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小芹姐,我一定好好做事的。”熊兰高兴地叫了起来。
    “那你铁珊笼镇跟人学徒理发怎么办?”
    “我让我哥上去跟她打句招呼就行,学了二个多月了,我都基本上学会了。再说这工我也不喜欢干,学不学都无所谓。”
    “你哥去铁珊笼矿,他不用上学?”
    “我爸退休申请批准了,让我回来让我哥去矿里填表,去顶替我爸当工人。”
    原来是这样,前世熊六福去矿上当工人是在八五年,想不到这世已经提前了。
    “你爸不是还没到退休年龄么?”
    上半年她爸也申请了退休,但因为年龄还没到被唰下来了。
    “上次我爸在井下工作八年的工龄没算上,这次去医院检查,他的矽肺病也到了二期病状,根据矿规定可以提前退休,所以就提前批了。”
    潘大章笑着说:“你真笨,你爸要退休,你不知道哄着你爸,叫他让你去顶替?当工人不比外面打工强么?”
    “你以为那么容易,有谁会有儿子,却把编制让给女儿去顶暂的?”
    “我。”
    “你大章哥不一样。”
    “再说你哥在俞督中学读高中了,他会丢掉求学的机会而去当工人吗?”
    “我哥跟你不同,他本来学习成绩就不怎么样,当初来俞督中学也是我爸出钱把他买进来的。读三年高中他也不一定可以考得上学校读书。再说他也一直盯着老爸的编制呢。”
    你哥是个贪财欲比较强的人,进入矿山不久他就发现了一条发财的捷径,只是这条捷径直接将他送上了断头台。
    但是这话又不能说。
    吃过午饭,熊兰跟潘大章两人到了学校。
    “大章哥,你去帮我找一下我哥,他们男生宿舍,宿管不让我上去。”
    进了学校大门,熊兰对他说。
    “没问题。”
    潘大章进了宿舍大楼,找到熊六福宿舍。
    “熊六福,你妹妹在楼下有事找你。”他对上铺的熊六福说。
    “大章,我妹怎么这时候找我?”
    “有好事,你小子喜事临门了。”潘大章笑着说。
    “咦,熊班长有什么喜事?他老爸给他找了对象?”同宿舍的另外一个同学戏谑地问。
    “去,我们的大章哥才有对象。”熊六福狡黠地把祸水引到潘大章身上。
    潘大章:“你个臭小子,我辛苦爬四层楼跑来告诉你,你不说感谢话,还挤兑我是不是?”
    熊六福从床上爬起来,连忙说:“大章哥,大章兄弟,开玩笑的,别生气。我妹是有什么事找我?”
    “你爸要退休,让你去顶替,要去铁珊笼矿填表,你小子当工人去不去?”
    “啊!”熊六福兴奋地嘣了起来,头却不小心磕到床角。
    “哈,熊班长得意忘形了。”同宿舍几个都笑了。
    “熊班长去当工人了,可喜可贺。”
    “每个月拿几十块工资,真令人羡慕!”
    潘大章转身就要离开,却被熊六福叫住了。
    “大章哥,等我两分钟,帮提点东西下去。”
    只见他快速把自己棉被一卷,塞到蛇皮袋。
    把衣服胡乱装进旅行包。
    把其他东西扫进塑料桶。
    “態班长,你这是?”同宿舍同学疑惑地问。
    “这是不读书,要遛呀?”
    “你不去跟班主任打个招呼?”
    熊六福骄傲地说:“几位难兄难弟,麻烦你们等下跟老师说一声,我老熊去铁珊笼矿当工人了。以后几位有空来铁珊笼矿,欢迎来骚扰我。”
    把东西收拾好,让潘大章帮他提两样东西下楼。
    “那些书本和作业之类的就不要了?”
    潘大章见他把书本就丢弃不捡,于是问他。
    “都去当工人了,还捡这些书本做什么?”
