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辆辆大车上,都是金银。
    这些金银,至少寻常百姓而言,几乎是想都不敢去想的。
    一辈子辛劳,一家人的积蓄,也不过那几两银子。
    可在这里……金银却是用大车装的。
    且这车马,没有绝尽一般。
    已看的许多人眼睛都直了。
    这……这……
    大家已不再义愤填膺了。
    却只看着这一辆辆过去的车马。
    沿途的校尉,显得十分紧张,似乎看谁都像是想要劫持金银的人。
    终于,有人咒骂:“李国那猪狗不如的东西!”
    也有读书人在里头道:“大家不要信,李公平时连轿子都舍不得换新的,一年到头,不过四件常服,怎么可能有这么多的金银,这定是……定是锦衣卫栽赃!”
    “俺也想锦衣卫栽赃俺,可这么多银子,哪怕是搁我家待一天,俺美滋滋的看一眼,死了也甘愿。”
    “哈哈哈………”
    众人哄笑。
    “这该死的东西,就该抄家灭族!”有人愤恨地大叫一声。
    于是……方才的悲愤,转化成了愤恨。
    而那些读书人见情势不妙,早已是溜之大吉。
    ……
    天启皇帝坐在这简陋的李家书斋里,不禁唏嘘。
    这里确实很简朴,所有的家居,都显得破旧。
    倒是藏书很多,还有许多幅李国自己手书的字帖。
    无非是“淡泊致远”之类的玩意。
    天启皇帝凝视着这些字帖,禁不住道:“他是如何做到,一面行书咏志,又一面……收敛无数财物的?朕要是学了这李国一半的本事,现在只怕也是尧舜那样的圣君了。”
    张静一道:“想来越是贪婪之人,越在乎这些吧。”
    天启皇帝此时不禁感慨地道:“朕进来的时候,差一点就信了他的鬼话,幸好邓卿及时寻出了破绽,如若不然,朕还觉得愧对了他呢。堂堂内阁大学士,竟是如此之人……”
    张静一却是道:“臣倒以为,这是一个契机。”
    “契机?”天启皇帝的目光,自这墙壁上的行书上移开,落在了张静一的身上。
    张静一道:“陛下有没有想过,李公……不,李国如此贪婪,可是大家都称颂他两袖清风,这是什么缘故?”
    “你继续说。”
    张静一便接着道:“这就说明,绝大多数时候,李国都是两袖清风的,否则……一个人若是四处收受财货,早就不知多少人知道了,又怎么会传出这样的好名声?”
    天启皇帝托着下巴,定定地看着张静一,道:“那么你的意思是……”
    “臣的意思是,有九十九人来给李国送礼,李国统统都不接受,让人送回去。他可能……只收了一二人的礼。”
    天启皇帝诧异道:“一二人?只收了一二人的礼,也有七百万两纹银之巨?”
    这是多匪夷所思的事啊!
    张静一苦笑道:“这是臣的推断,因为臣此前,确实让锦衣卫查过他,可最后的结果却是……几乎没有发现什么痕迹!”
    “臣想,这绝不是咱们的緹骑疏忽大意,那么唯一的原因是,李国在九成九的时候是清廉的。真正给他输送利益,并且他肯接受之人,定是少之又少。”
    天启皇帝禁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
    若是这李国贪婪无度,见钱眼开,天启皇帝尚且还不觉得震惊。
    因为……事实就在眼前,确实有这么多的金银堆放在这里。
    他收取了一千人,一万人的好处……这都说得通。
    可若是……只收取几个人,甚至只是一个人的好处,就可以得纹银七百万两!
    这才是真正可怕的!
    买通一个大学士……
    敢花这个银子的。
    那么……这背后,又是多大的利益?
    而这利益的规模,又如何想象?
    于是天启皇帝忍不住道:“你的意思是……有人买通李国,为他们所用,就花费了七百万两?”
    张静一毫不犹豫地点头:“是。”
    天启皇帝背着手,突然就像热锅上的蚂蚁一般团团地走着。
    他眉拧起来,道:“为何肯付出如此大的代价?”
    张静一耐心地解释道:“唯一的可能就是,他们要牟取的利益,远远超出了七百万两……甚至……臣在想……或许……他们买通的可能还不只一个李国。”
    “李国毕竟是大学士,虽是宰辅,可是要提供方便,远不如其他负责俗务的官吏……所以……臣的判断是,可能单单贿赂这一层花费,是七百万两纹银打底,甚至还要远远的超出这个数目。”
    “怎么可能!”天启皇帝难以置信地看着张静一道:“难道那些人,是开善堂的?”
