,心急如焚,一双眼眸被烈火染成了红色。
    房顶已摇摇欲坠,不断有硬物坠落地面,发出阵阵闷响。萧段和冷月澜合力把最后两名黑衣人击杀。当最后一名黑衣人倒下时,房顶终于崩塌,萧段神色骤变,立刻抱住冷月澜的腰,提气飞跃,他举目四望,却发现客栈两旁是空地,根本找不到借力之处,而他的怀中又抱着冷月澜,身手不及平时灵活,竟然后力不继,往地面摔去。
    萧段暗道一声不好,立刻把冷月澜的头按在怀里,抱着他在地上滚了好几圈,在那冲击力仍没缓下来时,萧段眼尖地看见冷月澜的后背将要撞上前面那扇墙上突出的几颗长钉,他心头一凛,用尽全力推开冷月澜,却已没时间自保,只能任由长钉深嵌进他的后背,那传遍四肢百骸的痛楚让他闷哼一声,脸色苍白如梨芯,额角冷汗涔涔。
    “萧段!”冷月澜被甩到地面上,染了一身尘土,当他爬起来时,便看见萧段的后背撞上长钉,不禁脸色骤变,他冲到萧段面前,小心翼翼地察看萧段的伤势。
    萧段的后背被钉在墙上,汩汩鲜血染红了他的衣衫,血腥味伴随着火硝味在鼻间浮动,让人呼吸困难。
    冷月澜的眼眸里盈满心疼,他轻轻拭去萧段额角的汗水,柔声道:“萧段,我现在要为你拔钉,可能会很痛,你忍一忍。”
    萧段已痛得眼前阵阵发黑,但他不想让冷月澜担忧,只得哄道:“我不怕痛,你拔吧!”
    冷月澜却不敢相信他的话,为了分散他的注意力,故意问道:“你可记得我们初见时的情景?”
    萧段听罢,竟真的被冷月澜吸引了注意力,他轻笑一声,低语道:“其实我第一次看见你并非在那个上元节。”
    冷月澜闻言微怔:“是在哪?”
    “那是在三年前,我无意中得到一幅你的丹青,丹青中的你醉卧在梨花树下,那模样非常迷人。”现在萧段很庆幸他截获了那幅丹青,不然……只要一想到白锦每天用痴迷的目光看着那幅丹青的模样,他便忍不住想杀人。
    “那时候我在想,天下何止女子能倾国,这名男子才是真绝色。”
    冷月澜想不到竟有

章节目录

与君烟月伴黄昏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风亦飞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风亦飞并收藏与君烟月伴黄昏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