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世涛敛目沉思良久,点一点头。
    叶浔又半真半假地道:“这些话你可要放在心里。若是觉得大嫂怎样都无所谓,来日我再被人算计吃了苦头,可要恨你们一辈子。兄嫂关键时候都不能帮我,我这一辈子可怎么过?同样的,你们若是轻易被人算计,我依然是孤立无援。”
    “你说的在理。”叶世涛郑重地道,“往日听她絮叨就懒得解释,日子也就一直稀里糊涂的过到了如今。她要是早些主持中馈,了解府中情形,你那次出门时也不会被人拦路。我听你的,放心。”
    叶浔开心地笑起来,“那就好。”随即,又将竹苓去柳府借人的事说了,“我身边现在有四个得力之人,有个什么事也不怕,却担心你们身边的人疏忽。以防万一总比全无防范要好,你怪我自作主张我也要这么做。”
    叶世涛笑起来,“怎么会。宜室那边本就焦头烂额的,大舅母给她找个人帮衬着,她高兴还来不及。”
    事情就这样说定了。叶世涛走后,叶浔也乏得不行了,回寝室补觉。
    叶浔一觉睡到了下午,是被柳之南的语声吵醒的——
    柳之南一进门,就连声喊着表姐走到寝室。
    “你一来我就没清静日子了。”叶浔揉了揉眼睛,笑着坐起来。
    “明知如此,你怎么还要我过来?”柳之南笑嘻嘻的坐到床畔,“表姐,是不是想我了?”
    “嗯,还真有点儿想你了。”叶浔笑问道,“去光霁堂请安了没有?”
    “去过了,先去的那边。”柳之南不等询问就道,“程妈妈和元淮随我一道来的。程妈妈就不需说了,是柳府的老人儿了;元淮跟在祖父身边一年了,很机灵——你的事,大伯母都会告知祖父祖母,两位老人家亲自给你挑的人。至于我,那就不消说了,来之前被祖母叮嘱警告了半晌,肯定不会再给你添乱的。”
    叶浔漾出舒心的笑容,“我晓得,凡事我们一起商量商量就是了。”又问,“去见过嫂嫂了没有?”
    “没呢,急着来见你,等会儿我再去见她。”柳之南想了想,“说起来,宜室姐嫁过来之后,就没机会跟她好好儿说说话,这回可好了。”
    叶浔目光慧黠,“那你就快去吧,她现在今非昔比,你也去见识一番。”
    “这话是什么意思?”柳之南的好奇心上来了,转身就去了江宜室房里。
    叶浔慢条斯理地穿衣梳妆。
    话多与絮叨是两回事。柳之南爱说,但是能将一些小事说的很有趣;以前的江宜室也是这样,现在却是乐于絮叨心烦的事。柳之南绝对接受不了现在的江宜室这种做派,又是个心直口快的,定会直言道出想法。
    叶浔不便说的话,想来柳之南都会跟江宜室挑明的——江宜室身边真缺个抡着锤子把她敲醒的。
    梳妆已毕,新梅捧着个匣子走进来,低声道:“是侯爷给您打发时间的。”
    “是什么啊?”叶浔接到手里,打开来看,见里面是一本书。
    新梅解释道:“李海送来的,说这是侯爷以前亲笔写的一册医书,记载着不少少见的药方、药膳,经人过目修改过——本该重新整理再送您的,但是侯爷如今忙碌,实在是不得空。”
    “这样更好。”叶浔先大略翻阅一遍,果真是裴奕的笔迹,部分方子都经人修改过了,因此愈发珍惜。这一册书,凝结着两个人的心血,教她如何不珍惜。
    她亲自收到床头的小小抽屉里,晚间再细看。
    这时候的柳之南分外安静,她已听江宜室说了很久的话,神色变了几变。
    起先江宜室还是正常的,只是面带愁容,她就笑着询问是不是受了委屈,缠着江宜室与她细说原委。江宜室起先不肯说,后来被缠不过,就说了这段日子的事,话匣子一打开就收不住,不自觉地说起了换汤不换药的车轱辘话。
    柳之南起初是惊讶,慢慢的有些不耐烦,听到最后已是目露震惊,“宜室姐,你现在……你怎么变成这样了?嫁人之后都会变成你这样么?天哪……你是不是中邪了?你还记得你以前是什么样子么?阿浔表姐要我过来,是不是就是要我看看你,然后与她一起想法子驱邪?我的天……祖母一把年纪了,也不像你这样自怨自艾、啰嗦不休。”
    她定定地看住江宜室。眼前这人,不论是真正有了惊人的转变,还是她荒诞的猜测,都让她惊恐不已。
    江宜室听得这一番话,像是被人狠狠扇了一耳光,愣在了那里。半晌,她丢下手里的茶盏,双手掩面,哭了起来。怨不得夫君不愿留在房里,原来她真的已经变得面目全非了。
    柳之南手足无措起来——自己是不是又闯祸了?就算是江宜室中了邪,也不该说破的吧?她掩住嘴,拔腿就跑。她得跟叶浔说说这件事。
    ☆、第34章
    叶浔听柳之南说了去而复返的原委,笑不可支,“她不过是跟你诉苦罢了,怎么就是中邪了?也难怪她要哭。”又是不解,“以往你们在外祖父家不也偶尔碰面么?一点儿都没发现?”
