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场浩浩荡荡的皇城观礼,于万众瞩目中开始,又在天下齐贺里结束。
    圣地,朝臣。
    尽皆俯首!
    周天高手,江湖武人。
    齐声道贺!
    这样的登基大典。
    无论万载之前。
    还是万载之后。
    都无几人可以做到。
    大典落幕,登基礼毕。
    按照规矩,赵穆应当宴请群臣,与之同乐。
    大赦天下,彰显仁德之心。
    他独立于汉白玉长阶上,并不言语。
    轻轻抬手,收起紫霄宫镇压山门的雷池大印。
    袖袍一挥,风流云散,万里晴空。
    而后,转身走进太和殿。
    云漱玉迈出御道,面向众人。
    微抬下巴,正声道:
    “请群臣入席!”
    “请正宗修士入席!”
    “请诸位观礼者入席!”
    声音如珠玉落盘,由近及远,洒落开去。
    而后。
    大气磅礴的恢弘礼乐适时地奏起。
    苍凉的号角,呜咽起伏。
    美妙的编钟,应和发声。
    琴瑟笙竽,黄钟大吕,浑然一体。
    宏大的天籁,震动人心。
    手持彩绣礼戟的禁军一个个目光狂热,如敬神灵,山呼万岁。
    偌大皇城,那一声声山呼,如松涛回荡于群山万壑。
    余音不绝。
    传出重重宫门,
    传出八百里天京。
    要不了多久。
    就会传遍天下四十九州。
    文武百官鱼贯进殿,其余人也是如此。
    纷纷落座。
    “诸位与朕,共饮此杯。”
    赵穆神色轻松,靠在那张九五宝座上,拿起桌案上的金盏,微微笑道。
    “多谢陛下!”
    众人附和。
    “这位大周天子,也没有想象中那么霸道。”
    风行空眸光闪烁,放下酒杯。
    他来天京之前,听闻黑龙台对待江湖帮派,下手狠辣。
    动辄悬首城门,抄家灭族,发配充军,没收私产。
    简直令人闻风丧胆,谈之色变。
    可眼下一看,并未像传闻中那般可怕,反倒显得气质温和。
    “朕,欲立一座稷下学宫。”
    “各位爱卿,天京城中可有什么合适的地方?”
    轻歌曼舞之中,赵穆忽然说道。
    顿时。
    饮酒同乐的欢快气氛凝固住了。
    这可是大事!
    天京有书院。
    世家有私学。
    皆是传道受业解惑之处。
    可中土神州,历经万载的风吹雨打,且能被称之为“学宫”的地方。
    从来只有一座,再无别处。
    “陛下这是铁了心要把圣地的立身之本,都给彻底掘断。”
    闻太傅眼观鼻、鼻观心,并不答话。
    他忙于推行科举,筹办学宫这件天大的难事。
    一是实在抗不下,二是也分不出多余的精力。
    并非随便请几位大儒,招一帮学生,开设几门课程。
    一座学宫就算成了。
    没有开宗立派的醇儒贤达,没有能够经世济民的学说、学问。
    怎么可能吸引天下士子纷纷来投。
    最多也就糊弄一下没有门路的寒门子弟,没有银钱的贫苦学生。
    “微臣觉得,紫金山藏风聚水,青山秀水,可以陶冶性情,正好合适。”
    左相却是当仁不让,率先出声。
    此言一出,太和殿内彻底安静下来。
    闻太傅闻言,眉毛抖动了一下。
    暗自感慨:
    “到底是左相,最会揣摩圣意。”
    紫金山上,庙宇众多。
    大周第一禅林的灵谷寺,其山门位于天茅峰。
    平日里香客如云,游人如织。
    选此作为学宫,可以说一举两得。
    “左相提议,甚和朕心。”
    赵穆眸光闪动,自右相被扣上谋逆大罪,左相便闭关不出。
    因为那范阳卢氏出身的卢子维,曾是他的学生。
    还数次上书,主动请罪。
    总而言之。
    这位稳居庙堂数十年,从而屹立不倒的左相,很会审时度势。
    选用紫金山,一是立学宫,与圣地唱对台戏,
    二是找个由头,借机清理佛门、道门等残余势力。
    “陛下,再立学宫之事!极为重大,还请三思!”