    来到一楼,妹妹熊兰却要求他把书本捡下来,还有教室的书本也去捡下来。
    “捡下来干嘛,我都去当工人了,以后那里还有空去看这些书,当废纸卖也卖不了多少钱?”
    熊兰瞪了他一眼,怼道:“你不学,我还学呢。本子和笔我要用,那课本留着我以后自学。”
    熊六福不情愿去宿舍和教舍把书本全部捡了下来。
    “不考虑一下?为了去当工人,就真的不读书了?”潘大章想跟他说说道理。
    “大章哥,你也知道象我成绩,以后要考个学校读书是很难的,现在有机会去当工人,不如抓住机会。”
    再说其他的他也是听不进去的。
    “大章哥,你去上学吧,我送他去车站,然后我就去跟小蓉姐卖东西。”
    熊兰在路上跟哥说了留在大章五金店学卖东西一事。
    潘大章朝教室走去。
    路上碰见了吴明哓老师。
    “潘大章,跟你说件事。”他叫住了潘大章。
    “吴老师,有事你说话。”
    他记得吴老师上次说婚礼就定在下个礼拜六。
    当时还答应他去婚礼上吹哨呐助兴的。
    不管有没有时间,即然答应了就一定要去。
    “大章,你小子名气越来越大了,我在你面前都需要仰视了。”
    吴明晓拍了拍他的肩膀说:“关于我跟黄老师的婚事,商量后决定去旅游结婚,回来再办一个简短的谢礼宴就行。本来想请你去吹奏一场唢呐的,现在暂时用不上了。”
    潘大章:“没事,吴老师和黄老师结婚,只要需要我去吹唢呐贺喜,随时招呼一声,我都会到场。”
    吴晓明:“大章,现在成为有名诗人了,真的了不起!看来我要跟你学习了。能够在国刊上发表作品,而且有轰动影响的,别说在俞督县,就算在冈州地区,你也是第一名。老师为你感到骄傲。”
    潘大章挠了挠头,不好意思地说:“吴老师别这样说,什么时候我都是你的学生。”
    他还担心万一《江山文艺》的编辑来了,而自己又去参加了吴老师的婚礼,会耽误事。
    现在听他说他两人去旅行结婚,等于是少了一件事。
    谢东生课间休息时找到他。
    “小潘,那个林编辑估计哪天可以到俞督?”
    “我也不清楚呀,也不懂他是自己开车,还是坐长途班车?”
    若是坐长途班车,昨晚坐车今天下午就可以到。
    若是自己开车,路上再怎样也得二天时间吧。
    问题是他那天从江山出发。
    “我把这事跟宣传部的曹总说了,他说林编辑来了,可以安排住在招待所,在那边凑时间安排一个座谈会。”
    潘大章当然没意见。
    他利用晚上时间写了一个几千字的内容梗概,还写了一个大纲。
    每天晚上他都会写上几千字小说,或者写上一首诗。
    温小芹自从知道他晚上会写作后,也尽量给他创造安静地环境。
    有时会削点水果,送进来给他品尝。
    尽量不让小外甥进他房间捣乱。
    见他又写稿,还花时间抄稿,就主动给他说:“我来帮你抄稿吧,顺便我还可以帮你改改错别字。”
    潘大章求之不得。
    她写的字娟秀整洁,又美观大方,看上去都格外舒畅。
    潘大章把手稿交给她,温小芹抄好整理后,还帮他寄到外面杂志社去。
    宛如左膀右臂,成了他的得力助手。
    “小芹芹,你以后就当我写作的助手吧。”
    现在写作,特别是写小说,是一件很辛苦,又费时间的工作。
    每一个字都要用笔写在稿纸上,然后投稿的话,又要认真写一遍,再投寄出去。
    一个小时能够写几百字,就算不错了。
    潘大章两人首先必须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甚至还要预习课文。
    真正用于写作的时间,也就是睡觉前的一二个小时。
    好在他养成了习惯,十几行一首的诗,他利用课间休息时,或者灵感来袭时,顺手就写了。
    回去后把底稿留给温小芹,让她整理并抄写。
    《陌生城市》的写作,每天写二千字,也不算累。
    放学回到五金店。
    看见潘云田在跟潘广春聊天。
    “云田哥,今天怎么有空来县城?”他主动招呼他。
    毕竟是堂兄弟,也没有什么隔夜仇。
    “大章,我把收的废品全部拉来处理了。现在裁缝生意也越来越淡了,想岀来外面打工。”
    他跟潘广春聊了半天,知道跟大章在这里卖货,工资高,待遇好,比去广东打工强多了。
    于是就想跟大章好好谈谈。
    刚才又看见了他店门口贴的招工广告,知道他又准备开一间新店。
    “云田哥想去广东进制衣厂?凭你有裁缝的手艺,你去制衣厂可以混个师傅当当哦,估计工资也不会少。”潘大章提醒他。
    潘云田:“大章,我不是很想去广东。刚才看见你店门口贴的招工广告,我也想来帮你打工,行么?”
