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荏苒,岁月匆匆,不知不觉间,众人已经在青辉宗度过了近一个月。
    在这段时间里,每一个人都在改变,都在尝试着去适应现在的生活。毕竟,回地球已是遥遥无期,而这里的生活方式又与从前差异甚大。
    空余时间,方逸也去过浩峰的藏书阁。藏书阁的一层是对所有弟子都开放的。
    在那里,除了看一些修炼常识以外,方逸还单独挑了些大陆历史、地理环境等有关书籍。
    至此,他才彻底了解到,这大陆真的太大了。众人所在的祖苍古地比起大陆来,称之为九牛一毛都毫不为过。
    而且,大路上的智慧生物并不只有人类。一些隐藏各地的大妖都有翻江倒海之能。更有传言在某些地方还有鬼魂的存在。和这些比起来,众人之前见的地龙蚁和金色犀牛倒是不算什么了。
    不过,方逸倒是发现了一个奇怪之处。
    所有关于这片大陆历史的记载,只谈到了上古。至于更久远的洪荒时期,却出现了空缺。
    而据众人所传,洪荒时期是出现过长生者的,当时的修炼体系也比现在完善、广泛。可以说,洪荒是一个修炼的顶尖时代。
    可不知为何,从上古时期至今,再无长生者,无人再能看到修炼的极致。无数惊才艳艳之辈都倒在了历史的尘埃里。那些洪荒时期的大能,仿佛从没有存在过一样。
    也曾有人试图揭开洪荒之谜,但都不得善终。比如有一位后起之秀曾横空出世,横扫当代无数骄阳,却在突破更高境界时无故七窍流血而死。临死前,他谈到的一句话,被记载下来:
    “道,缺了。”
    天际刚出现一抹白意,方逸便从打坐中睁开双眸。
    葛长老前段时间单独找过他,说化骨境只是强健体魄,打造修炼的容器,他的无脉之体并不影响化骨境的修炼。不过也让他切不可急于尝试吸收天地灵气,可能会导致根基受损。
    但方逸始终认为,自己的无脉之体既然不能吸收,那么感悟一下总是好的。
    “还是一点感觉没有。”并没有多少失望,这些方逸早有预料。
    “不过一个多月了,化骨境一重都没有达到,也不知道魏晓东他们怎么样了。”
    他也曾聆听过其他长老的讲道,化骨境十重乃修炼之基,是通过锤炼肉体来开发人体内之灵藏。前三重主要是力气、速度的增长,中三重重在以骨养脉,后三重是全身关节的通透。
    方逸后来才知道,万物化骨并不是真的可以消化万物,这万物其实代指“灵”。像一些异兽,灵植,或者由炼丹师炼制的丹药都属于这一类。
    对于杂役弟子,除了每天由火灶房发出的灵食外,每个月一发的化骨丹是仅有的修炼来源。当初布包里的玉瓶便是一颗化骨丹,不过方逸始终没有使用。
    而今天,则是又一次发丹的时间。
    略一收拾,方逸便扛起门口的两个特制的圆木桶,急匆匆地走向浩湖。即使今天发丹,他作为杂役弟子的任务也需要完成。
    第一次做任务,方逸就彻底明白了当时众人的目光。这打水的任务的确有几分蹊跷。并不是路有多远,取水的距离任何人一天都可以走几十个来回,而是所要取的水有问题!
    因为要取之水并不是浩湖的水,而是在浩湖崖洞!