    工部尚书硬着头皮规劝道。
    大周天子上位以来,被抄家、被流放、被下诏狱的官员,拢共已有数百名之多。
    光是那一桩金沙帮的漕运大案,涉及牵连的人数就超过两百。
    三品以上的朝中大员,便不下十位。
    杀得人头滚滚,心惊胆战。
    这个时候站出来,违逆陛下的意思,其实不太聪明。
    “宋爱卿有什么高见?这里不是金銮殿,没有那些繁文缛节,君臣规矩,你可以畅所欲言。”
    赵穆笑意依旧。
    这位新上任的工部尚书,乃是寒门出身。
    之前籍籍无名,勉强混上一官半职,当了都水清吏司的主事。
    后来被他一手提拔,官拜正二品。
    这样的升迁速度,简直像是坐上火箭。
    工部尚书看到陛下没有雷霆震怒,稍微定了定神,解释道:
    “上阴学宫立于大楚境内,是为圣人城,往来皆是世家子弟,大族门阀。”
    “每年的确培养众多良才美玉,国之栋梁。”
    “甚至连大周、大虞都常有官宦门第的嫡子、庶子,跑去求学,莫不以成为上阴学子为骄傲。”
    这一番话好似地图炮,让许多出身世家门阀的朝中大员都低下头,以袖掩面。
    没办法,上阴学宫是天下士子梦寐以求的圣地。
    连左相、闻太傅这样的肱股之臣,都曾是其中的一名学子,更何况其他人。
    “宋爱卿继续说。”
    赵穆饶有兴致,把玩着手中金盏。
    “陛下,微臣并非觉得再立学宫有不妥之处。”
    “事实上,我大周确实应该有一座属于自己的传道受业解惑之所!”
    “但要有良师,要有声势,更要有够分量的学问,否则空有学堂百座、空有圣贤典籍,怎么也比不过大楚的圣人城!”
    名为宋义的工部尚书诚恳说道。
    他知道陛下对教育极为重视。
    甚至将其定为国策。
    否则。
    也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开科举,建学堂,编写启蒙童书。
    但,要是没有合适的条件。
    那座立起的学宫,只会成为笑柄。
    “宋爱卿所言不无道理。左相,你怎么看?”
    赵穆收回视线,转而望向另一边。
    虽然说,他并不怎么瞧得上左端云的帝王之学。
    但对于文圣门徒所总结出来的那一套见解,法、术、势三者合一,颇为几分认同。
    一朝之主,九五天子,不应该直接表明自己的看法。
    否则,很容易造成倾向。
    使得朝臣都往某一边倒过去。
    “臣以为,陛下圣明,万事万物皆了然于心,怎么会想不到这些问题。”
    “左先生三进三出书山学海,学究天人,修养深厚,乃是天下士子的楷模和表率。”
    “此为学宫之良师。”
    “再者,陛下如今成为周天榜首,名传天下。”
    “论及声势,谁能比之?”
    “至于两座学宫的学问高低,谁为正统?”
    “想必陛下更是早有定计,无须老臣再来多言。”
    左相面容严肃,语气平淡。
    工部尚书宋义哑口无言,苦笑一下,老实坐回席位。
    上阴学宫的左端云,这人的大名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上一次金鼎论道,拔得头筹的超拔人物。
    撑起一座学宫,倒是没什么问题。
    赵穆洒然一笑,无声感慨道:
    “宋义只能当个尚书,而人家可以坐稳左相之位,并非全然没有原因。”
    对于局势的把握,细节的观察。
    左相要更清晰,更敏锐。
    “新学宫的大祭酒之位,朕决定交给左先生,诸位爱卿可有异议?”