    他有初中毕业文凭,其他条件也符合。
    潘大章真诚地说:“我跟你们说实话吧,我高中毕业后,这些店便开不了,到时我考到大学,肯定要去读书。到时候你们要自找出路哦。”
    潘云田:“能够跟大章学做二年多生意,到时大章去外地读大学,或许也想开店做生意呢,再跟你去外地做生意也可以。就算不去,在俞督自己做点小生意也行吧。”
    潘大章答应了他。
    “你先去把家里事情处理好吧,有空你就可以过来,新店估计要一个月才可以开张,但是有空的话可以先在五金店学学,也可协助广春他们做些工。工资的话,我按照一样的标准付给你。可以住在新店的二楼,那里有四个房间。”
    潘广春听见了也很感兴趣,凑过来说:“大章叔,要么我跟黎兰英,也搬到这边来住吧?”
    “想搬你就搬吧,不过,黎兰英晚上下班,你每天去接她?还有她爸妈现在同意你们俩交往了没有?”
    黎兰英爸妈要是闹到这里来,也是一件很尴尬的事。
    潘云田:“黎兰英妈妈态度已经变了,昨天我还看见她跟你妈在碾米厂碾稻谷时,在一起聊天呢。应该是不生你们两个的气了。”
    潘广春:“是呀,前天兰英她妈还帮我们带了几件毛衣来,兰英让我买了几瓶酒,和几件衣服让她带回去。”
    潘大章笑道:“那就趁热打铁,抓紧回去让媒婆上门提亲去。”
    潘云田:“大章说得的,走,今天就跟我回家去。”
    潘大章也同意。
    潘广春去跟黎兰英商量。
    两人又去买了许多礼物,晚饭后就一起回了村里。
    因为黎兰英请假回去,录像厅杜善文母女忙的时候会忙不过来。
    于是跟熊兰商量:“要么你先去录像厅帮二天忙,等黎兰英回来了,你再过这边来上班?”
    “没问题呀,干什么工作都行。”
    熊兰要求住在五金店这边,因为新店还在装修,再说她一个人也不敢住那边。
    小丫头比较勤快,不管是店铺,还是住处,都打扫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
    什么工都抢着做。
    嘴甜人又勤快,温小芹两姐妹都特别喜欢她。
    温小芹让她住在那间客房,其他的都是现成的。
    他父母头段时间还住了几天。
    吃过晚饭,潘大章把熊兰带去录像厅。
    温小芹跟去录像厅对账。
    谢婉蓉阿姨在门口帮助售票。
    “阿姨,黎兰英跟潘广春回村了,叫熊兰小妹妹来这里帮几天忙。”
    熊兰热情地叫道:“阿姨好,我不懂的地方你要教我哦。”
    她开始帮忙售票。
    有空还搞卫生,抹柜子上灰尘,把上面货物摆得整整齐齐。
    旁边几个炉子煮的茶叶蛋,熟玉米,煮花生,以及各种饮料。
    上面都标了卖价。
    每天上午十点钟,食品公司会把小吃食品货物送来,要按照进价付他们货款。
    当然这些工作谢婉蓉母子也已经是轻车熟路了。
    温小芹在跟她对一天的进账。
    扗善文看见熊兰,眼睛一亮。
    “我姐夫的表妹,让她在这里帮几天忙。”
    熊兰一眼看见他,也被惊吓住了。
    一副土匪形象的杜善文,就不怕把顾客吓走了?