    “不是开善堂,而是……他们牟取到的利益,可能是这七百万两的数倍,甚至可能是十倍,百倍……”
    听到这里,天启皇帝一屁股跌坐了下来,喃喃道:“大意了,真是大意了,朕还一直以为,朕现在内帑里攒了这么多的金银,规模有两亿之多,已是了不得了。若是当真如卿所言,朕岂不是还是个穷鬼?”
    “也不能这样说。”张静一忍不住一笑,而后道:“陛下,咱们不能非黑即白的看问题,陛下已经比臣有钱多了,咱们的铁甲舰计划……现在已经开始在旅顺开工,也招募了不少匠人去,不过发现……工价好像算错了,还有……许多的材料……当初是臣太天真,这才发现,靠五千万两……根本不切实际……”
    “你啥意思?”天启皇帝警惕地看着张静一。
    张静一道:“没什么,只是臣担心……最后陛下与臣的秘密计划,最后成了半拉子,到时候砸进去这么多银子,最后却……”
    “好啊。”天启皇帝要跳起来,接着道:“你这一手是工部修宫殿那一套,先说一百万两,此后慢慢追加……”
    张静一大为震惊:“是吗?”
    没想到……古人早就会玩这一手了?
    卧槽……还是我太年轻了!
    天启皇帝又开始焦虑起来,便道:“你直说了吧,还要追加多少?”
    看着天启皇帝难看的脸色,张静一只好硬着头皮道:“只怕每年,至少还要增两百万两……”
    天启皇帝七窍生烟:“每年?”
    张静一道:“陛下可以往好处想一想……”
    天启皇帝的眼睛冒火,道:“朕没办法往好处想!”
    张静一:“……”
    天启皇帝气咻咻了老半天,最终道:“你拟出一个章程来,具体多少,写清楚,以后不要再糊弄朕啦。”
    “这不是糊弄。”张静一解释道:“搞这个的都这样。”
    天启皇帝:“……”
    不过慢慢的,天启皇帝的脸色缓和起来,道:“你说的很对,这件事,要顺藤摸瓜下去,这是一个好契机,要从李国的身上,挖出他背后的人……他的背后,到底是什么人,又如何获得这么大的利益,有多少人参与……七百万两纹银,说送就送,贿赂朕的大学士,这些人干的事,肯定图谋不小,查出来,一定要彻查到底。”
    张静一顿时明白天启皇帝的意思了。
    自己从天启皇帝身上搞钱,天启皇帝就从某些人的身上搞钱。
    如此一来,一个完美的生态链便形成了。
    张静一顿时就道:“臣今日便开始着手查下去,陛下放心,锦衣卫上下,定然赴汤蹈火。”
    张静一的目光无比的坚定!
    天启皇帝则随即又道:“还有邓卿家,朕想来……邓卿家真是劳苦功高啊!他和你不同,你总惦记着朕内帑里的那些银子。他呢,从不惦念,却总是帮着朕,无怨无悔的将银子都搬到宫里去,我大明最需要就是这样的人才。”
    “最紧要的是,他一心用命,竟然这样的年纪,也顾不得娶妻生子,朕每每想来,都觉得我大明有这样的人,实是幸事!要不……给他说一门亲事吧。”
    “这……”张静一道:“当然是全凭陛下做主。”
    天启皇帝沉吟片刻,便道:“你看谁家合适?”
    张静一想了想,便道:“要不,臣到时先去打听打听?”
    “也好。”天启皇帝笑了:“总而言之,不能亏待了他。”
    二人商议毕了。
    天启皇帝觉得继续在这待着也没什么意思,便才从书斋中出去。
    百官早已在此等了,天启皇帝大手一挥,道:“摆驾回宫!”
    于是,群臣随天启皇帝大驾出了李家。
    张静一率锦衣卫上下官校至中门恭送。
    而这李家外头,好事的百姓已是走的差不多了。
    送走了天启皇帝,张静一按着刀柄,突然脸一拉,随即大喝道:“听令。”
    “在。”众官校打起精神,一个个大喝回应。
    张静一道:“其一,这一些时日,要尤其关注京城百官宅邸,还有他们临近的宅邸,看看是否有什么异动,说不定,有人和李国一般也是这样藏匿金银,这时做贼心虚,忙着想要‘搬家’,没准儿,还能捞到了几条大鱼。”
    “是。”
    “其二:立即开始讯问李国……他的家人,先不急着杀,先从李国这些人入手!”
    “遵命!”

章节目录

锦衣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上山打老虎额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上山打老虎额并收藏锦衣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