    赵穆做事向来讲究效率,既然提及到稷下学宫建立、选址等事,那就干脆定下左端云的身份。
    “合该如此。”
    闻太傅颔首。
    左相赞同。
    其余人等纷纷附和。
    “陛下,如今右相之位空悬,以左先生之大材,可当此大任。”
    闻太傅忽然又说道。
    赵穆嘴角微翘,再次感慨。
    这些能屹立不倒的老臣,没有谁是省油的灯。
    把自己的心思,猜得很透彻。
    “准奏。”
    赵穆颔首。
    授予右相之位,左端云就等于被绑上大周的战车。
    他的气数与王朝国运,紧紧地拴在一起。
    左端云面色平静,缓缓起身,拱手拜谢。
    他已经想好了,若想传承文圣一脉,再进一步。
    就要拿住大周天子所说的那八个字,才好另辟蹊径,自立门户。
    做祭酒,当右相,都是为了积累。
    “十一皇子监国有功,也该赏赐。”
    赵穆手指轻轻叩击桌案,而后道:
    “封亲王,加九旒冕。”
    同样无人反对。
    一片附和。
    这才刚登基,赵穆已经成功竖立起了乾纲独断、一言九鼎的威严气度。
    赵原走出席位,躬身谢恩。
    他望着面带笑容的皇兄,心中淌过暖流。
    “朝堂事说完了,朕再来聊聊江湖事。”
    赵穆挥手,丝竹弦乐渐消,歌姬舞女撤去。
    “朕立学宫,是为了让圣贤之道不再束之高阁,只流通于世家门阀,大族官宦之间。”
    “只不过大周以武立国,尚武之风不容忽视。”
    “此前,朕有心办一座讲武堂,收集天下武学,编撰武经,培养行伍士卒,军队高手。”
    风行空,庞惊阳两人对视了一眼。
    一人是混元道掌教,一人是云中居青龙峰首座。
    他们听出意思,面色都有些凝重。
    自古以来,世家门阀把持入仕的进身之阶,江湖帮派垄断武道的上升空间。
    故而,一座王朝少有属于自己的军中高手。
    九边军镇,大名鼎鼎的几位将军、王侯,多半都有拜入宗门的经历。
    这位大周天下既要立学宫,还想建讲武堂。
    所图之大,在座各位都看得清楚。
    “陛下,要尽收江湖之武功?”
    风行空眸光微动,沉声问道。
    对于一座正宗而言,掌教性命、门人多少皆没有“传承”两个字来得重要。
    那是命根子!
    立身之本!
    怎么可能轻易拱手让人。
    哪怕大周天子连续镇压紫霄宫、须弥山,令上阴学宫的左端云俯首称臣。
    其实力深不可测,天下无敌。
    风行空照样不会退让。
    纵然死在太和殿上。
    亦是如此。
    因为。
    这一步退了。
    混元道便是名存实亡。
    “并无此念。”
    赵穆摇头,轻笑道:
    “风掌教多虑了,朕从不强人所难。”
    “筹办讲武堂,编撰武经,只取各大门派一本基础武功。”
    “像是混元道的小天罡拳,还有云中居的松鹤万寿拳。”
    “其余绝学,一概不问。”
    风行空面色变幻,阴晴不定。
    他不知道赵穆所说,有几分真、有几分假。
    说话好听,做事狠辣的朱紫公卿,这位混元道掌教见得多了。
    “朕说话一言九鼎,绝对作数。”
    赵穆笑了两下,也未逼迫、催促,而是淡淡道:
    “此事关系重大,各位可以好好考虑。”
    他叩击桌案的手指猛地一停,一方紫色大印倏然浮现。
    太和殿内,瞬间充斥紫色光芒。
    雷霆滚走,电光闪动。
    风行空眼角一跳,这是要敬酒不吃,给罚酒了?
    庞惊阳吞了口唾沫,心想等下动起手来,他能挡得住一招么?
    倒是那名白衣如雪的北地女子,天下第一刀客,没有什么反应。
    她觉得大周天子所说,很真诚。
    “诸位莫慌,六大圣地屡次犯我大周。”
    “父皇寿宴,诸多高手强闯皇城。”
    “西山一战,魔门巨擘刺王杀驾。”
    “今日登基大典,紫霄宫、须弥山包藏祸心,意欲谋逆。”
    “朕,此前敬它们万年传承,延续道统不易,一再忍让。”
    “但无奈这帮贼子,实在不长记性,无视天子威严,王朝律法。”
    赵穆站起身来,义正言辞,声音激昂。
    那方底部用赤红丹砂写就“阳平治都功印”六字的雷池玉印,爆出一团团精光。
    阳和之气,充斥大殿。
    风流激荡,雷电交错。
    “世人皆说,天子之权,只在十步之内,所以才有天高皇帝远一说。”
    “出了大内,千里之外,圣旨诏书,无有任何作用。”
    “因而,朕请诸位一观,何为天子一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赵穆望着桌案上那枚受到刺激,运转起来的雷池大印,一脚踩了过去。
    虚空抖动,好似震荡。
    隐约之间,竟有一道无形门户张开。
    ……
    ……
    紫霄宫。
    道门祖庭。
    有离地千丈的九重环岛,云蒸霞蔚,宛如仙境。
    轰!
    只听得天穹之上,似有雷声震动,大气爆鸣。
    巨大的动静,引得众人仰头。
    恍惚之间,他们好像看到一只黑色缎面,白色底子,绣有草龙花纹的靴子压了下来。

章节目录

签到仙武世界,打造气运神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白蘸糖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白蘸糖并收藏签到仙武世界,打造气运神朝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