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出来看看!”
    “那是什么东西?”
    宜兰城头顶上突然出现一颗巨大的椭圆形气球,在上空中飘过,底下则呈现出一个巨大的黑影。
    不少百姓抬头观望。
    一时间马路上,到处都是好奇的百姓,看着巨大的气球慢慢飞过。
    “这该不会是热气球吧?”
    “可这气球没有冒火呀,而且看起来形状非常怪异,难道又是军工的产品?”
    “他们好像是科学院内出来的东西,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咱们可以上去坐坐。”
    “你想得美!”
    百姓们议论纷纷,非常惊奇地望着这样的东西,虽然科学院偶尔会有热气球在上空飘荡。
    但像这样奇形怪状的气球,却十分地罕见,而且众人惊讶于它的速度,这比普通的热气球快多了。
    不少人拿出民用望远镜,朝着天空的那飞艇望去。
    “好像是两个洋鬼子。”
    “洋鬼子?”
    “你们可不知道,听说元首从国外招来了两个洋人,他们发明了氢气飞艇,想必就是这种吧。”
    罗伯特公司开办,不少人从报纸那里知道了这些消息。
    其中政府占股比例高达七成。
    似乎听说还要在工业区开设工厂,专门用于生产这些飞艇。
    此时上面的罗伯特兄弟,在天空中欣赏着宜兰,不免得感叹一番:“这里真是一个好地方。”
    宜兰与巴黎相比,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优势。
    但巴黎缺少了许多东西,比如密集的工业区,以及干净的街道。
    从高空俯视宜兰下方,民用区,工业区,办公区,学院,集市,错落有致,规划得整整齐齐。
    城外则是大片良田美景,辛勤的农夫就像蚂蚁一般,在翠绿的良田内工作着。
    “快看那!”
    大罗伯特此时用着望远镜看着下方的一条铁轨,一台最大的蒸汽机车,在码头的不远处缓缓地开过,冒着大量的蒸汽机以及黑烟,朝着远处的炼钢厂而去。
    此时小罗伯特也看到了这幅景象。
    但他并没有使用望远镜,所以看起来就像一条狭长的小虫,在黑色的轨道上快速行走。
    偶尔能听见下方的嗡嗡声。
    这宜兰带给他们大量神奇的东西,他们还没有完全探索完。
    当他们正在观察着蒸汽火车的运行。
    郑轩也同样露出一丝微笑。
    站在政务厅的院子上,看着一个体型较大的氢气飞艇慢慢滑过。
    “如果加长加宽,说不定能载重更多货物,这样就能实现远程轰炸了。”
    郑轩不禁地想起了德国建造的lz129“兴登堡”飞艇,这种飞艇能够运输人员,更重要是实现轰炸任务,他能携带大量的武器弹药。
    可惜,飞机诞生了。
    使得这种飞艇没有用武之地,若是处于战争之中,基本就会被击落,活脱脱的空中靶标,更别说高射机枪。
    陈南也同样望着这样的东西。
    眼眸中出现了一抹亮光,“若是这些飞艇能够用于运人,日后打仗飘到对方将军上头,一场仗就不用死这么多人了。”
    郑轩露出了赞赏的眼光。
    确实能够往这一方面发展。
    如今内燃机并没有发明,也就意味着飞机还有很久时间才诞生,飞艇将会成为天空的主宰。
    罗伯特兄弟在实验成功之后。
    郑轩又追加了一笔投资,在宜兰建造一个飞艇生产工厂。
    订购了五艘飞艇,用作军事用途,主要是用于侦查。
    随后飞艇经历了七个小时的飞行,缓慢地降落在沙滩上,这时早已经有一大群人围观了过来。
    “我们又能成功起飞了!”小罗伯特大声地呼唤道。
    等他们知道自己要被追加投资。
    欣喜若狂。
    大罗伯特又是一阵感叹:“此地的官员真是明智的官员,若在欧洲根本见不到,他们太有远见了。”
    之后他们便选了一块地方。
    占地约20亩左右,通过一个月的时间就已经建成了雏形,毕竟飞艇无法进行流水线生产,大多数都是依靠人工。
    所以只是简单进行了厂房仓库的建设,罗伯特兄弟工作室也搬到了此地。
    此时的宜兰一片欣欣向荣的模样。
    虽然好几次产业外移,但也有更多的产业在此地又被开发出来,飞艇就是其中之一。
    郑轩坐等第一批飞艇下线的时候。
    岘港传来了消息。
    正是刚刚调到岘港当军事指挥员的彭韬,传回来的消息。
    郑轩微微地皱起了眉头。
    “看来这时间发展得有些快,阮福映都已经打到了岘港。”
    陈南开口道:“我们要不要帮助他们?这西山王朝看起来也不太行,似乎比想象中的弱。”
    但郑轩并不太想帮忙。
    虽然之前签的条约,但也是对方战败,瓜分他们属于正常行为,加上现在战争才刚刚结束,大量的消耗,整个中兰也要进行调整。
    连进驻日藩的军队都没有开始派遣。
    此时前线正在收拾着朝鲜藩国。
    “让他们守好咱们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画好的界线不能让阮福映军队越过,派几艘军舰过去,给阮福映一丝警告,
    打归打,若敢入侵岘港咱们的地界,他的国王怕是要到头了。”
    ……
    岘港,中兰地界。
    根据新的协议规定,以韩江为界,岘港的茶山沿着美溪海滩到会安,东部的一带地方全都为中兰国的地界。
    也是中兰的军事码头,和自由贸易码头。
    此地已经建立起了大量的高层建筑,除了石砖混合建筑,还有木质结构的仓库,店铺,楼宇。
    繁华的街道上,大量的安南百姓都过境来此贸易,出售大量的粮食,各式各样的水果,以及海产品。
    而中兰地界则销售大量的宜兰产品,比如怀表,挂钟,香烟,火柴,火铳,耕具,琉璃,肉干,棉布,麻布,瓷器,茶叶,丝绸。
    热闹非凡,大量的地主老爷都会从对岸过来,在此地进行消费。
    中兰岘港地界经过了两年多的时间发展,繁华程度并不输于北部的白藤城,大量中部人口都往此地聚集。
    因为这里提供着大量的就业,大量的脚夫,渔夫在韩江上载客。
    而在韩江一段狭长的水道上,中兰也出资建造了一座拱桥,方便两岸进行沟通。
    但此时,桥上涌入了大量百姓。
    桥的另一边,则用铁门关上,只露出了一个小口子,但不少人你推我赶,想要往那扇小门进入。
    “有秩序地排队!不要推挤,一个一个来。”
    几名光复军士兵大声地喊道。
    他手上还拿着一条钢棍,不断敲击着铁门,阻止这些安南国的百姓冲击铁门。
    彭韬站在一栋高楼上,拿起了军用望远镜,眺望着远处的状况。
    只见岘港外围冒起了浓浓的黑烟,偶尔听见喊杀声,那是西山军与阮福映军队正进行作战。

章节目录

攻略大清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爱你的榴莲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爱你的榴莲并收藏攻略大清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