    对完帐,温小芹对潘大章说:“要么去逛逛街?”
    “行呀,好久没在晚上逛街了。”
    几个月前在长堤路摆摊的情景还历历在目,仿佛就在昨天。
    沿着街道往前走,看见出来闲逛的人比以前多了许多。
    现在还是凉风乍起的秋季。
    在很多地方,看见了许多卖夜宵的摊位。
    各种地方特色小吃都有。
    逛了一大圈。
    “去那个大榕树下吃点夜宵怎样?”
    潘大章看见一个夜宵摊,几张桌子都坐满了食客。
    一阵薯粉条的特殊香味,顺着风灌进了他的鼻翼间。
    这味闻上去特别亲切。
    以前在甫钱镇肖建庆他妈妈煮的薯粉条就是这个味。
    这时温小芹拉了拉潘大章,低声说道:“卖夜宵的是肖建庆的爸妈。”
    潘大章也认出来了,夜宵摊主就是肖建庆父母。
    他们在甫钱镇上的饮食店不开了?
    他们什么时候开始来县城摆夜宵摊了。
    没有看见肖建庆的影子。
    肖母看见两个年轻人走近,热情招呼:“年轻人,想吃点什么呢,找个位置坐下,我给你们煮。”
    潘大章:“阿姨,我们是建庆同学,以前在你店里吃过东西的。给我来二碗煮薯粉条,一盘蒸水饺。”
    肖母抬头看了看,也认出了他们。
    “对,我记得你,你叫大章,她叫小芹。好,进来坐,阿姨给你们煮。”
    潘大章找了张桌子,面对坐下。
    忙碌的肖父也认出了他们。
    也主动跟他们打招呼。
    “年轻人,现在在哪个学校读书了?”
    “肖叔叔,我们两个都在俞督中学读书。”
    潘大章看他脸色有点苍白,焦黄焦黄的,精神也不算好。
    知道他前世得了肺癌,送去医院,花了几万块,人还没救回来,整个家经济就垮了。
    不过那是在二十年后的事情。
    也有可能因为平时间不注重保养所落下的病根。
    “哇,你们两个真是了不起,替你家父母亲争气,考到俞督重点高中来了”
    “肖叔,你精神不太好,要注意身体哦。你们什么时候来这里卖夜宵的,建庆呢?他还在山明高中门口开那间饮食店?”
    这肖茄子做事也真的过分,父母来县城摆夜宵,自己开饮食店,请人干活。
    “唉,这孽子气死我了。上次在这医院外面十字路口,为了谢依婷那个妖精,跟钟向阳父子打架,用小刀把人家钟胖子捅伤,被抓起来了,现在还关在城东看守所。唉,造孽哦。这孽子真是气死人。”
    肖父在哀声叹气。
    潘大章在无比震惊中,上次他跟温小芹回村时在十字路口,看见他们两个打架。
    想不到这肖茄子这么狠,还随身带有凶器。
    也不知肖裁缝伤得重不重,搞得不好要判刑了。
    那个谢依婷怀了他的孩子,他入狱了,这女人又会怎样做呢。
    还有似乎这肖建庆前世的命运正在发生改变。
    所以虽然暂时有些磨难,但对于他的未来,或许是件好事。
    潘大章两人吃完宵夜,付钱给肖父。
    肖父还不肯收,说免费。
    潘大章自然不会再贪他便宜,把一张十块钱塞到他手里。
    “肖帅傅,一定要注意身体,有空我会去看守所看看建庆,让他好好改造,争取早点出来。”

章节目录

重生1983年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爱喝葡萄酒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爱喝葡萄酒并收藏重生1983年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