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在于春,这朝廷刚刚开印办公不久,自然是事务繁多,皇帝也非常忙碌,不过儿子生病,他却是不能为了政务而扔下儿子不管的,所以除了上朝和同大臣商议必要的事,其他时间就直接在杨麒儿的卧室里,甚至奏折都搬过去批去了。
    皇帝怕是有人厌胜皇子,故而宫里还彻查了一番,所幸是没有查出什么来,不然恐怕又是一场流血事件。
    虽然没查出什么来,但皇帝还是发了大火,因为其他边边角角的事情,惩治了好些人。
    他也是杀鸡儆猴,且让宫中之人敬畏,以后要是有人真用厌胜之事,非处置了其九族不可。
    杨麒儿在他生日将近的时候稍稍好了,但是原来肥嘟嘟的,现在却瘦了好多,甚至眼睛下面都有了点青影,看着可怜得很。
    许氏在宫中多日照顾杨麒儿,也是疲惫不堪,杨麒儿病好了,她才回季府去。
    杨麒儿乃是正月二十三的生辰,皇帝在他的周岁上,本就要为他大操大办,加上他前阵子病了,为了冲一冲,就更是将这周岁宴办得热闹。
    不过这热闹是别人的,对杨麒儿来说,他只想要爹爹的怀抱,然后美美地睡觉就行了。
    皇帝抱着他坐在龙椅之上,接受大臣们的祝贺,杨麒儿病了这么几天,生辰这天精气神都完全没有回复,眼神也显得淡,看都不愿意看人,精神恹恹地一点声音也不发出来。
    抓周的时候,褥茵之上全是放着各种吉祥的玩意儿,皇帝甚至直接将国之重宝,刻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玉玺放在了上面,就盼着儿子去抓。
    但杨麒儿却没什么精气神,被爹爹放在褥茵上面之后,他就只是恹恹地看了看周围的东西,似乎什么都无法让他提起兴趣。
    朝廷里位高权重的大臣们远远地站着,各有心思。
    皇帝对皇子殿下的宠爱,人人都看在眼里,那是怜爱到了骨子里去。
    皇上现在正值青年,又只有一个孩子,自然是疼爱非常,甚至过几天就要封这个孩子为太子。
    不过,这些熟读了各朝史书的大臣,全都明白,皇帝现在太年轻,只要不出事,他还可以在皇位上坐几十年之久,到时候这个太子殿下长大了,难免会在太子之位上坐得不耐烦,那时候,父子之情又是如何,实在难说。
    而且各个朝代里,又有多少生下来不久就被封为太子的皇子最后真正能够坐上皇位的呢。
    虽然各位大臣心里都有别的心思,但此时面上却全都是恰到好处的笑容,看小殿下到底要去抓什么。
    小殿下一向是挑剔的,褥茵上玲琅满目的东西都惹不起他的兴致,他之前一向是喜欢走不愿意爬,这病了一阵子,已然是没了站起来走的兴致和力气,故而就直接慢慢往皇帝陛下的方向爬过去了,皇帝在大臣们跟前一向是老成持重气度俨然的,此时却是顾不得形象,弯下腰去对儿子说,“麒儿,你不拿点什么吗,都不喜欢吗?”
    杨麒儿望着他,似乎是听懂了他的话,于是就兴味索然地四处看了看,然后看到了不远处的一个串珠,就爬过去将串珠拿在了手里。
    这是一串沉香木的开光一百零八子的佛珠手钏。
    他拿到手里后,还坐下来默默地绕在了手上,然后就爬回到皇帝的腿边去了。
    众人都是略微诧异。
    218、第十四章
    太子的册封礼上,杨麒儿手腕上就绕着那一串佛珠,这个佛珠正是季衡在苏州寒山寺里开光求来的,年前让人送上京来,杨麒儿其他东西都不要,只抓了这串佛珠,皇帝心里是很高兴的。
    除了高兴,他倒没有多想。
    因杨麒儿实在太小了,太子册封礼的那些礼仪仪式,他自然是做不到的,于是几乎全程由皇帝抱着,这样抱了儿子一天,皇帝的胳膊最后都发麻了。
    杨麒儿病了那几天之后,精神就一直不大好,而且也不大理睬人,遇到臣子对他行礼,他就淡淡瞄人一眼,马上就将脸埋进皇帝的怀里去了。
    皇帝看他病后就一直精神恹恹,便十分心疼,生怕他出什么事,于是二月初,他就定下要在宫中设置佛堂,还专门请了几位德高望重的高僧前来讲经。
    册封太子乃是举国大事,甚至因此加了一次乡试恩科,并且举国大赦。
    季衡身在江南,心里也是牵挂着儿子,孩子周岁生辰时,全国各地官员都有给皇子送礼,他是之前就抽了时间亲自给皇子殿下雕刻了一套玩偶玩具,这份礼送上京,同其他官员的比起来,自然显得十分寒酸,不过其他官员送的礼都是入了皇宫内库,只有季衡这份摆在了杨麒儿的卧室里。
    太子册封礼之后,二月中旬,季衡收到了许氏和季大人写来的信,两人的信封在一个信封里的,信却是分开写的。
    季大人的信是说的京中情况,并交代他一些为官之道,许氏的信则是叨叨絮絮让他注意身体,又说了很多关于皇子殿下的事情,最主要的一件就是皇子殿下元宵节受惊,病了好几天的事情。

章节目录

许一世盛世江山[嫡子身份]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南枝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南枝并收藏许一世盛世江山[嫡子身份]最新章节