    崖洞位于浩湖东面,在浩峰另一个小山头的内部,也是自古就有。洞水是浩湖的水经由无数年的沉积而成,沉重异常。常人别说挑两桶水,就仅仅一捧,走回来都会手臂酸麻。
    以方逸以前经常锻炼的体质,加上灵食的补充,最开始几天不眠不休,也才勉强完成。
    这种水经过多年积淀,早已滤去大多杂质,而且颇为凝实,能作为淬炼之用。不过也正因如此,宗门一日所需不多,两桶也就足够了。
    很快,方逸便来到了崖洞。这儿地处偏僻,除了像他这种有任务的杂役弟子,否则少有人影。
    浩湖之水在这其实已经到了尽头,较为狭窄,仅有一米宽,不过深度倒还没有人能测量出来。
    “单单这股寒气,也不是谁都能受得了的。”沿着湖水进入方形的洞口,便有一股阴寒之气扑面而来。
    洞内壁由各色岩石组成,无数形状奇特的异石在洞口光线的照耀下映射到水里,五光十色,炫美非凡。
    进来后,方逸并没有急着取水。他把水桶放在一边,眼光却扫视着洞壁的各类岩石。
    “有了。”直到他看到一块如鹰勾状凸起的褐色岩石时,眼睛一亮。见身后无人,他几步走上前,抓着石壁的凸起往上攀爬。在约有三四米高时,正上方竟又出现一个小石洞。
    这个石洞位于崖洞内部洞壁上,更有各色奇石作为掩护,如果不仔细寻找,很难发现。
    “前几日无意间发现的这处洞窟,果然没人知道。”方逸打量着四周,见丝毫没有被动过的痕迹,不由深思。
    洞窟不大,仅有几步长,但在最里边,有一小汪绿色的水潭。
    潭水呈粘稠状,却清澈异常,暗绿色的水里隐约间有光影流动,宛若活物。更有些许灵气散发出来,与空灵石比较类似。
    “这个洞窟倒是没什么,不过里边储存的这种液体,应当不凡。”
    方逸掏出昨日换得的玉瓶,盛满液体揣在怀里。他已经想好,等出去就探明此为何物。
    再看那水潭时,竟明显缺少了一部分。
    “剩下的也就只有五六瓶的样子。不管了,先出去再说。”
    略加遮掩了一番,又仔细抹去自己攀爬的痕迹,方逸这才回到打水之处。
    方逸很利落将两桶水各盛一半,便抬着往回走。这水实在太过沉重,仅仅半桶便宛若两块巨石,他现在也无法一次完成。
    “快晌午了,得加快速度。”
    不知不觉在里面耽误了一上午时间,此时一出崖洞,方逸便被阳光照的有些睁不开眼,不由得有些心焦。
    虽然没有来时的轻快,但方逸走的还是颇为稳健,每一步都在地上踏出一个不深不浅的脚印。
    “欲长生,道为先,
    凌霄路,万骨眠。
    枯藤树,千叶草,
    天之途,极应何?”
    一声低吟悠悠传来。声音平淡无奇,但听起来却偏偏感受道一股世事沧桑,腥风血雨之意。
    一位老者紧闭双眼,手执一根树枝,盘坐在浩湖之边垂钓。树枝其状干枯丑陋,更有数段弯折,在老者手中不断摇晃。但更令人惊诧的是,树枝的末尾却并没有细线鱼饵,而是用布绑着半截黑色毛笔。笔尖点在水下,断裂的笔杆仍在水面上轻轻颤动。
    声音就是从此老者口中传出。
    以往方逸每次路过时,这老者都会准时出现在这儿,每次都轻哼着这几句话。方逸曾好奇观摩过一段时间,却也没见过这老者钓上来一条鱼。
    不过方逸每次都会在这驻足一段时间。一来水太沉,可以歇一歇脚,二是方逸感觉这老者的垂钓似乎蕴含着一种不明不白的东西。所以虽不明白他说的这几句话的意思,但方逸还是默默记在心里。
    他又看了湖边老者一眼,没有再停留,继续挑水前行。今天是发丹的日子方逸可始终没有忘记。
    不多时,当他第二次转回这里的时候,老者已经走了。
    ……
    “师兄,我是来领化骨丹的。”天色渐晚,方逸终于赶到杂役处。
    “领丹?”杂役处的管事头也不抬,淡淡道,“发化骨丹的人走了,你下次再来吧。”
    方逸有些错愕。没想到自己急赶慢赶,还是错过了发丹的时间。
    正在他有些失望,打算离开时,却发现魏晓东就站在不远处和一个不知名的杂役弟子交谈。
    “方子,最近怎么样?”见到方逸,魏晓东面带喜色,走上来拥抱了下,道。
    与朋友一个月后再会,方逸的心情也有些高兴,道:“你也是来领化骨丹的?”
    “我早就领了。嘿嘿,这玩意作用还真不小,我有种感觉,再过不久就要突破了。你也快点回去服下吧。”
    “我来晚了,这次没有领到。”
    “什么?”魏晓东当时就立起了眉毛,“这次是按人数发的,怎么会没有?”
    ;

章节目录

凌霄天途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梦回今古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梦回今古并收藏凌霄天途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