眨眼之间,又是半个月悄然过去。
    赵穆每天的生活,便是烙印道痕,提取异物。
    像聚气丸,养脉丹这样的丹药,已经攒下七八瓶。
    那些金银俗物,更是数不胜数。
    长乐宫太过冷清,签到之处来回只有那些地方。
    除了丹药、金银,别无他物了。
    连先前的天赋神通,都没有再出现过。
    赵穆也很知足,现在有了开窍之法。
    凝练真气,突破境界,不在话下。
    这一日,他独自待在养心阁内。
    身子靠进太师椅,双手搭在两边。
    腰背挺直,呼吸均匀,仿佛闭目养神。
    看似放松无比,实则内里调息。
    全身肌肉如钢丝交缠,缓缓拧紧成一股力量。
    近一甲子的内力滚荡,游走四肢百骸,周身窍穴逐一洞开、凝练。
    “成了。”
    一盏茶后,赵穆吐出一口长气。
    气血上涌,微微发红的脸色,迅速恢复正常。
    至此。
    九大外窍,八十一道内穴都已经洞开。
    人体关节,窍穴,打通完全。
    只剩下蜕变真气,温养躯体的水磨功夫。
    “修行如登山,果然是越往上越难。”
    赵穆感慨道。
    他用了一夜时间锤炼形体。
    一旬时间,淬体大成。
    如今半月时间,才做到开窍。
    不知道凡境十重,后面几道关隘,又需要花费多久?
    “真气,乃是人体之元气,比之内力,要更胜一筹。”
    赵穆用心体会。
    他结合霍如烈所受到的“教育”,以及圆空和尚所阐述的理论,得出答案。
    内力只是游走经络之中的无形之气,能刺激人体,催发潜力。
    并非先天所有,而是后天所得。
    究其本质,乃是气血贯通经络,再借用呼吸之法,调动全身之力,化气为劲,从而做到种种神异之事。
    比如摘花叶伤人,隔空发掌击倒敌人。
    或是走横练的路子,劲力遍布全身。
    如身披铁衣,刀剑难伤。
    总而言之,内力是“气劲合一”。
    内里气血,筋骨劲力,两者合二为一。
    可使人力量增大,身体变轻,速度变快。
    而真气,却有所不同。
    它是先天之气,生命之精元。
    源自于丹田气海,被称作“性命之根本”,容纳精、气、神三宝之所在。
    上为泥丸,中为绛宫,下为神阙。
    一旦真气孕育,精元滋生,天寿有一百二十载。
    “打通人体关窍,再把内力蜕变为真气,这一境界就成了。”
    赵穆眉头微皱,似是思考着。
    想练成《明神武典》,一共要化出两道真气。
    一为元阳炁。
    二为玄阴炁。
    前者至刚至大,可炼就纯阳之体。
    后者至阴至寒,阳尽阴生,互为循环。
    两相补足后,真气源源不绝,生生不息。
    “不愧是一门神功级武学,阴阳共济,内成小天地,外行大周天。”
    赵穆总结道。
    练成元阳,玄阴二炁,不说真气品质如何。
    光是连绵不绝,无有消耗的神效,就足够强大。
    至少再也不用担心会陷入群战,真气耗尽。
    这段时间,他越是揣摩《明神武典》,越是感慨武道之浩瀚,人体之奥妙。
    “第一步,蜕变内力,凝练真气。”
    赵穆内心思忖,决定先从元阳炁开始,炼出第一口真气再说。
    ……
    ……
    东宫。
    一处暖阁内。
    气质温和的青年男子,闲适地靠在宽大软榻上。
    披着海龙滚边的黑狐裘衣,外表光鲜,贵气逼人。
    只是长相过于平常,少了几分俊雅风采。
    软榻两旁的宫女,提着精致小巧的三足鎏金铜香炉,里面放有西凉小国进贡来的瑞炭。
    此物其色为青,坚硬如铁,烧于炉中,无焰而有光。
    据《风物志》记载,一条瑞炭长尺余,可烧十日,热气逼人不可近也。
    乃是皇城大内的贵人专用。
    “关于山河万里,日月同天的惊人异象,垂拱殿那边可有什么消息?”
    青年男子神态慵懒,随口问道。
    暖阁里铺着地龙,还有铜炉瑞炭,丝毫不觉寒冷。
    只是坐得久了,难免会有些昏昏睡意。
    “陛下召了武安侯,还有司天监正元黎进宫了,但没有查出什么线索。”
    一名年老的太监,沙哑着嗓子说道。
    “元监正都没能算出来?”
    青年男子有些惊讶,挥手屏退周围的宫女。
    元黎乃是司天监之主,为大周勘察国运,为皇室推算吉凶。
    凡有国战,有祭祀,都由他来主持。
    本身除去神变境界的武道修为,还精通观气望运之法。
    是一个真正的奇人异士。
    “陈公公带人搜遍皇城大内,一点蛛丝马迹都未发现。”
    老太监消息灵通,如实禀报。
    “森公公,你说其中会不会有蹊跷?”