    “当然没发现了。”柳之南撇撇嘴,“宜室姐一去那儿,就和大伯母关在房里说体己话,根本没空跟我叙谈。今日这一坐下来闲话家常,可真是把我吓到了,想也没想就说她中邪了。”
    叶浔想想,“她就缺你这样的人点醒她,话说的重些也没事。”
    “为什么是我?”柳之南又撇嘴,“你怎么不劝劝她?”
    “我到底是她婆家人,只能偶尔提醒几句,不方便多说。”叶浔也有点儿沮丧,“说了也不能立竿见影。”江宜室需要时间慢慢改,可偏偏事态不会给她那么长的时间。
    “她现在这样子,神仙也喜欢不起来吧?”柳之南很不情愿地起身,“我还得过去跟宜室姐赔个礼,话到底是说的太难听了。”又蹙眉,“可我就是有口无心的人,万一再惹得她哭……”
    叶浔摆摆手,道:“没事,你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她不是听不进好话的人,知道你也是为她好。”
    “你这只狐狸。”柳之南笑着去掐叶浔的脸,“你哪儿是想我了,分明是要我来帮你骂醒宜室姐的,是不是?”
    叶浔笑着躲闪,“也想你,也要你帮这个忙。除了你我还能麻烦谁?”
    柳之南听了很受用,“姐妹之间,说什么麻烦不麻烦的。”随即就觉得任重道远,“我可别又帮倒忙。”
    “不会的,你只管去。”
    “好!”柳之南整了整衣衫发髻,踩着轻快的步子走了。
    为了犒劳柳之南,叶浔亲自下厨,做了几道精致的菜肴,还特地做了柳之南喜欢的鱼片粥。饭菜上桌之前,命半夏去请柳之南回来用饭。
    这时候,程妈妈过来了,笑着行礼之后,道:“元淮跟在大少爷身边,听回事处的人说,明日徐阁老、吏科都给事中要来府中探望大爷。”
    叶浔点一点头,有些惊讶。吏科都给事中她毫无印象,却记得徐阁老。前世作为锦衣卫指挥使的裴奕,到她丧命之前,只上过两道弹劾朝廷重臣的折子,其中一个就是次辅徐阁老。锦衣卫只要弹劾人就是有理有据,言官也不能驳倒。那件事之后,皇上倒没认真追究折子上的十二大罪状,只说徐阁老许是身子不妥精力不济才出了些差错,命其将养一段时间。
    徐阁老却是个不安分的,上蹿下跳地指使言官弹劾裴奕,孟宗扬也跟着凑热闹,好几个月都忙着上折子告黑状。
    裴奕一时间成了众矢之的,却是从始至终不曾反击。她担心他,问他会不会有危险。裴奕只是笑说徐阁老闹腾得越厉害,下场更惨,不需担心。
    后来,皇上每日看着那些指责、栽赃裴奕的折子来了火气,杖责带头闹事的言官,命三法司彻查徐阁老十二桩罪。
    再后来,徐阁老的罪状证据确凿,落得个抄家净身离京的下场,一代权臣就此被打回原形,再无翻身之日,他在朝堂的羽翼也随之被皇上大刀阔斧的减除。
    经过那件事,官员对皇上愈发畏惧,也再没人敢惹裴奕。这件事证明的并不是皇上对裴奕的偏袒,而是裴奕年纪轻轻就深谙权谋之道。在上折子之前,他就料定了皇上会轻描淡写地发落徐阁老,还料定徐阁老不会安于现状疯狂反击,自己会成为众矢之的。他有人脉,却在这时弃而不用,让皇上看到徐阁老在朝堂网罗了多少官员。
    天子最忌讳的,恰恰就是官员拉帮结党威胁到皇权。徐阁老没被处死,并不是幸运,恰恰相反,他余生会过的生不如死。
    天子、权臣若是憎恶、忌惮一个人,给予的惩戒从来不是一击毙命,从来是要人生不如死。
    只是很少能有人做到罢了。
    那件事从头到尾,弹劾裴奕的人只有孟宗扬全身而退,被皇上申斥几句、罚俸一年了事。如果不是孟宗扬是裴奕头号对手,叶浔真会怀疑,他是绕了个大圈子帮裴奕扳倒徐阁老。
    裴奕日后可能会扳倒的徐阁老,要来探望叶鹏程,这件事就有些意思了。
    在叶浔看来,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话绝对是至理名言——徐阁老绝对不是什么好东西。只是猜不出徐阁老想要做什么,是要利用叶鹏程挨打的事打压外祖父,还是要帮叶鹏程如愿让她的婚事泡汤呢?
    都是很有可能的事。
    叶浔认真思忖之后,问程妈妈:“大少爷有没有派人去柳家报信?”
    程妈妈点头,“一听说就命人报信去了。”
    叶浔稍稍放下心来。外祖父及时得知就行了。这世间她认为最彪悍的人,除了皇上、裴奕、孟宗扬这种杀人不眨眼的,还有一个虽是文官却能在腥风血雨中屹立不倒的外祖父。
    程妈妈又道:“有些小事,元淮若是拿捏不定,就让他先来告诉您一声吧?”
    “好啊。”叶浔命新柳取来提前备下的一匹细葛布和十两银子,“这匹布是给您的,银子您和元淮平分,日后少不得要你们劳心劳力。”
    程妈妈千恩万谢而去。

章节目录

意千宠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九月轻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九月轻歌并收藏意千宠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