    那青年男子似乎来了精神,一下子坐起身。
    “这皇城大内有什么事儿,能瞒过父皇的耳目?那异象气势浩大,堂皇正气,必然与大周皇室有关。”
    “可父皇大动干戈,召了武安侯,大宗伯,让陈朝恩那条老……搜索皇城,却一无所获,这合理么?”
    青年男子言语之间,无所顾忌。
    能如此放肆,谈论这些的。
    恐怕也只有这座东宫的主人,大周的太子殿下了。
    “殿下,你是想说,陛下知道那异象的源头,只是隐瞒了。”
    叫做“森公公”的老太监疑惑问道。
    此人如同干瘪的老树,枯瘦的身子撑着那身绛紫色袍服。
    走动之间,空荡荡的,好像脚不沾地的厉鬼。
    “我听母亲说起过,大周立国之时,为保证国祚延绵,太祖曾经暗中建立了护龙一族,搜罗各宗各派的武学,培养高手,为免日后被那些圣地宗派所掣肘胁迫,把持社稷神器。”
    谈及禁忌话题,青年男子下意识地压低了声音。
    “五十年前,那拔思巴的老师,元蒙王朝的上一代活佛,智珠上师,他带着无量摩诃宫的八部众,杀到天京城下,连天龙禅院的方丈都挡不下,后来却被一位不知名的先天大宗师阻截……这段隐秘,如今已经少有人知。”
    “森公公,你说,那引动异象之人,会不会正是那位?”
    老太监眼角一跳,弯了弯腰:“不无这个可能。”
    “那元蒙王朝的拔思巴,周天榜上排列第五,可以说是功参造化,深不可测。”
    “不久前,草原狼骑再次犯边,五皇子和恭顺侯殒命在拥雪关……大周若是开战,怕是承受不起代价,可就这样议和,未免失了体面,被诸国看轻。”
    青年男子点头,说道:
    “所以,父皇才会弄出这么大的阵仗!一方面是让元蒙王朝知晓,大周并非无人,另一方面嘛……也许还存了敲打我和小九的意思。”
    老太监深觉有理,不断点头。
    青年男子摩挲着手上的玉扳指,轻声道:
    “昨天我还在詹事府和袁先生说,朝廷不会轻启战端,大肃朝已有前车之鉴,大周不可能步其后尘。”
    “而且,那拔思巴是天下有数的先天大宗师,距离陆地神仙只差一线的绝顶人物。”
    “有他坐镇无量摩诃宫,为元蒙王朝统率草原各部,大周倾尽举国之力,未必能取得多少战果。”
    森公公叹息一声,感慨道:
    “陛下有雄心壮志,但却难以施展。”
    “那世家门阀,圣地宗派,高手众多。尤其是神州六座圣地,皆有先天大宗师坐镇山门,敢于违抗王法,不受朝廷管辖。”
    青年男子眉宇间也含有隐忧,赞同道:
    “武道走得越远,越知道先天大宗师的可怕之处。”
    “可惜,我迟迟不能筑基,无法显化先天根骨,此生只能止步于此了。”
    “若是我有武骨天赋,罕见体质,做个古往今来第一的武道天子,打压世家门阀,踏破圣地宗派,岂不快哉!”
    森公公沉默下来,不愿意戳破自家主子的美好幻想。
    以一人之力,一国之力,压服神州天下!
    历朝历代,什么时候出过这样的盖世天骄?
    “算了,不提这些。”
    青年男子摆手,走到暖阁门口,看向长乐宫的方向。
    “听说父皇要把那灾星发配到统州去了?真是便宜他了!”
    森公公一言不发,他知道太子殿下对冷宫里的那位兄弟很是厌恶。
    盖因十皇子出生以后,前者无缘无故遭了邪气入侵,昏迷一旬之久。
    若不是司天监正元黎妙手回春,将其救回,恐怕命都没了。
    爱屋及乌,恨屋也及乌。
    伤了根基,武道再难进步的太子殿下,自然不会对十皇子有什么好感。
    “得亏那灾星命够硬,住在冷宫十五年,都熬住了。”
    青年男子似是想到什么,冷笑道:
    “那长乐宫曾是大肃太子的东宫,一夜大火,死伤数百,后被废弃……”
    “司天监监督皇城工造之事时,曾断言那里煞气深重,侵蚀骨血,不能久待,所以历代先皇都没有重新修缮启用。”
    森公公浑浊的眼珠转动了一下,心头凛然。
    若是揣测太子殿下这番话的含义,陛下把十皇子送到冷宫,怕是存了让其自生自灭的心思。
    “可惜啊,那灾星命太硬,这样都挺过来了。”
    青年男子略有遗憾,摇头道:
    “不过寒气入骨,武道之路封闭,这辈子已经是废人了。”
    想到赵穆囚于冷宫十五载的凄惨境遇,他连打压、折辱的心思都没有了。
    如自己这样的天潢贵胄,怎么可能会去踩一脚污浊的烂泥。
    “如今老五去了,只剩下小九,才能与我一较高低。”
    青年男子眺望皇城,眼中野心勃然欲发。
    这大周的万里江山,注定是他的囊中之物。

章节目录

签到仙武世界,打造气运神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白蘸糖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白蘸糖并收藏签到仙武世界,打造气运神朝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